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亭 《今日浙江》2007,(19):18-19
改革开放近30年,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三化"驱动下,浙江创造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要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更需要"三化"的提升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创新强省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创新强省"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跃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浙江实际。要建设经济强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高虎 《公安教育》2010,(1):61-64
<正>当今社会,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以非传统安全因素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性犯罪,日益影响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作为我国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教育大省和著名侨乡,浙江省集中了小商品、纺织、皮  相似文献   

4.
张二震 《群众》2020,(5):27-28
江苏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先进制造业占比接近50%;江苏是开放大省,利用外资全国第一,对外贸易全国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几乎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的背景下,江苏经济加快恢复常态,对于江苏决战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关键作用,对于稳定全国发展大局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正确方向,连续多年GDP以两位数持续递增的河南,2006年又以令世人钦佩的业绩,实实在在地登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一举站到了由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劳务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第一文化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跨越的新的战略起点上。岁末年初,盘点成就,9700万河南人民不会忘记,在过去的一年里,古老中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饱含着人民政协的忠诚,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智慧,都与人民政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对王主席的采访不由得使我们想…  相似文献   

6.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海洋经济是海南从海洋大省迈向海洋强省的努力方向。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从税收政策的角度,分析促进海南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列举了国外的经验,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李青 《前进》2007,(2):23-24
省九次党代会在确定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的战略目标的同时,提出了今后五年我省要实现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7月3日,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在郑州会见了泰国上议院第一副议长素拉猜一行。叶冬松首先向前来河南访问的素拉猜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河南省情。他说,河南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农业基础进一步稳固,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快速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和有影响力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朱磊 《今日浙江》2007,(21):38-40
党的十七大指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省十二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加快构筑开放新格局",以此作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主战略、推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重大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要树立整体、系统理念,跳出开放看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分析对外开放的新起点,谋划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纪根立 《今日浙江》2007,(11):50-51
近几年来,浙江旅游业发展迅速.从发展水平来看,已经顺利度过了成长期,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杨仲淑 《今日民族》2007,(11):52-56
基本情况云南省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省首次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2000年制定和实施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2001年省第七次党代会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确立为我省三大战略目标,2003年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强调"要像当年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邹宏仪 《群众》2010,(11):23-23
<正>"十二五"建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牢牢把握主线,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要求,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下功夫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就能够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相似文献   

13.
徐光春 《政策》2008,(5):13-14
近年来,中部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三基地一枢纽”建设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河南同中部兄弟省份一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了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若有人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如何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如何从基本温饱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如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围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最好的答案就是——发展民营经济。30多年来,全省上下通过坚持不懈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根本改变了浙江经济的面貌,也根本改变了浙江人民的生活,铸就了多少代浙江人都孜孜以求的“民富省强”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的经济发展观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思想,贯彻科学的经济发展观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体从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来看,要以科学的经济发展观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实现几个转变:转变人才观,实现从人才培养大省向人才利用大省的转变;转变劳动力利用观念,提倡积极自主创业的观念以鼓励全民创业,实现从"打工经济"向"老板经济"的转变;转变经济结构观念,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政府的职能观念,实现从管理型的大政府向服务型的小政府的转变;转变政绩观念,实现从黑色GDP向绿色GDP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陆域资源小省,又是海洋资源大省。海洋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从2009年以来,全省积极谋划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了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高潮,力促浙江从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7.
若有人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如何从一个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大省,如何从基本温饱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如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围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最好的答案就是——发展民营经济。30多年来,全省上下通过坚持不懈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根本改变了浙江经济的面貌,也根本改变了浙江人民的生活,铸就了多少代浙江人都孜孜以求的“民富省强”辉煌局面。  相似文献   

18.
《山西政报》2007,(4):44-45
为加强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监测考核,省县域经济领导组办公室(省中小企业局)会同省统计局制定了《山西省县域经济监测考核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9.
广东作为我国海洋大省,在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经济总产值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广东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和地理基础;然而,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低,省内区域布局不合理,是广东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持续发展,应当是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争议和感叹中,在政府与民间的合力推动下,靠着以前的坚实积累和经济成长质量提高带来的内生性,尤其是房地产的快速放量启动,浙江经济初出困境,但对于中国最大的民营经济大省和中国经济风向标浙江来说,仍是任重道远,今后的路才是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