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秀 《民主与法制》2008,(10):62-65
程婧是2005年国庆节来北京参加中华女子高级修养班时的学员。她身材高挑,皮肤细腻,大大的眼睛很漂亮,所以讲课时我比较注意她。 修养班结束的那天,程婧约我单独聊聊,为此她推迟了当晚飞回深圳的机票。我觉得她是属于那种没有什么压力的幸福的女人。可我们的谈话刚开始,她就一脸疲惫地说她一点儿也不幸福,这让我对她的倾诉有了期待。  相似文献   

2.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3.
留住自己     
留住自己唐树伟几天前,遇到了一位女士,她笑着向我走来,似见到久别熟人。出于礼节我也向她还以微笑,只是她的相貌对我来说又陌生又熟悉。直到对方叫出我的名字,称我为“老同学”时我才恍然想起她是我中学时的“同窗”。为摆脱窘境,急忙自我解嘲地说:“你变了!”她...  相似文献   

4.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5.
案例背景县里举办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时,选拔工作落在我肩上。一名14岁的残疾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名叫张敏的学生,自幼患病落下下肢残疾,她有体育运动的天赋,但心理非常自卑,平时不爱说话也怕和同学交流。服务过程当我初次和她接触时,把筛选她为残疾人运动员的事告诉她,满以为她会很高兴,谁知她却一句话也不说,一直红着脸低着头。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思考着如何和她交流沟通。放  相似文献   

6.
《上海机关动态》2002,(10):17-18
当残疾当事人走进法庭时,她亲切地关照一声“当心”;庭审结束时,她不忘道一声“再见”……一位姓王的老太到法院开庭,步履蹒跚进电梯时,一位陌生的女法官扶了她一把。真巧,这位法官就是主审此案的审判长。那位老太太输了官司还给法官送来锦旗一老太太说:“一位素不相识的法官在我上电梯时搀扶我,我认定她是个好人。我相信法官的裁决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和吴巧珍谈恋爱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俩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准备在2004年10月1日结婚。不料,二个月前的一天,她突然向我提出中断恋爱关系,我感到意外,问她什么原因,他就是不说。后来,我发现她和另外一个“大款”男人好上了。我恍然明白,她甩掉我,原因是我“穷”。她如此嫌贫爱富,我实在气不过,便在一天下午她上班时,我进了她的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好     
正五年前我搬进新家认识了芸,她住在我家对门。那时她刚大学毕业,一个婷婷玉立模样俊俏的大姑娘。每当她看到我提着重物艰难地上楼梯时,都会伸手帮忙。我向她道谢,她总是笑盈盈地说:"都是邻居,这点小忙算不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春秋》1994,(1)
辗转得知滕州有位曾是两届枣庄市政协委员、卖烧鸡的个体户、外国老太太时,她已在中国生活了50年。但有关她的身世,知道者甚少。我便决意对她作一次专访。尽管已经听说,这位叫张桂芝的韩国老太太,穿着打扮与众不同,但见到她时,我仍大大地吃了一惊:她已年过70,6个子女中最小的已30岁出头。她的背虽然有些佝偻,但身上的彩格宽松套装,胸前随意系着的两根飘带,完全是20岁女孩的穿着。她的小女儿告诉我,她外出时,穿得比这还鲜艳。老太太的身板相当硬朗,我与她一起走路,不得不加快脚步。  相似文献   

10.
赴台探亲记     
终于盼到海峡彼岸有关部门的批准,得以让我成行,跨海赴台探望我那阔别了四十年的“家”了。当我怯生生地走出桃园机场,走进接待大厅时,立刻,从迎候的人羣中走出一个中年妇女,一路嚷着“哥哥”向我扑来,我惊呆了。这是谁?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小妹么?乡音依旧,人却完全不相识了。我们分别时,她还只是一个小姑娘,我常牵着她的手去上学,老嫌她走得慢。可如今,她已经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每当我凝看雷洁琼大姐给我的那一叠贺年卡时,就会想起1987年11月出席民进六大时的一些往事。11月13日晚餐的时候,我恰好与雷洁琼主席同席,紧挨在她的右边。出于对她老人家的尊敬,我不时给她夹一些软和可口的菜,  相似文献   

12.
矜持的悲剧     
安洁的母亲找到我,要我尽早找她好好谈谈。 “发生什么事情了?”我感到非常惊讶,我和安洁是初中时的同学,将近二十年的交往,她有什么事情都会直接找我,为什么这一次她的母亲跑来找我呢? 她的母亲神色凄然,叹了口气说:”夫妻不和,刘毅要和安洁离婚?”听她一说。我的嘴张得大大的,半天没合上。  相似文献   

