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家的地位是由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因素决定的。换言之 ,上述各种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地区或国际上的地位。一旦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越南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地位变化1.从法国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的前哨在法国殖民者入侵前 ,越南是东南亚地区一个独立的国家 ,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悠久的历史。自从法国殖民者入侵后 (十九世纪中 ) ,几乎所有的对外活动都由法国人控制 ,在地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中 ,越南不再拥有发言权。封建的越南国家在恢复国家地位中完…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国家的变革与中阿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事务中不断发挥独特战略作用。阿拉伯国家从未中断政治与经济改革的步伐,取得相应成就,但受各种内外因素制约,国与国间的改革进展不一。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外力不能改造阿拉伯世界。在新世纪,中阿关系的全面发展面临历史新机遇,双方应抓住机遇,实现利益共赢和世代友好。  相似文献   

3.
非政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政府组织在东南亚国家社会政治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已经渗透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本文在简单回顾东南亚各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各国对待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和政策,及其形成这些政策的原因。随着东南亚国家政治的转型,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政策也处于进一步的调整之中,其基本趋势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共谋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局剧变之后,中东欧国家普遍提出"回归欧洲"作为其首要的政治和外交任务目标.从一般意义上说,"回归欧洲"是剧变后转轨国家政治领导人提出的政治口号,旨在向国内外昭示,它们意欲摆脱苏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控制及影响,迅速发展同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这样一种新的地缘政治趋向,认同西方现行的政治价值取向(建立民主的和多元化的公民社会)和经济制度(建立市场经济).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回归欧洲"也是中东欧部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特性所使然,是这些国家的文明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何跃 《东南亚纵横》2008,(11):80-84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地缘安全地位与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国家或地区的地缘要素决定的。不同时期的政治学家和学者基于不同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条件以及不同的历史视角,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缘政治理论。虽然这些地缘政治理论大多来自于大国,也大多成为大国谋求世界霸权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观欧洲50年一体化发展历程,和解和合作构成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前提.欧洲和解是欧洲国家超越历史的选择,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本文从欧洲和解的基本历史条件出发,确定欧洲和解的历史动因,在此基础上阐述欧洲和解的诸层面.鉴于德国问题是欧洲问题这一历史认知,本文在阐述欧洲和解时将视角放在德国在西部面对法国、在东部面对波兰的和解.德法和解和德波和解构成了欧洲和解的核心层面,这也反映在欧洲国家外交指导思想及其外交行为上.解读欧洲和解和欧洲合作的互动关系和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软实力背景.  相似文献   

7.
庇隆是阿根廷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总统。在他执政时期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由他创立的“理论学说”——庇隆主义推动了战后阿根廷的发展进程,代表了阿根廷历史的一个阶段;以这一学说为基础出现的庇隆主义运动现今仍是阿根廷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在拉丁美洲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盛世论迁都     
“双都论”不是分裂中国中国首都一直在历史这个轿夫肩膀扛着!从文明的起点看,中国的都城与西方的相反,他们在政治与经济的功能择向上调然不同。记得有一句话:中国从来没有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的城市。不过,不讲经济成本的政治是缺乏后劲的。有学者说,下一步中国要维持统一的功能和经济发达,应作出多样性的选择,吸取历史的教训,不能力求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心都统一在一个范围内,势必要有所区分。美国的纽约和华盛顿就是两个中心。日本的大皈和东京似乎也是两个中心。中国的北京和上海作为两个中心,从国家利益考虑,更有利于国…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博弈不仅仅是经济、军事、政治力量的较量,国家形象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变量。国家形象对于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国家形象既是一种“软实力”,又同国家的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国家形象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实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参与程度以及凭借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能力。中国在全球化时代谋求和平发展,必须与国际社会建立开放、温和的良性互动关系,欲达此目的,中国必须重视“国家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在亚洲发展国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这是由其地理位置、经济特征、历史和人口因素,以及在地区所发挥的政治作用所决定的。新加坡与东南亚其他国家、远东和太平洋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政治和经济作用与其幅员和人口状况不能同日而语。为此,帝国主义列强对这个区区岛国表现了巨大兴趣,不仅为自己资本投入新加坡  相似文献   

11.
靖国神社问题已经成为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 就是日本政 府如何认识和对待过去的侵略历史。这既关系到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的问题, 同时也关系到日本这个国家的今后走向。日本政界要员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也与日本九十 年代以来的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同时参拜之举也是政客为迎合国内政治气候的一种政治手腕。进入新 世纪, 中日两国只有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 把历史问题与双方关系的发展联系起来看, 坚持“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的原则, 才能够保证中日关系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在曼谷成立近十二年以后,现已被承认是在动乱的亚洲地区提供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基础的一个独立的、非共产党国家的组织。五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一个以其多样性和历史对抗著称的地区,正逐步创造一种共同利益和政治一致性的观念。十年来,东盟成功地在本地区内遏制了政治敌对,使其成员国得以集中国家的精力于经济目标,在此期间,该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印第安民族人口初探夏丽仙民族的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也是与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有着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民族的人口问题既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拉美的印第安民族是有着光辉历史的古老民族,至今还有3...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与摩尔多瓦作为近邻国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历史上,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存在过紧密的联系。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由于历史、现实等方面的原因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由于双方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中存在的冲突与合作,俄摩关系呈现一种难分难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非洲国家在完成民族解放、实现政治独立以后,已经历史地走向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的新阶段。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实践证明,为了摆脱殖民主义长期统治造成经济上的种种恶果,以及反对与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经济关系,不仅要依靠本国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还必须加强地区经济合作。自六十年代初以来,非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秦天 《亚非纵横》2010,(4):54-58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主办国南非精心筹办,赛事组织的有条不紊。举办世界杯将对南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多重效应,南非的国家形象也因世界杯的举办而得以提升,种族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和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利益与对非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济明 《西亚非洲》2000,78(1):50-54
各国都把本国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各个时期考虑国家利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致上可分为4个时期50年代初将安全利益置于首位;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将政治利益置于首位;80年代将经济利益置于首位;90年代既重视捍卫政治利益也重视经济利益。非洲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历史是一部侵略与扩张、占领与控制、巩固与封闭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入开放与开发的新时期.历史上,俄对远东地区开发政治诉求高于经济利益;而在地缘经济时代,俄远东将更加注重与毗邻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取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陆瑾 《西亚非洲》2007,(11):54-60
一个世纪以来,石油不仅为伊朗带来了财富和荣辱,也深刻地影响了伊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纵观伊朗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在石油国有化运动之后的数十年间,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的生产和出口规模与伊朗的政局变化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中东产油区政治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的快速攀升,石油经济在促进伊朗国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愈加彰显,同时一系列政治因素又对伊朗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拉美地区总的政治形势基本稳定, 但也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在一些国家顺利完成政权交接的同时,另一些国家也发生了足以引起政治危机的事件。传统政党威信下降, 地位继续削弱; 新的政党和政党联盟影响不断扩大, 导致政局发生变化。文官政府强化政治权力和少数国家前军人在政坛上崛起,形成强势政权。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拉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下世纪初拉美政治格局, 特别是政党政治和民主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发展, 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