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构美国话语霸权--对"中国威胁论"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昌 《东南亚研究》2003,(4):46-50,74
话语分析为解构美国话语霸权、分析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理论工具.话语就是指谈论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话语分析是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批判性分析方法,它以我们习以为常的话语为分析对象,以解构隐藏在话语背后的逻辑结构为主要方法.对美国"中国威胁论"的分析表明,"中国威胁论"是以现实主义理论为依据的,而现实主义在逻辑推理上是存在严重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在经济持续低迷与少子老龄化的背景下,努力寻求通过文化"软实力"来提高国家影响力的新途径。受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启发,日本政府认识到"动漫"是日本的软实力资源之一,并实施了一系列动漫外交。日本政府的动漫外交促进了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构建国家形象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董青岭 《欧洲研究》2012,(5):79-99,3
长期以来,建构主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鼎足而立的国际政治理论范式,但这是一种极大的理论误解。建构主义本质上不是一种用以阐释和指导实际政治运行的国际政治理论,而是一种用以指导我们进行理论构建的元理论立场,是有关社会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如果理性主义作为元理论立场可以和不同的政治世界观相结合,形成理性现实主义和理性自由主义之不同的国际政治见解;那么,建构主义作为与理性主义相对的元理论立场,同样也可以与不同政治世界观相结合,并最终形成可称之为"自由建构主义"与"现实建构主义"的不同国际政治解释范式。  相似文献   

4.
门洪华 《美国研究》2004,18(4):103-118
罗伯特·基欧汉是当代诠释和发展世界政治理论的经典大师。在其学术生涯中 ,基欧汉一直身处国际关系理论论战的核心。本文从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度、学术启示等三个方面对基欧汉的学术成就进行评估 ,指出基欧汉的学术生涯缘起于对现实主义范式的质疑 ,发展于对现实主义范式的批判 ,成就于新自由制度主义范式的建构 ,辉煌于新自由制度主义 (尤其是其构建的国际制度理论 )与新现实主义之比肩主导地位的确立。基欧汉的学术发展历程以挑战现实主义为开端 ,以新自由制度主义获得比肩地位为中点 ,以积极迎接建构主义范式挑战为当前形态。他所创立的国际制度理论体系不仅是架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学术桥梁 ,也时刻保持着开放的形态 ,借鉴和吸纳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特别是建构主义的最新成果 ,及时保持着学术前沿地位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理论现已成为研究国际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越南是中国的近邻和外交前沿,近年来中美日印四国在越南的外交举措频频,但对中美日印四国在越南软实力比较的研究成果还较少。本文从在滇越南留学生的角度研究上述四国在越南的软实力,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尽管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都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在快速提高,但在越南,美国和日本的软实力以较大优势领先于中国;在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中国仍处于"老三"的位置。本文还提出了提高中国在越南软实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崛起模式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胜湘  刘俊 《当代亚太》2005,22(11):11-19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主流学派: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蕴含丰富的有关国家崛起的思想,从中可提炼出三种国家崛起的理论模式:战争崛起模式、制度崛起模式和社会建构崛起模式.现实主义的战争崛起模式已陷入时代困境,国家崛起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并摒弃这一模式.自由制度主义的制度崛起模式和建构主义的社会建构崛起模式给国家和平崛起诸多重要的启示,国家崛起应从中汲取有益思想.和平崛起是中国建立在这些思想观点基础之上的一个历史和理论的创新,也是今天中国崛起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任晓  沈丁立 《美国研究》2003,17(4):145-149
20 0 3年 9月 10 - 11日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项目共同主办的“现实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这也是自 2 0 0 2年起每年一度由这家单位合作举办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外交政策思想”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届 ,来自北京、洛阳、南京、上海和广州的近 30位中青年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贡献和缺失 ;二是现实主义思想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以及如何认识当前和未来的美国外交政策。(一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释和评述,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各派的折中产物,都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对世界局势的综合考虑。进攻性现实主义与美国保守派占上风的布什政府的外交理念相吻合,是“为永葆美国强权开药方”,是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自身特点,应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下工夫。理论与政策实务的结合,理论抑或政策的研究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以及整体性研究与细节考察等方面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新区域主义理论:渊源、发展与综合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关系新区域主义理论是针对全球化背景下“新区域主义”这一世界性现象提出来的,但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冷战时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尤其是交流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目前,这一理论既形成了包括新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自由政府间主义等理性主义理论、“新区域主义方法”、“世界秩序方法”等反思主义流派以及社会建构主义在内的多样化局面,又逐步呈现出建立在理论、历史、现实与比较方法之上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门洪华 《美国研究》2005,19(3):7-32
本文试图从权力转移、问题转移、范式转移的角度分析当前的世界转型及美国霸权,探索解释霸权的理论模式。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权力转移、问题转移的种种表现及其影响,指出权力转移既给予美国独占鳌头的机会,也埋下了美国相对衰落的根源;问题转移赋予了美国巨大的塑造空间,也给美国霸权地位提出了长远观之堪称严峻的挑战。文章认为,美国的霸权战略范式有了转移的必要,解释霸权的理论范式也有了转移的必要,如何看待由权力转移和问题转移所引发的范式转移成为解释美国霸权的重要思路。文章还对美国霸权的既有理论范式进行分析,认为解释美国霸权,应以新现实主义的权力分析为基底、融合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和建构主义的观念分析,从而确定一种综合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