13.
一   蔡甜甜过早地踏入了社会,在她还没来得及分辨良莠时,已裹入滚滚红尘。平桥派出所所长李亚辉对我说:“你还是见见那女孩吧 !”在他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她。“我学坏也就是在下学这两年。”她说这话时,脸上似乎掠过一丝悔恨。甜甜看上去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圆圆的脸庞,一双大眼睛配上小巧的嘴巴,穿着也很新潮、大胆。丰满的身材显示出她的早熟,在她的身上,已找不出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天真、无邪、纯洁。她松松垮垮地坐着,毫无羞愧之色,当她说“我早不是处女了”时,你感觉到她好像在说“我早不上学了”一样轻松。甜甜生于 19…  相似文献   

14.
施忠良 《今日广西》2007,(22):63-63
我女儿高中毕业不久就拿到了驾驶证。大学毕业后。她远嫁新加坡。今年暑期回家探亲时,我发现她居然不会驾车了。难道她在新加坡不开车?“是的,我在新加坡没有开过车。”女儿证实了我的猜想,“因为我在新加坡考不下来驾照。”女儿有点儿无奈。  相似文献   

15.
罗用龙 《黄埔》2009,(2):30-32
在我还是孩提时,就常听我母亲说,我有一位终身着男装的侠女姑姑名叫罗衡。她1949年随宋美龄去了台湾,因此我没见过她。从她留存给我父母的照片中,我知道她是一位内秀外刚、气质风雅的女性;丰满的身材着笔挺的西装领带,一身男装束,又有了一派潇洒倜傥的名士风度。她送给我父亲罗家模的戎装照,  相似文献   

16.
幽默天地     
不诚实 “我妻子对我不诚实。”一个愤怒的丈夫在酒吧里对好朋友说。 “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昨天一夜未归,当我问她去了哪里时她说是和自己的妹妹在一起。” 那位丈夫喝了一口酒之后继续说“事实上,她妹妹昨天夜里一直和我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生活已然令她变得粗糙“弟,妈病了,正抢救呢,你快回来吧。”这些年,每次看到姐给我打来的电话,我都不由得心惊肉跳,原因是本已次数少得可怜的电话,从来都没有给我带来过好消息:不是她离婚了,就是我的外甥女儿菲儿上某某学校需要多少钱,再不就是爸妈出了状况。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从我大学毕业之后,我这个做弟弟的,就一直是她的主心骨,当然,也成了她求援的惟一对象。可能也是从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吧,我开始直呼她的名字,而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跟在她的身后,一声一声地叫着姐姐。这样称呼她,第一是想证明自己长大了,第二也是在不自觉间,显示着一种权威。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合资企业的工作,薪酬相对丰厚,到她结婚时,为了不再让父母操心,是我给她承担了很大的一笔嫁妆费用;而她离婚后的房子,也是我眉头都不皱一下,为她付的首付。她的落魄前夫再婚后,对她和菲儿愈发吝啬,于是我让菲儿改随母姓,然后全部生活用度都由我来出。我在北京,她在大连,每年只在几个法定假日回家探望父母时,我们才能见面,每次相见,她几乎都在忙,不是忙着做饭,就是忙着出去买菜,或者忙着陪菲儿去补课。我曾尝试着让她坐下来,我们一家四I:1儿聊聊天,可是时光流转,我们再也不是那双窝在被窝里,可以讲一个通宵的黄口小儿了。我曾努力用曾经的记忆来修补我们之间的疏离,然而那些深深刻在我心里的温情时刻,当我说给她时,她却都不记得了,还总是反问我:“有这事吗?”她永远不会知道,每每她如此反问一句,我的心里就会多凉一分。  相似文献   

18.
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日本的亲人,但当她的亲人一次次邀她回去时,她却说:“日本是我的生母,可我在生母身边只生活了13年;中国是我的养母,养母抚育了我50多年,这大恩大德,何日报答得完?”这就是一个日本女人——  相似文献   

19.
夏宝泉 《世纪行》2010,(9):46-46
<正>凡是接触过李玲的人,都会觉得她热情漾溢,富有爱心,再加上她是搞艺术出身,形象和气质都透露出一种美。近日,我在采访她时,却让我更多的感受到了她的那种朴实和善良。  相似文献   

20.
燕子是一种招人喜爱的小鸟,而在我这篇文字中却是一个可恨又可怜的女毒贩的外号,她的名字叫陈国燕。我在办案人员的陪同下到看守所采访时见到了她。 燕子走进提审室的时候打了一个呵欠。我注意到她打哈欠的时候用手遮了一下嘴。这表明她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