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背景:2007年11月21日下午4时左右,怀孕41周的22岁女子李丽云因呼吸困难被丈夫肖志军送到北京某医院进行治疗。医生检查后发现孕妇及其体内胎儿均面临生命垂危,建议进行剖腹产手术。虽经各方多次劝说,其丈夫始终拒绝手术,并在手术通知单上写下"拒绝进行剖腹产手术"的字样。在医院常规抢救3小时后,最终,孕妇及体内胎儿不治身亡。事后肖志军坚持认为责任在院方。李丽云的母亲已经到京,提出追究肖志军和该家医院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悲剧何以发生?——评李丽云及胎儿双亡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妇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肖志军送到了医院后,肖志军拒绝同意手术治疗,医院坚持不签字就不手术,结果导致李丽云和胎儿死亡。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在医生面前逝去,无疑是一种悲剧。悲剧之所以发生有多种原因,包括肖志军因贫穷等带来的固执、医院对生命的漠视、制度的粗疏以及医患双方的不信任等。  相似文献   

3.
曹林文在2007年11月26日的《燕赵都市报》上著文说,11月21日,湖南衡阳男子肖志军因拒绝签字同意医院为其妻做剖腹产手术,致使其妻李丽云不幸死亡。25目,死者李丽云的母亲李小娥向派出所报案,要求追究肖志军和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的责任。在这起悲剧的伦理讨论中,有人说患者的生命权高于一切,无论如何。医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可以救治的病人死在医院。这话听起来很有人道情怀,但却是脱离现实的幼稚空想:世上没有绝对的权利。任何权利都相应地受到某种约束。有人说医生在情况紧急时应有手术决定权,可谁来判断和界定“情况紧急”?手术决定权中的医疗风险又由谁来承担?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28日下午5时,北京市卫生局召开媒体通报会,就孕妇李丽云死亡事件通报调查结果。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表示,李丽云就诊时病情已经非常危重,死亡不可避免,但剖宫产手术可能挽救胎儿生命;此外,朝阳医院京西院区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并无过失。(11月29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5.
从民法角度看,肖志军事件所包含的当事人有李丽云苓人、肖志军、医院、李丽云的父母。卫生局不属于本案中民事关系当事人。各当事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这些民事法律关系中.他们各自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肖志军与李丽云构成法定代理关系,肖志军未能做出理智判断,造成李丽云死亡,属未尽代理职责,应承担侵权责任。医院未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不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医疗干涉权作为医生的一项职业特权,因李丽云案件而引起广泛关注。对医疗干涉权的准确界定是前提条件;医疗干涉权的适用条件与原则是基础;目前我国医疗干涉权的行使存在着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对立,法律与伦理的冲突以及法律适用弊端等问题;应该从行使主体、社会环境、立法体制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孕妇李丽云的父母状告朝阳医院的案件,引起了我们对患者自己决定权和医生自由裁量权的思考。患者的自己决定权是人格权的内容之一,在医疗活动中表现为知情同意原理。在患者基于自己决定权,作出某项决定时,我们要予以尊重。但是,自己决定权是多种伦理原则的综合,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探讨患者自决权和医疗机构强制医疗权之间的关系,检视和定位医疗机构是否应该拥有强制医疗权。首先从2007年1月发生的北京“李丽云家属拒绝手术死亡案”和2010年12月初的“广州医生强制剖宫产事件”入手,分析当前患者对自身身体健康的自决权和医疗机构基于人道主义考量而可能直接不经患者同意而采取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继而厘清强制医疗的概念、特征以及当前我国存在的强制医疗的类型。最后寻找患者自决权和医疗机构权利的平衡,得出以尊重患者意愿为主,以医疗机构具有有限度的强制医疗权为例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直接调解"与"间接调解"◇患者伍某2008年4月在我市某医院进行腹部肿瘤切除手术,因术后效果不佳,于同年5月12日在某省立医院做第二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又正好碰上汶川地震,由于震感影响,手术未能顺利完成,不得不再进行第三次手术,由此引发伍某与医院的纠纷。纠纷发生后,伍某本人及丈夫的情绪极  相似文献   

