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现在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法院因庭室和岗位的不同,将法官分为“刑事法官”、“民事法官”、“行政法官”。把在审判工作岗位的法官称为“一线法官”,不在审判岗位的称为“二线法官”。法官的业务能力在这样的称呼下似乎就“专业化”了。然而这样的分类首先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法官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人的法官可以分化为“法律人法官”、“权力人法官”、“自然社会人法官”和“社会文化人法官”等四种角色,基于后三种角色期待的行为往往与作为法律人法官角色所期待的行为发生冲突,从而在现实中出现许多与法治社会要求下的法官的行为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法官只要是有一定行政职务的 ,人们大多不称其为“某某法官” ,而习惯于称其为“某某院长”、“某某庭长”(“庭长”在此是一行政职务 ,相当于处长、主任之类 ,而非审判庭的“审判长”)。而西方国家的法官 ,虽然也往往兼任院长一类职务 ,但大多仍以“某某法官”、“首席大法官”等相称 ,而少见称其为“某某院长”的。这里除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外 ,笔者以为还大抵反映了“法官”一词的“含金量” :西方国家的“法官”一词显然比“法院院长”等称呼要荣耀得多 ,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法官的地位之显赫 ,要远远高于一般的行政职务。所…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体系内,法官自由裁量是司法正义的工具,其不仅容易被居心叵测的法官滥用,而且由于滥用已经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如何预防和控制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自然为法学界和实务界所关注。本文结合民事行政审判工作,揭示法官滥用裁量权的“原点”,以及“原点”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面”,“点、面”结合构成法官滥用裁量权的主要场域,结合法官滥用审判权的“点、面”剧场,从当事人、检察官、法官角度论述了如何防止法官滥用裁量权问题。  相似文献   

5.
据《法制日报》报道,河南省夏邑县法院在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过程中,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除庭审中适时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之外,还在判决书后另附带“法官忠言”,希图以裁判文书为载体,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体现出法官浓厚的人情味。笔者以为此举值得商榷,类似“法官忠言”、“法官后语”等体现在判决书中已经不是头一例了,意在体现法官的“人情味”,但在笔者看来恰恰暴露出法院等司法机关在改革中法治精神的迷失。法官体现人情味的地方绝对不能是在判决书上。本案中,主审法官在撰写“法官忠言”时,认真分析被告人走上犯…  相似文献   

6.
法院司法体制现状及改革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法院司法体制应当改“块块领导”为“条条领导”;解决司法活动行政化的问题,必须改革“集体负责制”、“首长负责制”为“法官负责制”;实现司法公正必须革除“暗箱操作”,强化公开审判,改“纠问式”审判方式为“控(辩)式”审判方式;法官队伍必须走“精英之路”,以高标准、高素质、高品位的法官选任制度为保证,建设一支专家型、复合型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7.
法律涵量、法官裁量与裁判自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法律涵量”与“法官裁量”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从静态来看,“法律涵量”限制着“法官裁量”,“法律涵量”越大,“法官裁量”也越大,反之亦然;从动态来看,“法官裁量”是实现“法律涵量”的载体或过程。“法律涵量”过大必然造成“法官裁量”过大,在法官综合素质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势必造成裁判不公、司法不一,出现“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甚至枉法裁判。为解决这一难题,有必要引进“裁判自律”机制,使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受法律、司法解释的制约,还要受法院制作的并经审核批准的判例的制约。这也许是在我国当今法制实际状况下,继审判方式改革、错案责任追究制之后,从深层次、从根源上推行司法改革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法官每日在做什么?“判决案件”,所有的法官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法官如何判决案件?“依法判决”,有的法官会若有所思地回答。抽象的法律何以能适用于具体的案件?“法律解释”,学者型的法官会迟疑之后再回答。什么是法律解释?“探寻立法者的原意”,专家型的法官会很诚恳地告诉我们。探寻立法者的原意是可能的吗?“当然”,所有的法官会再次毫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09年以来,为了缓和“案多人少”矛盾,充分挖掘办案潜力,带动法院队伍建设,福建省将乐县人民法院实行“1+3”模式,以一线法官为主干,充分利用“编外法官”、“二线法官”、“预备法官”3种力量,以1带3,整合人力资源,缓和法官办案压力。对于一些简单民事案件先由书记员和特邀调解员联合开展诉前调解,  相似文献   

