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内部人控制”:企业改革应警惕的问题○肖笃现代企业理论,提出过一个“内部人控制”问题,这是指企业只由企业内部的人来控制,而失掉委托人控制的一种情况。在我看来,所谓“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准确说,应当是“唯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从我们企业改革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2.
僵尸企业     
《天津支部生活》2012,(8):48-48
“僵尸企业”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该类企业不同于因资产问题陷入困境的企业,能很快起死回生,其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有学者认为,政府过多的介入会保护落后企业,造就“僵尸企业”。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讲到“三个代表”的要求时,曾就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问题进一步谈到“企业文化”问题,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中国先进文化,它当然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在内。因此,如何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切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为此,本文围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这一专题就有关学者的研究简述于后,以期推动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特”在哪里   在中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是十多年来我国企业…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的竞争,就是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否不断深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否有新的突破,关键在人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首先在人才问题上解放思想,要完成企业卜\五”各项指标必须努力培养开发人才。一、广开进贤之路是当务之急我调查中深感我们企业在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1.人才缺乏问题。从“八五”我们企业奋斗目标和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奔小康”、“与国际接轨”、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要求来看,我们企业至少缺乏这样几类人才…  相似文献   

5.
必须精心塑造企业管理魂魄夏有恒企业管理魂魄的设计与塑造,是中国当今强化与优化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更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目前某些企业管理魂魄的“混沌状态”、“弱化状态”、“扭曲状态”、“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6.
人文荟萃     
●要高度重视企业中的“四个一”问题一些企业经理,在经营活动中存在有“四个一”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是“一人决策”。一些企业经理在经营活动中,不调查分析价格和市场,不同副职讨论商量投资项目,不开办公会争求多方意见,而是随心所欲,主观独断,盲...  相似文献   

7.
邓海 《当代党员》2010,(4):58-58
一是“县领导+企业”互动模式。28名县级党员干部按照“直接接触企业、直接面对问题、直接指导发展”的要求,深入联系点指导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生产经营。二是“党组织+企业”互动模式。县商委、建委、经委等六个行业机关党委通过开展“结识一批工人朋友、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指导理清一个发展思路、帮助建立一套科学机制、形成一份民情日志”的“五个一”活动,为“两新”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三是“企业+工人”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辽宁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明显好转。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根本改革,还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症结。有学者认为辽宁目前改革的深层矛盾集中在“死债”和“活人”上。“死债”指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资金不足,问题是“钱从哪来?”“活人”是指企业富余人员、离退休人员负担重,问题是“人往哪里去?”。“死债”现象在国企中普遍存在,而“活人”鉴于辽宁省的特殊省情,在全国似乎更为抢眼。  相似文献   

9.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建国以来,国有企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非国有化”论者却无视国有经济的巨大成就与贡献,言称“国有企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国企的亏损原因在于所有制问题”,国企的出路在于“非国有化”。全面认识国有企业的现状与问题,辨析“非国有化”论者所散布的种种不实之词,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10.
徐海滨 《奋斗》2002,(11):26-27
关于党组织如何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特别是在对“参与”的定位问题上。目前还存在着认识误区。有人从分析国外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出发,提出现代企业制度应与国际惯例全盘接轨,认为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容易产生矛盾,使问题复杂化,因此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还有人认为,把党组织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发言权”定位在“参与”,在过去单一投资主体结构下,依靠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来维护尚有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一个企业的成与败、繁荣与衰退、无不与“人”有关。难怪有人说:“办企业就是办人”。但是,如何看待“人”、保护“人”、管理“人”、开发“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却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企业成功了,人们朦胧地觉得,那是因为企业不仅拥有一流的人才,而且有效、科学地管理了人才。一个企业衰败了,却很难反思“人”本身存在什么问题。“人”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唯一因素,但是,“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却是确定无疑的。   任何企业决策领导层在对人实施任何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  相似文献   

12.
《党建》1998,(3)
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一是要解决“能改”的问题。企业推进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而不能一律化,搞“一股就灵”。笔者认为,所谓能改就是必须以“五有”为前提。一要有一个主要产品。如果企业原有的产品已经失去了市场,不重新抉择产品...  相似文献   

13.
绵阳市“321”工作法的出台,给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模板,党组织怎么建设、作用如何发挥、路子怎么走等问题迎刃而解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可在绵阳市各大非公企业,这一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就在今年党的生日这天,绵阳市委组织部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实施,出台并全面推行了“三同两议一取向”工作法(简称“321”工作法)。逐步实现组织建设同步化、班子成员同向化、工作保障同等化,建立企业党组织要参议企业发展大事、审议企业管理机制,形成企业科学发展的核心文化。“321”工作法的出台,给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模板,党组织怎么建设、作用如何发挥、路子怎么走等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是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处理建设者和劳动者的关系,解决“资本”与“劳动”有机结合,实现共建共享问题,始终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一问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确立了“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共产主义道德观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观。企业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是企业职工注意力的焦点,自然会被职工用共产主义道德观来衡量,所以主要管理者的言行对于本企业“德”文化的形成,最终达到以德治企的目的至关重要。“德”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绝不是“小节”问题,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管理者的素质实际上蕴含着道德素质。它是企业管理者们行使管理权力、团结企业职工搞好生产经营的灵魂和“磁场”。企业职工不只是听你说教式的发言,而是主要观其行动。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就是自身的人格魅力所在。作为企…  相似文献   

17.
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转机建制”中遇到的新矛盾及对策雷耀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下称“转机建制”),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转机建制”将改变原有的企业结构模式。在这样巨大的变革中,会出现什么矛盾和问题,企...  相似文献   

18.
股份合作制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种分配方式,实现了激励与约束兼容,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促使职工更关心和维护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拟就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分配结构作些探讨。  一、股份合作制企业分配结构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各地的政策和做法很不一致,在股份合作制企业分配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追求“高分红”,企业行为短期化。二是出现新的“大锅饭”现象。三是保底分红。一些企业为吸引更多的资金入股,不顾企业经…  相似文献   

19.
《国企“放小”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写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1月。李淳经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较早地发现和提出国企“放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他的观点和材料,曾作为调查汇报给省委提供决策依据;文章的观点符合1998年中央的多次有关指示精神。李淳提出:“抓大放小”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举措;“放小”,放是手段,活是目的。针对“放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要把继续解放思想与深化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完整准确地把握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解决好“放小”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企业改制与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结合起来,不刮风,不搞“一刀切”;要防止国有资产的不应有的巨大流失,防止国企所欠银行债务被悬空或进废;政府对“放小”工作要加强领导,注意解决好十一个方面的问题;加强法制教育,妥善解决好“放小”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尽快完善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制衡机制;改制后企业的党政工团组织要及时转变活动方式,更好地开展工作。“抓大放小”是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一个战略性举措。放是手段,活是目的。“放小”的实质是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对国有小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特别是不良资产进行优化重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改制、转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就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矛盾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能很好的“沟通”,就能防患于未然。这里主要从“上对下”的角度,对“沟通”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