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金芳 《奋斗》2012,(6):28-29
扎实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是省委着眼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赶超晋位的新任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做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也是森工总局党委全力建设现代大森工、新森工的强大动力和实践载体,对森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创”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森工系统各级党组织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四八四三”发展战略,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2.
董杰  姜言杰 《奋斗》2007,(10):11-13
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森工林区要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总体要求,我们认为,作为国有森工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就应把工作目标定位在:“把握‘六个点’、全面创建现代新型森工林区”。  相似文献   

3.
高金芳 《奋斗》2008,(11):10-11
我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森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全力建设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四大体系”,加速发展木材生产、森林培育、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生态旅游“五大产业”,森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4.
潘杨 《奋斗》2011,(10):38-39
“十二五”时期,是森工林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转型攻坚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森工总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立足林区实际,把握发展大势,勇担历史使命,提出并实施了“四八四三”发展战略,从宏观上对森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是科学发展观在森工林区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2,(4):40-42
亚布力林业局十年来创造性地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近几年围绕省森工总局党委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大森工、新森工”战略部署,实现了“高速起航,勇立潮头”的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亚布力林业局已成为打造知名滑雪旅游胜地、重点旅游名镇的示范镇,省委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亚布力度假区开发建设“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成就”,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永久会址,被誉为东方的“达沃斯”和“雪域麦加”。  相似文献   

6.
王敬先 《奋斗》2013,(11):52-52
一段时期以来,对于森工林区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加大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培育力度,被摆上突出战略地位。因此,产业转型发展,就成为了实现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国有森工企业党的建设,推动国有森工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森工企业党委要想真正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就必须在“提高七个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2,(8):47-49
在全省森工林区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绥棱林业局独辟蹊径,以文化建设为引擎,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生态宜居、社会祥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林区.相继获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魏殿生 《奋斗》2011,(6):6-7
“十二五”时期,是森工林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转型攻坚期。森工系统上下必须抓住机遇,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力以赴促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董杰  姜言杰  张松林 《奋斗》2010,(5):32-33
<正>2010年2月7日,省委书记吉炳轩在森工林区调研时指出:"森工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深刻认识把经济搞上去,把发展搞上去,这是最基本的要务,是第一要务"。按照吉书记的指示精神,目前全省森工系统正在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破解一切难题的金钥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  相似文献   

11.
赵嘉宾 《奋斗》2008,(5):58-59
2005年吉林森工集团率先实施了“四全部、一改造”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改制成果,突破了我国森工企业改革的瓶颈,为国有林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吉炳轩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围绕“奋力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主旋律,提出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建设富裕龙江、文明龙江、和谐龙江、大美龙江、幸福龙江上实现新跨越。森工林区必须要紧紧围绕吉书记报告中提出的宏伟目标,践行科学发展理念,认真实施省森工总局党委提出的“四八四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师伟杰 《奋斗》2001,(5):18-19
省委书记徐有芳去年视察森工林区时指出,森工要加快发展,力争3年变个样,5年大变样,并在省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森工全行业今年要减亏50%的目标。省长宋法棠在全省林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森工行业不仅要率先走出困境,而且要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森工全系统上下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这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把握机遇 加快发展森工非公有制经济与新兴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金芳 《奋斗》2003,(8):30-3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亳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当前,从我省森工实际出发,认真领会十六大精神,把握机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对于加速森工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森工全面奔小康的步伐,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最有效的支持方式,莫过于下工夫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真心实意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民营企业家所想、所难的,就是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和依法行政时,应该关注和思考的。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快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指好路.加好油.护好航”。  相似文献   

16.
侯续珉 《奋斗》2012,(6):58-59
桦南林业局始建于1952年。是1985年我省森工林区最早步入“两危”的林业局。“两危”期间,企业年亏损额最高达1700万元,累计拖欠职工工资40个月。而后的几年时间里,借助“天保”政策扶持,企业步入了举步维艰的摸索前行时期。2008年林业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以“让桦南林区更快地发展起来、富裕起来、和谐起来”为发展目标.党政合力、干群同心、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仅用三年时间使桦南林业局经济发展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7.
刘世佳 《奋斗》2012,(9):43-44
《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和出台,是我省森工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为林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条例》对林区的地位和作用、行政管理和依法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文明社会建设诸多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确定了今后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赋予了森工更重要的职责和使命。黑龙江省《条例》的制定,开创了全国森工的先河,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尹远程 《奋斗》2014,(10):42-43
亚布力林业局始终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森工精神、亚林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一些新举措开始显现其效果。亚林声音诚信友爱,亚林故事文明和谐,亚林精神提神振气,释放出源源不竭、大气磅礴的“正能量”,成为加快亚布力林区现代城镇建设的内生动力。宣讲深入社区,选树先进典型,群众积极参与……当前,亚布力林业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如火如荼。年初以来,林区各级党组织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众志成城、密切配合、广泛参与、合力推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报告和新党章,庆祝建党82周年,同时为下一步搞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基础,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决定通过《党的教育》和《党建与人才》杂志,于“七一”前,在全区范围内举办十六大报告及党章知识竞赛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热情资助,故竞赛冠名为“森工杯”。一、竞赛的方式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均可参加竞赛活动。组委会从十六大报告、新党章及其他相关材料中拟定100道题,每题1分,作为本次竞赛活动的竞赛试题,并统…  相似文献   

20.
孟祥国 《奋斗》2003,(11):41-41
从组织上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全面建设创业型领导班子、创业型干部队伍,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县级党委、政府,完成和落实好这一任务,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为了发展”的原则,坚持思想整顿与必要的组织调整相结合,上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