10.
法官职业的方法论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策 《法学论坛》2005,20(2):33-38
人类司法经历了由“神性法官时代”向“理性法官时代”的发展 ,而法官裁判的方法论一直是受到关注的问题。近代以来 ,法官裁判的方法论已成为法官职业自治乃至于整个法治的基本前提之一。这种方法论不能以单一特质来加描述 ,它是逻辑、经验、技艺、哲学和艺术五大要素的复合体 ,这些特质的整合与统一可以造就出理想的法官 ,塑造法官职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推进,社会对法官的要求、对法院的期望越来越高。在目前愈加复杂的司法环境下,法官要履行好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职责,作出公正的裁判,其承担的难度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笔者认为,我们在一味强调法官要自我约束、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建立相应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为法官严格执法、独立公正地审判案件消除顾虑。本文用比较法的方式,通过国外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与我国目前相应制度的对比,提出完善和建立我国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继而对建立“法官信任制”、“资深法官终身制”、“平等审判案件制”、“科学监督评价制”以及“高薪制”等有关保障法官身份和经济收入的制度进行了设想和阐述,以对推进我国法官的职业化进程提供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3.
错案追究制表现为,一个法官的判决被上级法院改判或者被撤销都可能被视为“错案”受到相关惩罚,“错案”数超出当地法院制定的标准,该法官的奖金福利、“评先进”的机会就有可能没了,甚至升职也会因此受到直接影响。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当事人因为渴望胜诉而不得不求助于上级法院,下级法院的法官则为着避免或减少“错案”而向上级法院施加影响,上级法院经常要顾及下级法院法官“面子”和“错案指标”,在最小范围内修改原审的量刑判决。近日,北京某法院将取消“错案追究制”,取代以“法官不规范行为认定”制度。法官的考核不再以结果而是以“…  相似文献   

14.
法官社会角色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法官的界定 在中国,法官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法家著作《商君书·定分》。①该书说:“天子置三法官,殿中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诸侯郡县,皆各为置一法官及吏。”法官掌管法令,“吏民(欲)知法令者,皆问法官”,以后就一直以法官作为司法官员的通称。然而有趣的是历代司法官员的官称五花八门,诸如廷尉、大理、推事、判官、司理、司法,以至于近代的推事、承审员、审判员、陪审员等等,不一而足,但就是没有“法官”这一职称。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使用审判员的名称。199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相似文献   

15.
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看,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决不是法律规范的机械适用者,他受到多重角色期待的外在约束。作为社会人的法官分化为“法律世界中的法官”、“权力结构中的法官、“社会文化中的法官”三种角色,潜伏着角色冲突的可能性。角色规范的主导性、司法是否独立、法律精神与文化观念的吻合程度是影响法官角色冲突的重要变量。对法官司法不公现象应作理性透视。从体制入手,为司法建立和谐的规范环境是实现法官依法办事、公正司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詹红荔,汉族,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在任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院党组成员、少年法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誉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党员、好法官。曾荣立个人一等功,先后被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优秀法官”和“全国模范法官”等称号。  相似文献   

17.
法官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法官要办案、法官会办案、法官只办案”。实现这个目标的标志是:法院里最大的“官”是法官,最高的“长”是审判长。这一官一长只管案件。而法院目前的现状与这一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必须重新构建能够体现司法特质的法官制度,在这个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下,造就一支高度职业化和高度自治的职业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8.
司法独立和法官职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代法治的核心目标“法律至上”地位和“以权制权”的建立入手,指出司法独立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阐释了司法独立的实现有赖于法官职业化的实现,进而概括了法官职业化的内容:法官的技能、法官的职业伦理,法官的自主性与自治性,法官的任职资格等及其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并从制度建构的角度对中国的法官职业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读报 ,见一位女法官坦言 :“法官是一个寂寞的职业 !”不禁感叹这位女士对法官职业的深刻领悟。而在另外的场合 ,我们看到报道 :某某领导到某某法院看望全体“法院干警”。其实 ,在法院门廊上的会议通知、法院机关报刊以及正式文件中 ,我们也经常看到“法院干警”的称呼。由此 ,我们不禁联想到法官与警察的关系。警察一向被认为是“喧嚣”的职业 ,与法官职业相比 ,应该说是有很大的区别。在我国 ,警察曾经象征着权力、地位和影响 ,是很多中国人看好的职业 ,相比之下 ,法官职业曾经没有警察职业那么被看好。因此 ,也许是要“拔高”法官的…  相似文献   

20.
吴巍 《中国审判》2020,(4):88-89
“法官现处于居家隔离阶段,各方当事人是否申请法官居家在线开庭审理?”“申请!”2020年2月4日,一位居家隔离观察的杭州互联网法院法官通过该院的诉讼平台,进行了一场法官、双方当事人各在家中,陕西西安、浙江杭州、温州三地连线的“隔空庭审”。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并快速收到了由该院电子送达平台自动签章形成的法律文书。整个庭审指令清晰、严谨有序、运行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