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政策是义务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根源,要解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应从教育政策入手。教育政策价值标准是教育政策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教育政策价值标准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公平"是教育政策价值标准之一,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对价值标准重要性所进行的确认、排序是影响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实质,或者说对"公平"这一价值标准如何定位是影响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价值取向有三次明显的变迁,分别是:追求公平、兼顾公平与效率、追求效率。每一次就业政策的价值变迁都有其历史的必然和值得深思的后果。未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要实施政府管公平、市场求效率、政府与社会携手保障就业弱势群体的策略,确保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政策科学的基础问题,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近年,学者们提出并探讨了"以人为本"、"公平"、"公共性"以及"幸福"等价值取向,构成了当前公共政策的多元价值体系。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深入探讨,保证了公共政策的目标和方向,促进了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到2015年底,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执行即将到期。从就业机会、收入和无酬劳动3个方面,对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发展趋势做初步分析,探讨由此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并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政策建议,对制定新的"千年发展目标",探讨公平概念和政策,以缩小发展中实际存在的差距和不平等现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有着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特定政策意图的人类活动。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社会价值分配的重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社会公平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统一性。它是通过政策主体的行动、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政策过程的推进来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民对教育提出更高的价值诉求,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产生于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调节的结果,也是教育政策制定程序所致。因此,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应从教育政策入手,凸显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注重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性和民主性,将"公平"理念贯穿教育政策执行全过程,并将"教育公平"纳入教育政策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阐述了政府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公共性作为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合法性、权威性的关键因素以及政策公共利益取向的标度。由于政策主体、客体及环境多重因素的作用,公共性缺失成为政策过程常见的现象,公共性缺失是对"公平、公正、公开"等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政策"公共利益"这一最为核心精神的背离,所以,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与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容的。因此,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是当前应予关注的问题。基于政策主、客体与环境在政策公共性缺失中的肇始作用,可以从政府主体、公众客体及制度环境三个角度着手寻找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动因在于坚守集体土地所有权、兼顾农民的公平与农业的效率。在农地"三权分置"政策与现行法冲突时,对"三权分置"的研究现状在研究方法上体系化思维不够;在拟实现的目标上将政策目标进行最贴切的法律制度转化不够;对"三权分置"中"三权"的理论重点即权利本质及其如何实现的研究有缺憾。"三权分置"下中国农地法制改革的立法构架前提是:深刻理解该政策出台背景及其所导向的问题,分析该政策目标在现行法上不可实现的缘由。最后,在关涉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资格)、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具体制度时,应考虑以最低立法成本完成周延的制度设计,确保法律逻辑的自洽和政策意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