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艳 《群众》2022,(23):66-6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当前,苏州正以“环太湖科创圈”和“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加速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吴中区作为“一圈一带”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战略布局中,越发显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面对新使命和新机遇,吴中区坚持以人才驱动“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围绕“3+3+3”产业体系建设总布局,做优环境、做强生态,大力建设高素质“东吴人才”队伍,为“天堂苏州最美吴中”发展愿景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破解高端现代服务业人才紧缺这一矛盾,江东区大力实施“百千万服务业人才工程”,即力争到2010年,培养或引进“100名左右专业贡献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的职业经理人才,1000名左右以优秀人才和带头人为主的后备人才,10000名左右优秀青年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3.
姚林荣 《群众》2013,(8):53-5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人才工作要“以用为本”。张家港因港兴市,但人才资源却一直是张家港发展最可依靠、最值得信赖的要素。“人才工作做什么”,“人才工作怎么做”一直是张家港上下求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王成新 《公安教育》2021,(10):59-61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新文科建设要坚持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要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相似文献   

5.
张志祥 《群众》2023,(11):35-36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从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宏伟视野,为高职院校加强关键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导向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为引领,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努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在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广阔道路上敢为善为、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扬州市江都区政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中共江都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五大工程",即以"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为目标,实施"做强党建引领工程、做精助推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7.
《上海支部生活》2020,(5):58-59
2019年12月底召开的金山区五届区委十次全会指出,要主动融入大局,奋力创造新时代金山发展新奇迹。全会提出,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发挥好党建的引领作用、服务作用、保障作用,推动党建工作更好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凝聚干部“狠抓落实、善作善成”的强大力量,为落实“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加快打造“三区”“五地”、全面建设“三个金山”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8.
陈训廷 《现代领导》2004,(10):31-31
小康大业,科技为先;信息社会,人才是本。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才优势往往意味着竞争优势。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引才、用才、留才”的工作,必须争取做到“十要”: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发展三大经济,构建和谐西湖”的发展目标,把促进发展作为人事人才工作的立足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嘉兴市人事局将以实施“转型升级,人才引领”五大行动为抓手,努力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着力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整体水平,为嘉兴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易华勇 《群众》2022,(2):53-54
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江苏是科教重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林立,人才资源禀赋出众,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具有先天优势,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人才强省,激发人才活力"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党管人才,是我们党新世纪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组织部门要充分认识“党管人才”理念提出的背景和深刻内涵,真正把人才问题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来抓,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来落实。“党管人才”理念的背景分析“党管人才”是“党管干部”的拓展和延伸,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工作模式逐渐显露出与时代不相适应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创建“人才特区”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贤 《群众》2006,(6):26-27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为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我省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我省从去年初起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探索不同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最佳模式、政策体系、环境建设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建立“人才特区”是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选择“人才特区”是指人才工作的特殊区域,即在特定的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劳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追求、“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动意志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境界的内在统一。新时代劳模精神有助于引领个体劳动品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内在推动力。新时代赓续劳模精神,应通过固化劳模榜样示范效应、优化舆论宣传形式、强化劳动实践引领等方式,不断增强新时代劳模精神的辐射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2013年7月4-5日,浙江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最美’精神与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研讨会系由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社科院连续第八年联合主办。 近年来,浙江大地诞生了一大批感动全国的先进人物以及“最美快递哥”等社会普遍的“最美现象”。“最美”由“盆景”向“风景”发展,由“现象”向“精神”转化,这被认为是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在凝练、宣传和践行过程中的持续“发酵”,也是浙江“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工作的丰硕成果,成为浙江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7.
张明飞 《群众》2023,(10):59-60
<正>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近年来,为找准句容市后白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实地走访合作社、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交流座谈和分析思考,确立了“农业高质、服务都市”的发展导向,依靠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精致农业,加速后白由农业大镇迈向农业强镇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吴卫东 《群众》2023,(11):54-55
商会党建工作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商会党建深度破题,推动商会党建作用辐射拓展,不断提高服务“两个健康”工作质效,更好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商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最美现象”主要体现于“危急险难”关键时刻的“见义勇为”和平凡岁月长期坚守善良德行的“执着奉献”两种类型。其产生于道德焦虑和价值信仰危机之际,具有拯救道德信仰、提升伦理觉悟和淳化社会风俗的伦理价值。行为主体的平民性、行为发掘的草根性、行为宣传的开放性和行为认同的广泛性是其基本特征。“最美精神”主要体现为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机敏果决的道德智慧和舍我其谁的行善勇气。弘扬“最美精神”,不仅要避免泛化“最美现象”和道德浮夸,而且要引领人们崇敬“英雄”,勇当“好人”,同时还要重视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关爱英雄制度。  相似文献   

20.
龚维芳 《群众》2022,(5):52-53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始终成为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更好担负起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时代重任。作为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徐州市铜山区环抱徐州主城,红色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走在前列。近年来,铜山区委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党建工作部署,坚持把履行党建“第一责任”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锚定打造“江苏强区”目标,聚力建设“四高地一福地”,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综合实力保持苏北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