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根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份公报透露,2002年至2004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迭9585人,而全省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人数的比例,2002年为12%、2003年为14.7%,而2004年则为17%,是显上升超势,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直接不良后果,也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影响,现在有一种新类型犯罪,那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创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况,网络正在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模式。但网络并非一片净土,,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诱惑和罪恶。计算机网络犯罪足信息社会中呻中新的犯罪类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也不断卜升。青少年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给国家安全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口益成为困扰人们现代生活的义一社会问题。以我院为例,2004年我院审理涉网案件36件48人,占41.67%,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案件类型以侵财类案件为主,主要有盗窃、抢劫、诈骗(2)暴力性犯罪不容忽视;(3)犯罪主体低龄化,其中15岁到18岁的占61%:(4)犯罪上体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初中是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的,小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这数字上看青少年涉网犯罪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人。  相似文献   

2.
一、从犯罪趋势看,犯罪数量上升 2001至2006年,厦门市两级法院共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999件判处未成年罪犯1311人,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的7.8%,占判处罪犯总数的9.9%(见图表1)。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24%(见图表2)。2006年未成年刑事案件升至276件,与2003年比增长206.7%,未成年罪犯人数升至386人,与2003年比增长28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迅猛上升,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长宁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看,长宁区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逐年升高。2006年涉罪外来未成年人约占涉罪未成年人总数的63.7%,2007年约占75.9%,2008年约占67%,2009年约占77.4%。很明显,外来未成年人在长宁区的涉案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上海未成年人伤害犯罪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市检察机关受理的这类案件,1996年为13件14人,1997年为19件26人。期间,共有9名被害人死亡,14名被害人受重伤。诚然,在全市青少年中,参与伤害犯罪的人微乎其微,但从个案的年龄分布情况看,16岁以下未成年人伤害犯罪在同类案件总数中,1996年占42.9%,1997年占33.3%。如果把17岁以下的作案人“纳入统计,则1996年为100%,1997年为75%。令人触目惊心!上海未成年人伤害犯罪为什么频频发生,产生这类案件的共性原因是什么?对…  相似文献   

5.
现代犯罪学中的迷乱理论、社会解组理论、犯罪亚文化理论等均有助于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亦不例外。因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变化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心理暗示发生变化,网瘾既是青少年转移内心冲突的方式,亦可能造成犯罪率增加。未成年人网瘾与涉网犯罪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个体因素,而是在于社会情境与社会控制能力等社会性因素。预防与治理未成年人网瘾应当从强化非正式控制手段入手,通过关注亚文化、强化社会凝聚力、完善社区功能等综合机制来避免网络犯罪与犯罪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从1997年起出现反弹,开始逐年攀升。未成年人犯罪近些年来日益呈现出暴力化、团伙化的趋势,犯罪类型集中为抢劫、强奸占75.7%。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各类案件中,有六至七成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沉迷网络。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网民有将近1.6亿人,占我国上网总人数的将近一半,甜艮告》显示,未成年人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几乎所有的网络成瘾者都点击过黄色网页。未成年人网瘾患者中聊天、交友者的比例接近50%,网络游戏人数比例in,1超过40%。互联网为青少年展现出了“天使”和“魔鬼”两副面孔。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开启了一扇“探索之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网上充斥的暴力色情内容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孤僻暴躁、不思上进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行为。网络,在继毒品之后,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一、2001—2006年我院审理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二、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分析 图表显示,六年来东城区外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1、整体特点:无论是案件数还是犯罪人数均呈逐年上升势头。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来流动人口的更多涌入,外来未成年人也随之增加,其犯罪现象亦随之多发,如2001年仅有15件15人,2004年就达到26件30人,而到2006年就突破39件44人,并首次突破全区未成年人犯罪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9.
1999年上半年上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趋突出,其犯罪人数、犯罪性质均呈上升和严重趋势,仅l-7月本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共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49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5%,其中478人向法院提起公诉,同比增长14.6%。其特点为:一、从犯罪主体看,结构出现变化,低龄涉足犯罪,本市籍未成年人犯罪、女性未成年入犯罪增多1.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提起公诉的478个未成年人中,14-16周岁的由同期32人增加为42人,同比增长对%。犯罪主要类型是抢劫案,约占70%,其次是强奸和贩毒案。2.本市籍未成年人犯罪增多,共有348名,占未…  相似文献   