10.
卓小勤 《证据科学》2000,7(1):20-22
有关陈某诉某医院产品责任案案情简介 原告陈静5岁时被诊断为先天性脊柱侧弯,于1993年入被告医院进行治疗,同年10月接受第一次矫正手术,效果不佳.1994年11月被告为原告行"哈氏杠"植入矫正术.几个月后,因"哈氏杠"脱钩,被告再次为原告手术重新植入.1998年3月5日,原告因背部剧痛到被告医院接受检查,经诊断为"术后断杠",于1998年3月至5月,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最后一次手术为"前路松动手术".  相似文献   

11.
正案名:潘某某医疗事故罪案【案例一】患者王某因咳嗽咯血于2012年9月13日到某市某医院就诊,经CT检查显示症状为"左上肺空洞伴炎症,左肺门淋巴结显示"。后该医院胸外科医生对王某诊断后,初步诊断王某症状疑似肺癌,经支气管镜检显示,王某左上叶前段支气管病变。后王某接受了左上肺癌根治手术,手术完之后却因大出血而死亡。经查,医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59岁,2010年7月因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12年1月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当即送至医院,诊断为左髋臼、髂骨骨折,予以手术治疗。伤者申请伤残等级鉴定。1.2病历资料患者因"左髋部跌伤后肿痛、不能活动2小时余"入院。查体:左髋部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左髋臼、髂骨骨折,伴有碎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1.1案情摘要某男,35岁,因左腹股沟包块入住某市医院,诊断为"左耻骨骨软骨瘤?左耻骨软骨肉瘤?"并行手术治疗。手术2年后,包块再次出现,至北京某医院,确诊为"左耻骨软骨肉瘤",行左耻骨及部分髋臼切除、髋臼重建、人工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蔡某,女,24岁。因"停经42周+4天"入院,后分娩一活婴,手取胎盘,产后出现剧烈腹痛。次日转上级医院,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患者子宫破裂。经治疗好转出院。患方认为医方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遂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5.
孕妇因难产生命垂危,丈夫认为妻子不需要剖腹产手术,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结果孕妇因没得到及时治疗而死亡。丈夫与妻子无合法的法律关系,丈夫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某男,2012年10月7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左踝部肿痛1小时"至某医院住院治疗。查体见左踝部肿胀,畸形,压痛(+),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内外踝骨折伴脱位。诊断为左内外踝骨折、左踝关节脱位。入院后给予跟骨牵引,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出院。11月12日复查X片见左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支架固定,位置良好。12月17日因"外伤致左踝部疼痛、活动障碍2月"再次住院治疗,诊断为左内外踝陈旧性骨折  相似文献   

17.
论“约因论”在英美法系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融 《现代法学》2007,29(4):161-168
约因理论是英美契约法的独特内容,该理论的成熟形态是"交易约因论",即契约的成立以当事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为基础,通常表现为受诺人的"法律受损"的"约因"就是交易的符号。"约因论"的衰落表现在多方面,既有"禁反言"等新的契约理论对它的挑战,也有成文法对约因要求适用范围的限制,而且,传统的约因法则在司法实践中也发生变革。"约因论"固有的形式主义、僵化性、技术性等弊病决定了其衰落的历史必然性,而"约因论"的衰落也标志着英美契约法从古典向现代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8.
人物点评     
正桑兰:创造了生命奇迹4月14日凌晨,中国国家体操队前队员桑兰在北京航空总医院产下一名重2850克(约5斤7两)的男婴,顺利升级做了母亲。据世界文献记载,全世界仅有两例高位截瘫者顺利生子。桑兰作为高位截瘫孕妇顺利产子在国内尚属首例,高位截瘫孕妇手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1998年,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桑兰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导致颈部以下高位截瘫。而后,跳下神坛的桑兰因"保姆门"、"轮椅门"、"春晚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沈某,女,30岁,2012年1月5日因"交通事故受伤致第10胸椎椎体粉碎性骨折",经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于伤后5个月经某鉴定中心评定为道路交通事故九级伤残  相似文献   

20.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与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哲 《人民检察》2005,(5):45-47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既包括过失,也包括故意,其中大多数是过失。因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区分的关键,是看行为人对受害人是否实施了排他性的支配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