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行政权力运行的变异及其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变异是指行政权力在运行中偏离了公共权力设置初衷的方向,而出现的违背公共利益的现象。现实中的以权谋私、权力滥用、权钱交易等都根源于此。行政权力运行变异的机理在于: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失灵会导致行政权力实际行使中的“内部人控制”;我国现阶段行政权力运行所处的环境是双轨制的“体制”漏洞为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提供了可能,同时政府无处不在、无不干预的权力经济背景为权力腐败提供了温床:政府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在前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导致权力运行的变异。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变异总体上需从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制建设,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及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的法制约束三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运行范围和运行过程实施强有力的制约与监控。  相似文献   

2.
电子监察是指行政监督权力的主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再造权力运行流程,规范和监督权力行使,以实现提高行政效能和预防腐败的目标的一种手段。相对于传统的行政监察,电子监察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丰富"预防腐败体系"的内涵和效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预防腐败。构建"电子监察预防腐败分析框架",要从清除腐败的权力基础、减少腐败机会、弱化腐败动机这三个方面着手,利用电子监察、电子政务等科技手段清理行政权力,消除腐败的权力基础;规范权力行使,减少腐败机会;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弱化腐败动机。青岛市电子监察在预防腐败方面存在着预防腐败的领域和层次不够全面、依然受到现行监察体制的制约和缺乏全面的绩效评估三方面的不足。因此,青岛市电子监察还需要拓展预防腐败的领域和层次;改进监察点设置,优化权力监督;完善廉政监察体制;构建电子监察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反腐的重要机制,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漏,主要表现为制约权力的权力具有腐败的可能性,难以根治权力的腐败;以权力制约权力难以避免权力集中,难以消除腐败的病因;权力制约权力的逻辑难以自洽,制约的权力链条难免断裂;权力制约权力容易导致人治式反腐,难以形成反腐常态化;权力制约权力难见成效为历史证实,难以摆脱历史周期律。分析权力制约权力反腐机制的缺漏,以便能够正确看待和理性运用这种机制的反腐作用,从而在不断完善这种机制的同时还需要重视以权利制约权力反腐机制的作用,从而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反腐方式的整体性和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略论行政监督机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理论导刊》2001,(5):39-40
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告诉人们,腐败行为的基本特性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其“本质都是以权力为轴心来谋取私利”。因此,研讨反腐败斗争的措施和策略,要从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方面来思考,要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制约、控制公共权力非公共使用的可能性。而行政监督机制则是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的重要保证。它的确立,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条根本途径。一、行政监督机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功能行政监督机制的基本功能,是使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实现其价值——节省政府行政运作费用,顺利执行政府职能,抑制和减少官僚主义,为防止和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5.
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与防止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运行机制是关于国家公共权力运作和行使的一套具体程序和基本制度安排。权力被滥用、以权谋私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运行不规范、权力内部缺乏有效制约。本文结合腐败的成因分析了权力运行机制的缺陷将导致腐败,认为我国当前在权力运行方面所存在的主要缺陷是:1.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2.权力的合理配置和规范运作存在缺陷;3.有关权力运行的法制化建设滞后;4.权力运行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发生扭曲。之后又对如何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提出了相应观点: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权力配置,加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2.规范权力的运行程序,将权力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减少腐败机会;3.完善激励惩罚机制,抑止腐败动机。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内部的权力存在及其结构状态。我国高校的治理路径是由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宏观制度选择和决定的,故而组织场域的同形导致的大学内部权力配置失衡以及权力监督约束机制缺失直接外化为高校腐败与政府腐败呈现出高度一致。从高校内部权力配置入手,在准确把握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强化权力的制约与均衡,保障权力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是实现高校腐败有效治理及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杨琳 《瞭望》2005,(30)
为实现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我国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五个方面,力推新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8.
党内权力腐败源于党内权力过度集中与定位不明,尤其以决策权与执行权定位模糊为典型。建立与推行党代会常任制,设立党代会常设机构,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实现党内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适度分离,构建三种权力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新型权力机制,从源头遏制权力腐败,为当今反腐斗争提供新的理论思考与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公务员防腐制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要减少腐败的发生,必须考虑建立行政审批程序方面的制度;强化行政机关内部权力制衡制度;推行公务员交流制度;进一步完善财产申报制度以及建立新闻监督等制度。  相似文献   

10.
治理不善是高校腐败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对行政权力有效制约监督的过程,也是实现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民主权力良性互动的过程,契合廉政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在廉政新常态语境下,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正面临着权力失衡、制度供给不足、改革路径依赖和传统文化负效应等现实困境。高校应从促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耦合,完善治理制度体系,引入外生变量,推进大学治理文化建设等路径出发,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最终实现高校的"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