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策划人语发现海南之美,其实就是对海南资源禀赋的再认识、再挖掘。怎么定义海南之美,决定了我们将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眼光,什么样的表情和态度,向世人讲述海南的故事。提及海南之美,人们往往习惯地会想起椰风海韵、阳光沙滩,但对于生活于斯的我们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就好比对一位貌美如花、气质如莲的女子,你了一双美丽的眉毛,未免挂一漏万  相似文献   

2.
<正>谈及海南之美,一位外地诗人的点赞令人记忆犹新:深邃的海,奇幻的浪,嶙峋的礁,凝碧的山,流变的云,充满铺陈与席卷的豪迈,折射撞击与融合的气势……谈及海南之美,一位本地学者的看法颇具理性:海南所有的美都有原型,就看我们如何发现和梳理。不能借口现代而消解传统,也不能借口简洁而制造空疏。一句话:既要善于发现,更要精于呵护……  相似文献   

3.
    
<正>南海明珠嵌碧波,满眼琼崖美。美好新海南,美在山水、城乡、人文。椰风沉醉,青峰滴翠,天朗气清光明媚——海南的山水美全国独享,在这里,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双创"添亮彩,"双修"提颜值,从特色小镇到  相似文献   

4.
大美广西     
苏星 《当代广西》2013,(16):M0001-M0001
翡翠般的河流在大地上静静流过,沿途的乡镇和山村,处处透着安详、自然与协调,这是上天赐予人间的养生圣地——巴马。 八桂大地,造化神秀,山水之美,美如画卷;风情之美,尽在欢乐;滨海之美,温馨浪漫;边关之美,神秘壮阔!  相似文献   

5.
厦门很美。但当我的几位到过厦门的外地友人,以他们的视角、感受,把对厦门的赞誉从过去的自然风光美转向现在凸显的城市美、马路美、环境美、人也美……的时候,让我不由心动。我能否以记者的职业目光,撷取一些片断,对他们所言之“美”,再作一些填空补漏的解读呢?这就是5月我作厦门行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梁衡 《中国人大》2013,(3):54-54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牵动民心.人民要什么样的美.先从哪里美起?这是要回答的现实。我们理解美主要是视觉感受,先得让人能看到美,而且要美得实用。  相似文献   

7.
每一届欢乐节都是海南探索如何创办和完善本土节庆活动的一个重要尝试和宝贵财富。2011年12月30日,第十二届海南岛欢乐节在万宁兴隆举办,从筹划之初拟定“再造兴隆”的长远目标,到总投资高达8亿多元用于新建和改造各项设施,再到开幕伊始启动的全市责任单位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筹备期间亮点不断的本届欢乐节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又会给海南未来举办节庆活动带来哪些启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兴隆,亲身参与,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8.
汪莎 《求索》2013,(8):101-103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建构了他的美学体系。他对审美与艺术的剖析在西方关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审美判断和艺术中关的密切联系分析出美的本质问题。辨别判断之美与艺术之关运用审美判断进行区分并详细说明了四个切入点,因为它是分析艺术之美的基础。艺术之美的根本点是判断之美,也就是取决于审美判断并高于判断之关。它与通过审美判断而得出的判断之美都是以无功利、无概念的形式为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事物通过审美判断都能成为艺术,因为艺术是审美过程的提炼.是以美为根本点的最终形式。  相似文献   

9.
读书之美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读了《人民论坛》杂志"万名干部读书调查"专题,深有感悟,借广大读者热议和思考之机,谈几点个人体会。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  相似文献   

10.
尹长东  姜南 《人大论坛》2010,(5):58-58,F0003
“醉美”的内涵十分丰富,一取谐音“最美”,二为隐喻了与世博会有着特殊渊源的贵州典型物产——茅台(“国酒”)这一特殊元素,体现了贵州的独到之处;另外,“醉美”有着“美极致醉”的延展性和广义性,如形之醉、神之醉、情之醉等等。  相似文献   

11.
富美八闽     
<正>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期待和重托,在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557名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再聚民主殿堂,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发展之道。激情奋进正当时,富美共振兴八闽。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富美福建的正能量和强大气场在这里加速聚集,人心思强、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氛围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12.
钟瑜 《今日海南》2023,(4):24-25
<正>海南自贸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在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这一宏伟目标。五年来,海南始终围绕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自贸港这一重要命题而有力有序向前推进。接下来,海南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自贸港,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值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向前推进之际,琼中县推出大型诗词集《黎母山神韵》,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琼中位于海南岛中部,享有"海南之心、三江之源、森林王国、黎苗家园"等众多美誉,著名的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山、吊罗山把她紧紧拥抱,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也是文人墨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此诗词集收录了以琼中县为题材的诗词266首。醉美琼中处处诗,她的山水风物具有的迷人魅力吸引着诗人,  相似文献   

14.
海口有大美     
正海口有大美,一是自然之美,二是人文之美,三是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结合之上产生的生活方式之美。海口有自然之美:海口空气质量连续排名第一,水资源优质而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南渡江横穿海口市区,还拥有万年火山口等美丽风景区……这些,都是海口自然之美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海南》2012,(12):32
何为"美丽"?翻看辞典的解释就会发现",美丽"是指让人看到、感到美好的一切事物。从字面意义上不难理解,所谓的"美丽",不单单是要用眼睛看,同时也需要用心去感受。着眼海南,在眼睛看得到的地方,我们确实很美,也越来越美,随着全省上下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海南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赢得了一片"美"的赞誉。但相比较之下,我们的内在美却仍是一块短板。想要建设成"美丽海南",不但需要生态环境的自然之美,更离不开文明之美。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海南充分认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不知道这群人的身份,也不愿去探究太多,但从言谈举止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格调。与其说是在行走天涯,不如说是在感受生命,体味海南之美。"这是一位在三亚行走的外地老驴友对一个海南QQ徒步群的评价。这个群从最初开始徒步的30余人,到目前500多人,历时两年。两年间,群友们用双脚丈量海南,以海口火车站为出发原点,自西向东,沿海岸线出发,徒步环岛一周。两年间,这个原本只是旨以徒步健体的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7,(3)
海南自建省以来,始终坚定不移的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自身的生态环境,较好的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赢。未来,海南仍然要立足于海南的生态优势,实现海南绿色崛起,建设美好新海南。在建设美好新海南的新征程中,除了注重生态环境之美的打造,更要注重人的心灵生态之美的塑造。塑造心灵生态美是打造美好新海南的心灵基础和根本前提,心灵生态美需要绿色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培育绿色文化,需要构建绿色消费新模式,推进绿色生产新方式,建立绿色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影响较大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家如黄宏地、梁其山、崽崽、蔡明康、亚根、蔡葩等为代表,试着对海南本土作家的散文创作从类型上进行归纳,试图寻找其中隐含着的各种独特的美的价值,如主要描绘家乡山水的天然美、凝重美;突显家乡人物的纯朴美、凄凉美;揭示家乡建筑的古朴美、深邃美;追忆家乡生活的童真美、情趣美等等。  相似文献   

19.
美与存在     
在理论界一直有关于“美”的客观说和主观说之辩。但有一点是无庸辩驳的 ,那就是美的确存在和产生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美存在 ,是作为存在的美的存在。美的规定性包含于存在的规定性之中。美是显现为美的存在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海南一直以椰风海韵醉游人.近段时间.一股“文明诚信旅游”之风让游客更好地领略了海岛的绿色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