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感芬 《中国发展》2011,11(1):51-55
该文指出,公正评判中国男女平等的程度,正确诠释男女平等的丰富内涵,是认识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状况的基本前提,必须科学地观察和理性地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影响。中国政府对于苏联模式的仿效与借鉴,以"就业权"上的男女平等最为突出,效果最为显著,以至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与生活。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的冲击与反思是强烈的,在苏联模式影响、西方女权主义和中国式妇女解放共存并相互影响的今天,苏联模式与影响虽然已经成为历史讨论的话题,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无疑成为全面了解中国社会、中国妇女以及重新审视性别平等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妇运》2005,(10):12-18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女性约占13亿总人口的一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有着特殊影响。促进男女平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  相似文献   

4.
男女社会性别的平等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关系,而社会公正则是人类社会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观念。要深入搞清楚为什么要提倡男女平等,就不能不借助于社会公正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分析、诠释男女平等问题,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基本理论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内容。社会公正与男女平等在价值主体上,前者包含后者,因为社会公正的价值主体可以是阶级(阶层),民族,种族,也可以是社会的男女。由此可见,社会公正包含男女平等,男女平等则是从男女社会性别方面实现的社会公正。男女平等问题又有着自己矛盾…  相似文献   

5.
<正>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语境里,"性别研究"常常会处于尴尬的境遇中:一方面,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父/夫权制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平等的性别秩序,使得妇女问题一直是个饱受关注、亟待解决的真实的社会问题,性别研究从而具有存在的天然合理性;然而,另一方面,性别研究的兴起又与"女性主义"这一盛行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被引进中国息息相关,后者与本土语境之间客观存在的断裂与落差,又使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开局之年,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在80年的光辉历程中,党一直在全心全意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努力代表妇女的特殊利益,促进男女平等,使我国妇女在民族民主革命和振兴中华的伟业中,发挥出了"半边天"的巨大作用,历史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文明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20世纪初叶,党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伊始,便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高举起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旗帜,担当起领导妇女运动的历史使命。以毛…  相似文献   

7.
坚持男女平等原则,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妇女九大上重申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解决中国妇女问题,促进男女两性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妇女工作的新局面,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齐抓落实…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妇女九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进一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伟大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也表明了党和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推进男女平等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重庆的妇女工作有…  相似文献   

9.
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是贯彻国家计划生育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女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具体行动和有效途径。同时,"关爱女孩行动"更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来分析"关爱女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2005,(5):7-15
前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女性约占13亿总人口的一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有着特殊影响。促进男女平等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得到保障,妇女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中国政府将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  相似文献   

11.
丁慧 《长白学刊》2012,(5):134-137
性别平等问题是考量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这就需要把男女两性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畴之内,把握男女两性问题的特殊性。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男女两性在其中得到的收益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女性的社会解放以及与男性享有同样平等发展机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男女平等"被误读为"男女等同"。两性平等应该包括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和协调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凤华 《湖湘论坛》2003,16(2):86-87
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行动纲领》中提出的基本主题 ,也是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从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决策、立法、教育、传媒等方面全方位地促使性别意识主流化  相似文献   

13.
男女平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然而,人们在谈论它的时候表达的涵义却不尽相同。通常有三种理解:第一,将男女平等视为无视男女生理上的差别,要求女性与男性在体力上完全相等,而且是以男性作为衡量平等的标准。既然男女生理差异是不可以抹杀的,所以男女都一样就变成  相似文献   

14.
男女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要求,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于在妇女工作中全面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妇女是社会发展主体力量的一半,她们中间蕴含着极大的创造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男女两性的发展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两性发展越平衡,民族的整体素质就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越高。进入新世纪,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既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要求。世…  相似文献   

15.
男女平等是我国妇女解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的致辞中明确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8月接见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和中国妇女九大部分代表时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全社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保护妇女、关心和支持妇女工作的良好局面”,指明了中国妇女运动健康发展的方向。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男女平等的进程已经融入中国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妇女史研究自20世纪兴起后在新世纪持续发展,随着"社会性别"概念的引入,妇女史又走向妇女/性别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受到史学界的认可与重视。十余年间成果繁多,形成了多元的视角、多样的课题和广阔的研究范围。文章从论著成果、研究机构、教学课程、学术活动以及学科建设与理论探讨等诸方面对学科发展状况做了综述,评析了理论方面存在的分歧与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肯定了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的积极意义,并认为随着妇女史的不断开掘和从性别角度研究历史的普及与深入,性别视角必将与阶级、地域、族群等共同成为历史研究的角度或范畴,"从边缘走向多元"是妇女/性别史学科发展的长远走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决不单纯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而是包含了经济、政治、民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无一不与女性的平等参与、进步、两性的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笔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应是推进男女平等进程的重要阶段,男女平等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不仅要与经济发展指标相衔接,更要与社会全面发展指标相衔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考虑城乡之间、不同地区和群…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5月19-20日,"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男女平等价值观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的一项重要研讨活动,也是中国妇女研究会贯彻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一项积极行动。该项目首席专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陈至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主持会议。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和河北大学组成的课题组与来自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9.
杜洁 《中国妇运》2013,(3):13-16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性别平等主流化的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也称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的提法,最早反映在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简称《内罗毕战略》)中。  相似文献   

20.
李文 《中国妇运》2014,(11):24-26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人们的性别观念整体上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政策日臻完善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人们对个体及妇女群体发展的态度更加积极,对于两性关系的认识和看法也趋于平等。但是,受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性别观念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