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资本主义好,还是社会主义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全国人民的政治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继承。因此,运用正确的方法,把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作一番比较,认真地探讨一下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孰优孰劣?中国走什么路?应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搞了大半个世纪,为什么在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方面还不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表现在哪里?这个问题提得不确切:首先,不能笼统地提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实际上在当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可是它们的90%以上仍然是贫穷落后的,不如社会主义国家。以印度为例,1947年独立,建国比我们早,许多条件比我们好,但是举世公认它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中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中国不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另外,也有一些同志看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实践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就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生怀疑和动摇,甚至也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情况到底怎样?社会主义的情况到底怎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起来,到底哪个好?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究竟应该怎样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同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级形式的社会形态,是否就被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否定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揭露和批判,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一) 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确有巨大的发展。对此采取不承认主义一概加以否定,这不仅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利于我们对人民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这场风波中,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搞政治阴谋的人之所以遭到了失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劳动人民不愿受剥削受压迫的本质,在于他们是衷心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而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那么,中国为什么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如何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一些问题,究竟是制度的问题,还是体制的原因?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而二者发展不会“趋同”和“融合”等,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认识,从深次层上分清是非,坚信真理,才能自觉地抵制和消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觉悟。  相似文献   

6.
张一 《瞭望》1989,(37)
在这场风波中,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搞政治阴谋的人之所以遭到了失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劳动人民不愿受剥削受压迫的本质,在于他们是衷心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而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那么,中国为什么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如何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一些问题,究竟是制  相似文献   

7.
东欧剧变以后,不少人提出一个问题: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究竟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究竟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前途?这确实是当前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必须要很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当代两种社会制度发展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这个问题.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命运战后,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不少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第一,科技革命成果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发达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掀起,它的影响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突出的标志。以至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它了。 西方有的学者说,科技革命开始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进入了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既具有资本主义特点,又具有社会主义特点,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的新阶段。社会进入了“单一的工业社会”、“技术统治的社会”、“后文明社会”。事实果真如此吗?在不同的制度下,科技革命会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 科技革命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生很长时间了。它虽然使这些国家的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导致科技革命的发生,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性,它没有,也不可能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一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当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体系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向这条规律(或者说整个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没有一个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相对稳定发展;二是社会主义运动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局部地区出现了倒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产生怀疑和动摇;国外一些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是,有人认为或主张,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是不可取的,中国本来应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这种错误的说法,应该进行一次认真的讨论。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换一个说法就是,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说,其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先进,这不是完满的科学的答复。西欧资本主义初兴时,有些先进的思想家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才合乎人类理性。他们的善良愿望并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在西欧各国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由于自己内部的矛盾而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之而兴,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在发展社会生产,使生产的结果造福于人类,并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是首先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范围内开始的.但任何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全球范围的斗争,只有战胜国际资本的联合反抗,社会主义才能不可逆转地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只有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各个方面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才能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在此之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只能是对立、斗争、竞争、并存的关系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可以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不能在同一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能人为地"大跃进",不经历一段相当漫长和曲折的道路,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困难、曲折的道路不等于错误的道路,失误和挫折也不等于选择道路的错误.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遇到更大的灾难.承认困难,准备走艰苦曲折的路,是对社会主义有信心,有毅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制度体系的矛盾的发展,随着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矛盾的发展,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国际经济趋向于一体化,"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在这样一个时代特征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体系内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社会主义各国在建设中相继出现过一些重大失误,暴露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性,需要通过改革来自我完善,这就要求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资本主义世界也急需调整内外政策,求得稳步发展.从七十年代起两大制度开始由对  相似文献   

13.
前一时期,我国理论界有一些人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趋同论”甚感兴趣。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则大加宣扬,其实质和目的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是否已出现了“趋同”?能否“趋同”?认识这一问题。读一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写的《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是十分有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新的主题,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内容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虽然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还欠深入、系统,尤其是缺乏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问题确实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重大挑战。也是一个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亟待回答:1.经济全球化的统一性虽不能使不同社会制度无原则的融合。但是否有非制度性的交融?2.经济全球化的多样性虽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仍然存在,但斗争形式是否有所改变?3.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究竟会使社会主义与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有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面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和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总觉得说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有点理不直气不壮.这样,如何对我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横向比较,就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大量数据说明这一事实,即中国搞了40年社会主义,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比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和社会制度是否优越的基本标志.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其中有正确的和不完全正确的意见,也有不正确和错误的意见。还有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完全否定社会主义,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总之,提出的问题很多,意见也众说纷纭。除了明显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外,大量的还是学术问题。这里,仅就几个问题的观点作些介绍。一、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问题 1.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是否“超前”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区分“超前”与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含义。“超前”不同于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落后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比资本主义国家提前进入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7.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个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学习和贯彻十三大精神,理解初级阶段理论,要特别注意进一步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初级阶段理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多年来,我们一直承认我国是在资本主义很不发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地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社会主义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但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深刻。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一些文件中,开始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名称,但没有展开分析,没有引起国内外舆论界的广泛注意。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所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专列一个部分来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党的基本路线联系起来,说明现阶段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由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客观情况所决定的。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  相似文献   

18.
顽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为了把我国引向资本主义歧途,除了提出“全盘西化”反动纲领外,还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幌子下,丑化社会主义,美化资本主义,提出许多反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思想理论上制造混乱,混淆是非。主要的有: 一曰“社会主义无优越性论”,他们说社会主义“充满了弊端”,“一无是处”,宣扬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纸上空谈”。结论是:应用资本主义取代和改造社会主义。怎么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过去我们曾经理直气壮地宣传过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后来,由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发达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对这个问题就需要重新思考了。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如果没有这个优越性,社会主义就没有资格代替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上,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把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扩大,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情况增加了了解,发现当今世界上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比我们快,实力要比我们强,生活水平比我们高。于是就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有发言权。为此,本文以“从两种社会制度比较中谈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晓青 《党政论坛》2001,(10):19-20
一、认识制度优劣的切入点 :公平与效率问题如 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涉及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究竟谁优谁劣。这里 ,笔者提供了一个认识的切入点 ,即用公平与效率来衡量。公平与效率首先是一个经济学范畴 ,主要用来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曾为之下了一个两律悖反的结论 :公平与效率两者不可兼得 ,要么牺牲公平去追求效率 ;要么放弃效率去追求公平。这个偏执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但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 ,事实上却都似乎印证了这个极端的结论。资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