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俊祥  张蕊 《中国律师》2003,(12):47-48
婚姻暴力——家庭暴力的核心婚姻暴力,指的是存在于家庭中的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是发生在家庭中的、基于社会性别的、在身体、性或精神上侵犯妇女,导致或可能导致妇女在身体、性以及心理上的伤害或痛苦的暴力行为。丈夫对妻子施加的身体、性和精神上的暴力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违法的。夫妻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自愿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婚姻契约是由两个具有独立的伦理、法律地位的人订立的。进入婚姻关系的女性并没有因此丧失自己理应享有的伦理和法律权利。在夫妻关系上,包括性和生育问题上妇女仍然如同婚前恋爱择偶一样具有自主…  相似文献   

2.
目前,家庭暴力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主要包括夫妻间的暴力、父母子女间的暴力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本文就家庭暴力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时代,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世界最瞩目的问题之一。随着这一问题在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普遍增多,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宣言》,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也将家庭暴力问题列为12个重点关注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论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新修订后的《婚姻法》规定了家庭暴力,这填补了婚姻立法上的空白,使反对和禁止家庭暴力有了法律上的依据。但《婚姻法》对家庭暴力的规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为了对家庭暴力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受害者得到法律的保护,必须构建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5.
据《京华时报》报道,近日,由北京市妇联和首都法学界专家联合进行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对策研究》已完成,该调研第一次全面介绍了本市家庭暴力存在的基本状况,并对家庭暴力概念进行了强调:提起家庭暴力,人们自然会想起丈夫对妻子大打出手、恶语相向,但您是否清楚其实“夫妻双方长期不说话”、“妻子取笑丈夫的缺陷或弱点”也属于家庭暴力。关于家庭暴力,可谓近年来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中提出的家庭暴力概念:家庭暴力不单指肉体上的,还包括一方对另一方进行的精神、语言、行为或者性方面的虐待或威胁,不仅是…  相似文献   

6.
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 反对家庭暴力的战略(一 )人权战略《妇女公约》的条约机构“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 1 992年发布的第 1 9号一般建议 ,阐释了歧视妇女、基于性别的暴力与侵犯人权和基本自由之间的密切关系。该一般建议将基于性别的暴力 (包括家庭暴力 )视为《妇女公约》第 1条规定的歧视定义所涵盖的歧视形式之一 ,同时也构成严重阻碍妇女与男性平等享有权利和自由的问题。一般建议指出 ,虽然《妇女公约》的具体条款没有明确提及暴力 ,但基于性别的暴力违反公约所载的若干人权 ,如生命权、免受酷刑或残忍、不人道以及有辱人格的待遇的权利和人身自由以…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系指发生在家庭内部,以暴力或非暴力等手段对家庭成员实施身体、精神、性等方面的伤害与摧残的各种行为[1]。本文对186例家庭暴力致死案(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案件特点,以供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逐年上升,它由隐蔽性转向公开性的程度令人震惊。培育健康的社会细胞,逐渐消除家庭暴力切实保障妇女权益在我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夫妻间的显性暴力行为,从家庭暴力中妇女受虐的成因、社会有现状及立法不足等方面进行剖析,继而对家庭暴力中受害者权益的保护从法律与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9.
未决的难题     
家暴形式的宽窄之争 如何合理界定家庭暴力,是反家暴立法的基础.然而恰恰是这一核心议题,引发了最大的立法争议. 目前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将家庭暴力定义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的侵害行为".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等一切造成或可能造成受害者身心痛苦的行为,均被视为家庭暴力.两者差距巨大,过于狭窄的家暴定义能否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家暴现实,也因此成为舆论质疑、激辩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论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眉 《法学家》2006,(2):132-137
本文作者认为,鉴于现代人权理论和婚姻家庭关系的特点,我国法律有关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有待扩大,不应局限于法律婚家庭的范围,而应扩大至事实婚家庭乃至所有的同居家庭.精神暴力应成为独立的一类家庭暴力,但其伤害后果的认定应由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鉴于相当多的家庭暴力因伤害程度达不到<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标准而得不到制止和处理,作者提出对于非犯罪性的家庭暴力,其身体伤害程度的认定可以根据是否存在抓痕、红肿、淤伤等来判断;也不应孤立地看待某一暴力行为,而应关联地看待不同的暴力行为所导致的相互增强危害性的效果.至于法律救济,作者主张对现行司法解释进行修正,允许婚内赔偿,由法律为当事人提供可待赔偿财产.此外,救济方式的丰富和细化也应在法律修订的考试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1986年4月12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这一重要规定表明:产品责任,指制造者或销售者(有时也可能是运输者或仓储者等)因提供不合格的瑕疵产品而致他人人身或财产上的损害所应承担的一种民事责任。这个定义,与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关于产品责任的定义,在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澳洲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我国的家庭暴力问题日益突出,消除家庭暴力作为维护人权——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指妇女和儿童)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2002年,中国法学会启动《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对家庭暴力现象进行全国性普查。2003年,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期间,部分女代表向两会分别提交了要求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的议案、提案。在地方上,全国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专门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正确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适用婚姻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第一条 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第二条 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虐待妇女的法医学鉴定近年来在临床检案中较常见,但国内法医文献报道甚少。家庭暴力不仅严重损害了妇女的身体,而且给其心理、精神上造成创伤,这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法医学角度看,加强对受虐妇女的检验、调查、取证工作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收集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的69件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和反家庭暴力工作,并不能全然画上等号。不管有没有立法,反家庭暴力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认识,也是各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反家庭暴力要落到实处,执法恐怕比立法更重要。首先,家庭暴力早已为法律所禁止。《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  相似文献   

