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赞 《八桂侨刊》2014,(3):45-49
东兴镇是一个传统的侨乡。在东兴镇,除了少量的本地籍归侨外,大多数的归侨则来自全国各地的华侨农林场和其他厂矿。为了满足文化与认同的需求,一些对山歌颇有兴趣的东兴镇归侨组建了华侨歌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华侨歌堂的功能虽发生一些转变,但在传承山歌文化、沟通和协调归侨群体间的关系方面依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的归侨在归国后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文化适应,他们原先在居住国的记忆以及归国历程的记忆,是归侨与农场之间的桥梁,也是归侨群体产生认同的基础,是整合归侨群体内部以及区分归侨和其他群体的重要因素。归侨们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文化来适应当地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归侨原乡文化在地化现象,也构成了农场独具特色的文化认同现象。归侨们在这特殊的文化环境下规范着自身的文化行为,在适应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本组论文以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了归侨的认同、归属感的产生与建构,以及生计变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来宾市华侨农场是广西众多华侨农场之一,其是一个有着特殊的历史缘由和多元文化构成的社区。在这个特殊的社区里,曾生活着来自十三个不同国家的归侨,在归国后近五十年与当地人的生活互动过程中,归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归属感。本文认为,来宾华侨农场归侨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增强归侨的归属感需要各方努力。  相似文献   

5.
10月30日上午的上思县城,随着鼓声响起,一队身着瑶族服饰的迎亲队伍喜气洋洋、敲锣打鼓地出发了——作为2011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文化节的重头戏,一场原生态的瑶族婚礼正在上演。  相似文献   

6.
天门市是我国内地著名的侨乡,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6万多人,分布在五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该市侨务工作对象多,分布广,影响大,因此认真贯彻侨务法规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颁布后,天门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会同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学习宣传贯彻作了具体安排,近4年来,先后三次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实施办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天门市人大常委会在依法监督过程中;切实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一是保障归侨侨眷的政治权利。根据《实施办法》第6条关于"省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侨眷代表"的规定,市人大换届选举中安排了归侨侨眷预选代表名额。经选举产生了45名归侨侨眷为乡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归侨》一书的英文原作由加拿大历史学家Glen Peterson撰写,香港归侨文化人士张茂荣先生将其翻译为中文,2016年由香港生活文化基金会再版发行。原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量中文报纸与档案等,考察了中国人海外迁移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政策的形成与实践,以及侨务政策对新中国归侨命运的影响,是研究新中国侨务政策与归侨群体、侨乡的一本重要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归侨》一书,包含了新中国初期华侨回国背景,中国对华侨形象认知的历史演变与政策制定,以及新中国侨务政策带来的深远影响等内容。该书中文版的出版与再版,体现了归侨对自身集体记忆的书写与强化,反映了归侨强烈的文化认同与集体认同。同时,此书的翻译与出版也弥补了当代中国史对归侨群体研究的不足,是归侨文化人对归侨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面的文化也日益受到重视,瑶族地区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而瑶族刺绣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在瑶族服饰中是必不可少的装饰技法,能够很好展现瑶族的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本文主要通过对瑶族刺绣历史发展的追溯,探讨其针法、寓意、艺术风格,对瑶族刺绣与现代服饰创新融合进行可行性分析,展现瑶族刺绣的艺术价值及文化意义,提出瑶族刺绣应用于现代服饰,进行创新性设计,希望能为服装行业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和产品开发方向,拓展其产品领域增强其产品的附加值,并希望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刘坚 《传承》2008,(4):106-107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中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的石牌律——习惯法体现在村规民约及其宗教形式中,并在调整瑶民的文化生活、人身财产关系、刑事习惯等方面,起着规范瑶民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订正     
本刊2008年第四期,第四页,右栏第三自然段,"2003年,还组织来自各地、市、县和华侨农林场的一批优秀归侨侨  相似文献   

11.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中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的石牌律--习惯法体现在村规民约及其宗教形式中,并在调整瑶民的文化生活、人身财产关系、刑事习惯等方面,起着规范瑶民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瑶族文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生 《湖湘论坛》2002,15(5):79-80
悠久的历史给瑶族人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溶于血与肉的瑶族传统文化,既有反映瑶族精神的精华,同时也有形成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非现代性的、甚至阻碍现代化的糟粕。因而,如何摒弃瑶族传统文化的糟粕,弘扬瑶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仍然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探索瑶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和影响,着眼点不是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本身,而是形成这些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的行为方式,以及其中蕴藏着的民族文化心理。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瑶…  相似文献   

13.
罗赞 《八桂侨刊》2023,(1):73-80
桂林华侨农场自1960年成立伊始,先后安置了印尼归侨与越南归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归侨的生计方式发生重大变迁。2017年“乡村振兴”概念提出以后,桂林华侨农场生计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新的转型,农场的土地制度、产业融合、文化发展成为归侨生计转型的驱动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归侨生计转型体现出多元化发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式发展的特征。对于归侨而言,这一生计转型是一种具有较强复合性的生计转型,是基于社会资源与社会环境之上的以减贫为目的的生计变迁。  相似文献   

14.
瑶族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泰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人口近300万。过去,大多数瑶族由于交通、信息闭塞,互相往来较少,更谈不上跨国瑶族之间的联系。改革开放后,封闭隔绝的瑶族社会才渐渐走向了开放,不仅国内瑶族的交往与交流频繁,而且与国外瑶族同胞的联系也加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瑶族的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撞击,并且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有的已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还可能对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构成影响。现就笔者所接触到的云南省部分瑶族社会变迁过程中遇到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略作陈述…  相似文献   

15.
邱烜  罗珊 《当代广西》2014,(24):62-62
正2014年12月6日晚,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古占瑶寨的男女老少向客人们展现了神奇的民间绝技,在赤脚上刀山、赤脚下火海和赤脚踏犁头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节目中,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拉开了序幕。"世界瑶都"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拥有瑶族支系最多的县,瑶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瑶族黄泥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织绣技艺、瑶族医药等8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存在支系较多,民族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瑶族因其源流、信仰、语言习俗、文化服饰各有不同而分为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和盘瑶五大瑶族支系,各支系瑶族民俗风情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7.
由于特殊的管理体制以及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的社会保障权利基本上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外,住房保障问题也突出。基于社会保障的价值和原则之考量,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归侨的社会保障需要在体制管理、属地管辖等方面加以改革,特别是要重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申报审核制度的完善。同时,在住房保障制度方面作出制度调整。  相似文献   

18.
<正>为加大涉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切实保障归侨侨眷和侨企合法权益,珲春市人大常委会从7月初开始,对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7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郎永胜带领下,深入到部分归侨、侨眷家中和侨资企业,通过听、查、问、看等方  相似文献   

19.
蒙妍 《前沿》2010,(12):198-200
"芦笙长鼓舞"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长鼓舞蹈文化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而"芦笙长鼓舞"又在中国瑶族长鼓舞系统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从"芦笙长鼓舞"的文化演进、艺术表现形式、民俗文化基础三方面去探究其文化内涵,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价值,是继承与发扬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有一个历史悠久和文化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瑶族。东起江西,西至云南勐腊,南达广西防城,北迄湖南辰溪,都有瑶族分布,故有“南岭无山不有瑶”之说。广西是我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贺州、柳州、桂林四市所辖县,其中恭城、富川、都安、金秀、巴马、大化6个自治县的瑶族人口最为集中,又以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及支系最多。小聚居、大分散是瑶族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