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社会文明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因为各种隐私的泄露带给当事人的损害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就当下热议的"人肉搜索"来看,受到搜索的公民可谓是"永无安宁"。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加强公民的隐私保护,完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要想准确理解已经开始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就必须恰当回答“个人信息为何值得保护”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经常与“隐私”的价值关联在一起。但是,对隐私的理解,主要被一种“隐私并不具备独特价值”的化约论所统治;因此,只有击败化约论,才能最终证明隐私的价值独特性,也才能最终说明隐私为何值得保护。击败隐私化约论最主要的理由是,如果认为隐私不具备价值独特性,那么对任何特定个体而言,就只能提供“我是我”的对待,而这种对待将会带来贬损、甚至否认“我是人”的结果,这将会严重损害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名誉权与隐私权都是我国公民享有的重要人格权。名誉权在《民法通则》中就得到了规定,但隐私权直到2010年《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才得到民事基本法的正式承认。其间,为了便于在侵权法中保护公民的隐私利益,司法机关在实践中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将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涵摄到名誉权规则之下进行调整。但这也造成了名誉权与隐私权保护范围的重合和混淆,从而需要对二者进行区分,以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更为明确的适用。  相似文献   

4.
隐私权是一项基本人格权,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等宪法权利的延伸,两者存在天然冲突。晚清民国时期开始讨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问题,囿于法文化差异,政府长期将隐私权限缩在特权阶层专属的"阴私"范围,无视普通民众权益;在法制层面政府以阴私或名誉保护为借口实行新闻专制,并没有形成具有确定性的隐私保护法规;在实践层面新闻业滥用新闻自由忽视新闻法规,肆意践踏公众隐私权。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法制取得长足进展,未来我国法律对隐私权无论采用直接保护还是间接保护,都必须考虑新闻法规处置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制度惯性。  相似文献   

5.
论隐私的法律保护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私权是自然人人格权的重要内容 ,但并不是所有的隐私都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保护的隐私的范围应严格限定为具有合法性的个人隐私。由于我国现行立法没有对隐私做出具体的规定 ,一方面使得公民的隐私权难以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另一方面又有试图将隐私范围扩大化的倾向 ,并使隐私权超出合理的范围而与其他权利相冲突。  相似文献   

6.
当保护隐私与维护人格尊严相冲突时,是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又维护人格尊严,还是为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而勇敢地舍弃隐私?一个普通少女用自己的行为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7.
拍卖隐私     
不久前,美国一名年轻女大学生珍妮将自己个人一天24小时的“私人生活”全部搬上互联网,“自然”展现在所有网人的眼前,她的吃饭、喝水、上床睡觉、穿衣更衣、干活、看书、休息等私人活动都一览无余地被人观看,这当中可能只是除了上卫生间不让人看到。这位勇敢者和这次活动的网站的组织者的解释是,应该让人了解一个人自然的真实生活状态。可是马上就有人提出异议说,这不是个人隐私大拍卖吗?这纯粹是网络服务商与她个人的策划,用以赚点钱出点名罢了。既然那么愿意让人知道其“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为什么不连同上卫生间和其它更精彩的隐私都让大家看看呢?要拍卖就干脆全部拍卖,不必留下一点隐私,这样赚的钱不是会更多吗?  相似文献   

8.
当曝料与道德相冲突时,底线在哪里?名人的隐私权谁来保护,保护在什么范围之内?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请教了民法专家杨立新教授。名人之隐私权《法律与生活》:在网络文章中任意暴露别人,尤其是名人的隐私或者诋毁别人,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吗?对于名人而言,他们的名誉权会不会因为他们身份的不同跟普通人有所区别?杨立新:应该区分的是,泄漏名人的隐私和诋毁名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诋毁侵害的是名誉权。对此,法律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地予以保护,诋毁普通人构成侵权,诋毁名人也构成侵权,都是侵害名誉权。但是,我国法律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名人和普通…  相似文献   

