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外学者运用比较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成就、未来布局与战略设计、国际政治经济意蕴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评论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虽然这些研究成果存在某些不足,但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光辉历史、分析国外学者的立场和观点、研判这一重大历史节点的国际舆论环境、更好地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体系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韩强 《长白学刊》2014,(5):56-62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教授近年来尤其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已成为国外学者中少有的几位持续关注这一问题的知名专家之一。他的研究涉及党的建设的多个方面,由于其研究在以国外的政党理论、价值观和政治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审视的成果中具有代表性,对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因此,我们开展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要高度关注和重视郑永年教授及其他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期扩大视野,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内涵的阐释,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热议。对是否存在中国梦、提出中国梦的背景和目的、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关系等问题,国际社会一些长期关注中国的学者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其中有些观点带有明显的偏见,容易造成人们对中国梦的误解,有些观点则比较深刻、中肯,对我们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梦这个故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奇迹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避免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曾经走过的一些弯路,减少了现代化的代价。反思西方现代化的一些弯路,总结经验,对于我们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熊万鹏 《人权》2011,(5):33-36
近年来,关于人权与普世价值的讨论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一些学者从哲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在国际关系中,西方一些国家的官员和学者也喜欢宣扬普世价值观。他们认为,美、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的自由、平等、人权是一种普世价值,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其他国家必须遵守。这些都引发我们关于人权本质与价值的深入思考。人权是一种普世价值吗?西方人权观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吗?认清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从人权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何宝峰 《前沿》2015,(2):8-13
海外学者对于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涌现出大批学者,产生丰硕成果。海外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区设立的目的、特征、成绩、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政治方面的意义、存在问题等,并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类似区域的比较指出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意义。由于对中国国情了解不到位,资料掌握不全面,一些海外学者的研究难免存在片面性和不足,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精彩的发展奇迹。这一现象超越了西方政党理论的解释范畴,引发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智慧的深入思考。以百年大党的奋斗之路为基本坐标,海外学者从执政理念、战略规划、治理效能、时代格局以及鲜明品格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进行了细致解读。虽然这些解读不足以全面描绘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成就,但这种“他者视角”下的学术探讨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形成互补,对深化新时代执政党建设、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价值转形问题”是国际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胡代光先生在国内最早研究“价值转形问题”,他对百年来特别是当代西方学者对价值转形理论的研究作了实事求是、全面深刻和充分的介绍与评论,系统总结了西方学者对价值转形问题的争论,对价值转形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思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价值转形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胡先生对“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具有开创性意义,为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主发展动力是指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主化进程的主体力量以及主要因素。西方学者认为,民主的广度、深度和范围是衡量民主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准。在民主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西方学者提出了政治领导动力论、政党动力论、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动力论、经济发展动力论、精神文化动力论等五种观点。虽然西方学者普遍强调"西方中心"的政治价值观,从而导致了其民主发展动力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但他们的理论对于我们探索如何通过增强民主发展的动力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关于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争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心理学界有关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探索日渐增多,学者们之间的学术分歧与观点争鸣也十分明显,本文归纳出三种主要的争鸣意见,旨在表明西方心理学家关于后现代心理学认识和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后现代心理学也没有形成相对成形的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从政党执政规律的高度来深刻理解这个观点,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制定和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将思想统一到“七·一”讲话精神上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政党执政的一个基本规律。任何一个政党都是由一些具有相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共同理想的人们为维护或实现本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自愿组织起…  相似文献   

12.
从美、欧、日等西方国家学者的研究和评论来看,他们普遍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崛起后的战略表达,所倡导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将会对现行的国际秩序造成冲击。一些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中国文化和全球治理观进行了意识形态解构,认为中国正在挑战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制,并试图将国际秩序中国化。基于以上两方面,西方学者对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出现分化,或反对,或支持,或主张容纳。西方学者的诠释和态度对于我们如何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话语"发展成为世界话语,使之在不同的话语体系、思想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相对稳定的共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龙燕 《求索》2012,(9):57-59
文化领导权是意大利学者葛兰西提出的重要思想,这是葛兰西立足于西方文化语境,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实际相结合,对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做出的一种理论思考。与葛兰西同时代的瞿秋白,立足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不仅与葛兰西一样认识到了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并且还参与领导了当时的左翼文化运动,将其文化领导权思想付诸了实践。研究瞿秋白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围绕鸦片贸易和英国对华战争问题,就中国与西方殖民者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手段与方式阐述了重要的观点:落后的清朝政府奉行道义原则,先进的西方列强推行利益原则,从而形成一种"对联式悲歌"。清朝政府的道义抵制并未能阻止非法的鸦片贸易,反而致使政府官员道德上腐化与堕落;西方殖民者推行双重"道德"标准,不仅将财富的获取建立在"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的非法的鸦片贸易之上,还在中国犯下侵略暴行的同时指责中国人的暴行。上述观点对于深化认识当代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紧迫性以及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团结和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历来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并结合发展实际对其党建思想和治党实践进行评价。整体而言,伴随从严治党和党建工作的全面持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评价更趋于客观公正,积极肯定的评价已然占据了主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的建设范畴,突显文化自信的战略地位,这对继承文明、弘扬文化、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自信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究贯穿于其中的哲学观点和方法,把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其理论渊源来自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借鉴了政治学对西方传统"民主"的反思与批判,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民本等思想。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本质上有着各自的特点,比较研究其二者之间的异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中国思想界一个广泛、长久和相当重要的讨论议题,学者们为此进行孜孜不倦的探讨,在有关民族主义的定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特点和发展前景等问题上的研究获得诸多进展,从而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但是,现有的文献似乎忽视了对海外学者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论。本文立足于海外学者们的著述,旨在评介海外学者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状况,目的是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存在于当代中国这样一种无法回避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在哲学认识论中引入了价值范畴,并逐步深入地探讨了真理、价值以及真理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者提出了价值真理的概念,以深化对真理与价值问题的研究。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价值真理概念是否成立 最早提出价值认识有无真理性问题的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认为价值的知识无所谓真理和非真理。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都否认价值真理的存在,如罗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观点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做了研究。本文综合学者们的观点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与重要意义、建设的关键、主要思路和认识误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