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务贸易的视角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与交流存在市场不够开放、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各方应该加快贸易升级版谈判,提升开放水平;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健康发展;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搭建合作发展平台;发挥行业主导作用,提升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发挥沿边省区的门户作用,打造面向东盟的教育服务贸易基地等,从而进一步夯实"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巩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量降低和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拉动了各国间相互贸易额的大幅增长,但"贸易非效率"阻碍国际贸易的问题日益突出。贸易便利化作为扩大相互贸易规模的新动力,成为各国际组织及国家热议的话题。未来的国际贸易改革将朝着简化贸易程序、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的方向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如期建成,且建成后双方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未来想要再通过降低关税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从而进一步提升自由贸易区内的相互贸易规模的空间已经不大。为促进自由贸易区内相互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贸易便利化改革是必经之路。本文拟通过对影响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程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概括中国—东盟服务贸易"黄金十年"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论述构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钻石十年"的策略,并提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钻石十年"广西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2012年,在中国与欧日贸易下滑、亚太区贸易环境趋紧之中,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增幅较上年回落,中方从上年229亿美元的逆差转为85亿美元的顺差,是1997年以来中国对东盟首次出现的贸易顺差。中国与东盟4个新成员国的贸易增长势头强劲,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的贸易增速放缓。一般贸易、外资企业、机电产品等仍占中国—东盟贸易额的一半,私营企业对东盟的进出口增长较快。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贸易保持稳定的协整关系、关联程度。预测2013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仍具有较大持续增长和优化的空间与势头。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2002—2021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贸易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年间,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呈逐年增长态势,双边贸易产业互补性大于产业竞争性。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规模、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中国贸易出口额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较大,双边贸易存在广泛的合作领域。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双方应加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高质量地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同时,中国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BRCA和IRCA二维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竞争力模式和水平的分布和变动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不利于中国对东盟的双边贸易竞争力,但显著提升了东盟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CAFTA增加了中国和东盟部分初级产品行业的互补性,但增加了更多制造品行业的竞争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产业分工合作重点是BRCA低于1但IRCA高于1的第Ⅲ类行业。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再次回到高增长的轨道,增速居于中国各大贸易伙伴前列且年内较为平稳;中方从东盟的进口额与速度均高过对东盟的出口额与增速,逆差扩大;除中菲贸易外,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额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双方贸易的增长面宽、增长点多,体现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开局。数据检验分析显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与东盟的贸易具有协整关系,相互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亦惠及亚太区域贸易。结合定性分析与数学模型,预测2011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国别贸易数据,采集和整理了东盟10国以及东盟外8国的年度对中国贸易数据,利用改进的倍差法模型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标志性事件对东盟与中国贸易规模影响的净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政治与经济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对于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有极其显著的正的影响效应,而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领土、政治纠纷和国际灾害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国际性经济危机对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总量也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并依据以上实证结果提出有关发展中国—东盟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有力地促进了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把这个新阶段叫“后自由贸易区时代”,并不是说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已经完全实现了自由化,已经没有了任何贸易壁垒和障碍,而是指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今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应该向更高的目标和方向迈进,而不要停留在自由贸易阶段.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深化,区域一体化的程度也必将得到提升,建立经济共同体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也会成为双边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钻石10年"间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中国—东盟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和建议:以服务贸易带动投资合作与货物贸易;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互联互通的突破口;扩大金融合作和人民币区域化;创新服务贸易合作新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