9.
王利明 《现代法学》2013,35(4):62-72
就整体而言,个人信息这一概念远远超出了隐私权的范畴,正因为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别,所以,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当将个人信息权单独规定,而非附属于隐私权之下。即应以私权保护为中心,将个人信息权作为一种具体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均把焦点聚集于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如何完善传统立法对商业秘密和工业隐私保护的不足,这将是一个永远不会陈旧的课题,本文将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隐私权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隐私本质上是私人信息,隐私权是个人控制其私人信息的权利。无论隐私是否涉及到个人名誉,从对隐私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在权利的初始配置的意义上,都应当将控制私人信息的权利配置给信息生产者而形成隐私权。隐私权不能仅仅囿于人格权的范畴,而应该向其财产权性质方面着力发挥。将私人信息的权利配置给个人,个人就能够控制其私人信息从而形成对其私人信息的财产权,进而实现对隐私权更为切实的保护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对于一些"不能说的秘密",人们该如何控制好奇之心并以法律的立场保护每个人应有的隐私?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浩泽 《法制与社会》2012,(24):247-248
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由来以久,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在进行不断地探索,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采取根据个案中的利益平衡原则,并考虑社会政治利益和公共利益以及有限的公众合理兴趣,衡量两者的利益,作出准确的判断.在保证新闻自由的同时保护公众人物的合理隐私,维护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李宏 《法制与社会》2011,(29):193-19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已经从实体社会走向虚拟的网络世界。一直以来我们更关注的是一般的隐私权保护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隐私,通常这种隐私泄露是比较被动的,而在网络中存在着主动和被动,有些人主动泄露自己的隐私以达到某种目的,有些人主动公开自己的某些隐私却被他人加以利用,而被动的隐私泄露就更是常见了。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时代电子病历的隐私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信息的存储和共享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但同时也为隐私信息的暴露提供捷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子病历隐私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比发展较好的其他国家电子病历隐私保护历程,提出我国进一步完善电子病历隐私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科技的推动下大众传媒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现在的新媒体时代,它以不可阻挡之势闯入我们的生活,再给我们带来便利的信息的同时,也在危害着我们的隐私权,使我们的隐私在这种情况向下如履薄冰。如何在这种高度"监视"下保护我们的隐私,和防止我们的隐私被窃取,成为现代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也是国家保护公民隐私权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点集锦     
高官隐私案应公开审理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磊认为,为了避免权力的滥用,官员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受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应越小。王认为,目前的职务犯罪,例如贪污、受贿、行贿等案件中,滥用权力的犯罪行为往往跟钱的使用和钱的去向密切相关。这往往就涉及到隐私问题,比如把公款用于女色或其他隐私活动,权力拥有者如果借口隐私而不公开审理,  相似文献   

18.
《政法学刊》2021,(5):97-103
隐私、个人信息和数据三者在民法意义上的本源与价值都是个人信息,只是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范围不同,数据与个人信息为为载体与本源之关系。《民法典》对隐私、个人信息和数据的不同规定,保护着不同类型与范围中的个人信息不受侵害,是对科技双刃剑下公民权益保护的有效回应。《民法典》对于私密型个人信息的隐私予以法律赋权;对于需均衡使用与保护的个人信息予以法律保护;对作为信息载体的数据予以前瞻性开放式法律规定,三重法律保护体现了《民法典》以人为本的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19.
隐私的本质与隐私权的概念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问题的提出自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评论》首次提出隐私权概念以来,世界各国关于隐私和隐私权的理论探讨越来越广泛、深入。2001年2月26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文件形式对隐私和隐私权予以正面保护。但时至今日,似乎所有的学术研究和法律文件都只是在着力解决应当保护隐私和隐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在增加,隐私权做为一种人格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何为隐私?什么是隐私权?我国现行法律又是怎样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就这些问题,笔者翻阅了资料.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