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夷散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笔者用辛夷散治疗鸡的传染性鼻炎605例均获痊愈。症状病鸡精神不振,羽毛蓬乱,鼻流清涕,不时地伸颈、甩头,眼睑浮肿,食欲减退,产蛋量显著下降,重者呼吸迫促,身体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处方辛夷15g,苍耳子、白芷、薄荷各7g,郁金...  相似文献   

2.
油樟叶挥发油对三种真菌的抗菌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油樟叶挥发油对须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采用RPMI 1640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和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法分别检测油樟叶挥发油对这3种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并绘制体外杀菌曲线,观察MIC浓度下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动态杀菌过程;透射电镜下观察油樟叶挥发油在MIC浓度下对3种真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MIC和MFC值均为3.125μL/mL;杀菌曲线表明,作用的前12h内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的杀菌作用最强,随后杀菌作用降低;电镜下对照组的3种真菌形态正常,在MIC浓度下,3种真菌原有的细胞器模糊不清、溶解或消失。试验证实,油樟叶挥发油对3种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机理为破坏真菌的细胞器。  相似文献   

3.
从患皮肤真菌病家兔的皮屑、被毛中分离病原真菌,并进行病原鉴定;分别用5、10、30mL/L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通过皮肤涂擦法进行治疗试验,以观察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对家兔皮肤真菌病的疗效。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2种病原真菌经培养特性、菌落性状、菌丝形态和孢子性状特征等鉴定,为须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3种剂量组的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对家兔皮肤真菌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以10mL/L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对于家兔自然感染皮肤真菌病的疗效最好。试验表明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对兔自然感染的皮肤真菌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韭菜挥发油,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检测其抑菌活性,确定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检测韭菜挥发油成分。结果显示,韭菜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且对不同细菌的MIC不同。在韭菜挥发油中鉴定出17个组分,主要为二丙烯基-双硫醚(39.308%)、甲基-丙烯基-双硫醚(32.763%)、甲基-丙烯基-三硫醚(12.157%)、二丙烯基-三硫醚(7.330%)。结果表明,韭菜挥发油具有研发成新型抗菌药物与食品防腐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白鸡屎藤挥发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药物残留检测方法,采用化学试剂法对白鸡屎藤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通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白鸡屎藤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量检测。化学试剂定性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鸡屎藤挥发油含有酸类、酚类、醛或酮类、醇类、酯或内酯类(包括△α,β-γ内酯环)以及被还原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白鸡屎藤挥发油含有丁香酚、异丁香酚、左旋α-松油醇、右旋α-松油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樟脑、龙脑等药理活性成分,以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龙脑的含量最高,丁香酚、异丁香酚、左旋α-松油醇、右旋α-松油醇、樟脑的含量相对较高。通过白鸡屎藤挥发油柱前衍生化处理,建立的白鸡屎藤挥发油主要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在30min内可完成对白鸡屎藤挥发油主要活性物的分析,适用于白鸡屎藤挥发油的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药物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6.
将7日龄三黄鸡240只分成A、B、C、D、E、F组,并对A、B、C组按1g/kg剂量用白鸡屎藤挥发油滴鼻预防,在12日龄时对A、B、D、E组口服肠炎沙门氏菌(攻毒)建模,攻毒后第24小时对A、D组按1g/kg剂量用白鸡屎藤挥发油滴鼻治疗;同时,通过病理组织学方法测试雏鸡小肠肠绒毛密度、长度和直径,小肠隐窝及小肠横断面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最后,比较隐窝、小肠横断面肥大细胞数量及小肠绒毛密度、长度和直径的显著性变化,以探讨白鸡屎藤挥发油对患肠炎沙门氏菌病雏鸡的治疗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白鸡屎藤挥发油可显著降低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雏鸡小肠隐窝的深度(P<0.01),使患鸡小肠肠绒毛长度、密度及小肠横断面肥大细胞数量恢复正常(P>0.05)。结果表明,白鸡屎藤挥发油对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雏鸡的治疗作用机理与其对雏鸡小肠隐窝深度的降低作用和对小肠肠绒毛的恢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动物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吉增福张学富赵永军周广祥1)龚因莲苏金平(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通辽028042)动物疾病中,有许多种疾病具有炎症病理变化和病理学特征,包括动物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产科病、外科病和内科病。动物疾病中具有炎症的疾病,可称为炎...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白鸡屎藤挥发油抗肠炎沙门菌内毒素的作用,将420只7日龄三黄鸡随机分成A、B、C、D、E、F组并对A、B、C组鸡按100μg/mL(1mL)预防用药,在12日龄时对A、B、D、E组口服肠炎沙门菌攻毒,攻毒24h后对A、D组按100μg/mL白鸡屎藤挥发油1mL进行滴鼻给药治疗,同时将不同质量浓度的白鸡屎藤挥发油与内毒素混合对另外90只雏鸡进行肌肉注射攻毒,并进行试验鸡与攻毒鸡临床死亡情况统计、病理组织学观察和肝与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白鸡屎藤挥发油对肠炎沙门菌内毒素具有灭活作用,可缓解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或使其降低(P<0.01或P<0.05),提升肝及血清中SOD的活性(P<0.01或P<0.05),使肝中MDA含量下降和延缓其升高。结果表明,白鸡屎藤挥发油具有抗肠炎沙门菌内毒素的作用,其机理与其保肝作用和抗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猪脑组织进行RNA-Seq测序,试图分析感染PRRSV的猪脑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以及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 显示,PRRSV进入脑组织引起...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马香苓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并最终确定其制备路线,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水煎提取法两种提取工艺,使用L9(34)正交试验法设计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等影响因素,并计算挥发油得率、浸膏得率、百秋李醇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同时考察了静置温度和静置时间对澄清度的影响和助溶剂吐温-80的用量。经过直接观察、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药材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浸泡1 h,蒸馏8 h;水煎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加12倍水,煎煮3次,每次1.5 h;药液冷藏静置12 h,以4 000 r/min离心15 min澄清度最好,1.5%吐温-80与挥发油先乳化,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可使挥发油完全溶解;最终经过调节pH、加防腐剂等便可得到成品的马香苓口服液。本研究方法准确稳定,简便可行,能够很好地制备马香苓口服液,同时本研究也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