16.
在反对家庭暴力领域 ,法律改革和司法保障是应对家庭暴力、为受虐妇女提供保护和预防措施的必要且重要的战略。发展迅猛的各种民事“救助” ,如保护令和禁止令 ,在法院得到广泛利用。美国一些州甚至将保护令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骚扰、跟踪、精神暴力、恐吓以及控制等行为。这一重大举措不仅符合有关国际条约和条约机构对于家庭暴力的定义和阐释 ,而且为受暴妇女提供了有效及时的救济和保护。而刑事司法在家庭暴力领域的积极干预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威慑作用 ,它所传递的信息是殴打妻子或亲密伙伴是犯罪行为 ,社会对此不容忍 ,施暴人为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1年12月21日起公布施行。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解释》的内容,笔者将《解释》起草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及对部分条款的理解与适用问题作一介绍。一、对《婚姻法》“家庭暴力”、“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问题的理解(一)对《婚姻法》禁止家庭暴力中“家庭暴力”问题的理解《婚姻法》及《解释》中规定的家庭暴力问题与人们正在研究的反对家庭暴力运动中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是不一致的。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对暴…  相似文献   

18.
她是我国第一位系统介绍“受虐妇女综合征”的法律专家; 她是我国第一位专门为“以暴制暴”妇女提供法律救济的执业律师; 她是我国第一位提出“对家庭暴力案件不适用调解”的学者; 她是我国唯一一位能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女性主义疗法”的心理咨询师; 她是被全国很多法院奉为审案“红宝书”的《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的起草者; 她是在涉及家庭暴力案件中作为“专家证人”出庭参与诉讼的第一人…… 在我国反家庭暴力领域内,她注定要被写入史册.  相似文献   

19.
那个年代,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认为调皮孩子必须打.但是,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造成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不利于家庭和谐,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内部的,对家庭成员的暴力言行。广义上是指丈夫、妻子、孩子、祖父母等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或语言,也就是说其包含夫妻间的暴力、虐待儿童、对父母(祖父母)的暴力等。日本家庭暴力现状分析根据日本警视厅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关于配偶间暴力的咨询案例为8011件,较2020年下降7.1%。从这些案例的咨询者性别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