10.
[案例介绍] 空间:重庆市某区 时间:1995年1月—1996年6月30日 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在全部发生的1551件案件中,109件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在109件案件中,98.43%的作案成员系未成年人。主要实施的案件是侵财性案件,盗抢劫案件占总数的88.99%,其中盗窃占81.65%,抢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大量的流动人口,更是导致这些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特殊性。对南京市栖霞区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表明,其犯罪主体中外来未成年人占了相当一部分。据统计,栖霞区2006年被起诉的未成年人有88人,其中外来未成年人54人,占61%。2007年被起诉的未成年人有113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团伙犯罪约占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70%,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哥们义气对未成年人结伙进行犯罪即团伙犯罪的影响十分重要,贯穿于犯罪团伙始终,处处约束犯罪未成年人的行为与内心,是他们的行为准则,是未成年入团伙犯罪的精神纽带。哥们义气对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起着精神支撑的重要作用,让犯罪团伙更具有凝聚力,纠合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上海市审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数据统计显示,闲散未成年人的犯罪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犯罪危害性也趋于严重。就此,我们对本市浦东、虹口、杨浦和南汇等五个区、检察院未检部门自1997年以来审查起诉案件中涉嫌犯罪的395名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统计反映,在这涉嫌犯罪的395名未成年人中,属于本市闲散未成年人有241名,占61%。1998年上半年五个区、县检察院受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数为85名,比1997年同期的54名上升了57.4%,本市其他区、县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有的上升高达60%以上。其犯罪作案的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浦东新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因素之一。掌握、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和研究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为此,我院对1993年6月至1994年3月受理的6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9个未成年被告人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查。 犯罪类型:盗窃63人,占79.7%;抢劫8人,占10.1%;强奸3人,占3.8%;流氓2人,占2.5%;故意杀人、奸淫幼女、故意伤害各1人,各占1.3%。 被告人的身份:农民52人,占65.8%;社会闲散人员17人,占21.5%;学生7人,占8.9%;工人3人,占3.8%。 被告人年龄,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2人,占2.5%;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77人,占97.5%。其中女性仅一名。  相似文献   

15.
自网络在中国迅速发展以来,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诱惑和罪恶。据统计,我院在2008年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件,涉案人员达118人,除犯寻衅滋事、盗窃、抢劫及抢夺等暴力犯罪外,与网络有关的犯罪占总结案数的78.2%。在我院近期审理的一起丁某故意杀人案件中,被告人丁某犯罪时刚满15周岁,在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天津市政府曾组织调查发现:在没有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完整家庭占88%,单亲家庭占12%;而在有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完整家庭占75%,单亲家庭占25%。90年代末,深圳市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表明:被调查对象家庭不全或父母不全的占30.5%,其中14~18岁未成年人的家结构不全的占该年龄组的39%。在深圳市收容所里,五个中队抽样调查55人,全部是单亲家庭子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笔者从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新形式及犯罪成因,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论证,提出了构建社会预防与矫治立体网络,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7年,广东省各级法院共判处未成年罪犯39468人,约占判决刑事罪犯总数的10%,同时,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呈目渐严重的趋势。据统计,广东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数从2003年至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96%,2007年犯罪总人数几乎比2003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9.
对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而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因痴迷网络而导致犯罪的未成年犯的调查,分析了未成年人因痴迷网络引发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初步预测了这一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践,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痴迷网络引发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指出未成年人犯罪值得关注的问题。报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大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进一步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网络,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大力开展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危机干预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