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专家简介:刘中发: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在《中外法学》、《中国监狱学刊》、《人民检察》、《外国法译评》等刊物上发表论、译文50余篇。参编、合译论著多部。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北京市检察业务专家。  相似文献   

2.
《人民检察》2012,(12):80
为深入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加强我国公诉理论的研究,为公诉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与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公诉专业委员会、《检察日报》、《人民检察》、《中国刑事法杂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联合开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公诉工作"理论研究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如下:一、征文应紧紧围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公  相似文献   

3.
王文生,男,1951年3月20日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吉林省辽源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国际刑法学协会会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专家研究所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兼职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共辽源市委党校客座教授,中共四平市委党校客座教授。从事司法工作三十年,历任吉林省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梨树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四平市司法局局长兼英城监狱第一政委。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中国司法》、《法律适用》、《法学家》、《法学杂志》、《社会科学战线》、《当代法学》、《国际刑事论坛》等中外刊物发表法学论文50余篇,有40余篇在省以上学术团体法学学术论文评选中获奖。参与编、撰法学著作10部,担任副主编4部、总编辑1部,出版个人专著两部《强奸罪判解研究》、《法苑新探》。其业绩被收入《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等书。王文生检察长在工作实践中最相信毛泽东同志:“不会学习就不会工作”。他把学习和理论研究视为人生第一需要,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一、2004年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概况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度发表的刑事诉讼法学论文有1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约400篇。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有: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第七卷)》,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二卷)》,陈卫东主编:《3R视角下的律师法制建设》、《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程序》,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郝银钟著《刑事公诉权原理》,邓云著《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汪海燕著《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郭志媛著《刑事证据可采性…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两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两年来,刑事诉讼法学工作者共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了20多本教科书、辞书及专著.教科书、辞书及专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王国枢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王以真主编的《外国刑事诉讼法学》,陈一云主编的《证据学》,杨春洗等主编的《刑事法学大辞书》,吴磊主编的《刑事诉讼法的理论与实践》,裴苍龄著的《证据法学新论》,程味秋编著的《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法概论》.此外,《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专论》、《检察监督职能论》、《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死刑复核程序论》、《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第一审程序论》、《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法庭上的  相似文献   

6.
1
  曹全来,祖籍河南省社旗县,中共党员,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制研究室副主任、广西依法行政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吉林大学博士后,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理事。已出版专著《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1901—1949)》、《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国情与司法改革》等4部、合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0余万字。  相似文献   

7.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6):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公诉理论的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诉理论体系,为公诉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联合检察日报社、检察理论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面向全国各司法机关、法律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法学研究、司法实践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开展公诉理论研究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由上述五单位主办,《人民检察》杂志社、《中国刑事法杂志》编辑部协办。征文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8.
郑鲁宁,男,1955年4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法律硕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高级检察官;华东政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检察官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7月华东政法学院毕业进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一直从事检察业务工作,先后办理、审批和组织侦破各类案件1500余起,且多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或新类型案件。结合检察实践,先后撰写了50余万字有关检察工作的文字材料。在法学类杂志和报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在上海市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评选中获奖。主编出版了《典型疑难案件评析》、《中澳刑事诉讼制度和实务比较研究》、《刑事赔偿的理论与实务》等著作。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诉讼法学学科专家,1999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检察业务专家,2005年经复审续评为上海市检察业务专家。2006年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9.
新《刑事诉讼法》涉及检察机关公诉工作的修改内容较多,这对公诉工作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以检察实践为依托,阐释了修改后加强公诉工作的基本思路,并由此试图分析应对新《刑事诉讼法》对公诉工作提出挑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增设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一章,规定了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必要程序及处理方式,为检察刑事和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制度支持。检察刑事和解即审查起诉阶段  相似文献   

11.
史小薇 《法制与社会》2012,(36):120-121
2012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内容主要涉及完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特别程序等.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进一步完善了简易程序,科学配置了检察公诉资源,有利于简易程序中检察功能的发挥,同时给检察院公诉部门带来了新的压力、新的挑战,为公诉工作便捷高效开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审查起诉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工作,包括审查起诉、出庭公诉、审判监督及部分侦查监督等多项刑事检察职能,是典型、重要的检察业务环节。近年来,全国的审查起诉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突出表现在:一是顺利完成实施新修订《刑事诉讼法》、《刑法》的任务,实现了审查起诉、出庭公诉由旧至新的过渡和转轨。这对  相似文献   

13.
《法学》1989,(1)
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反映我国几十年刑事法律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大型工具书——《刑事法学大辟书》即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读书收录3000多条目,共200余万字,内容涉及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青少年法学、劳改法学、  相似文献   

14.
<正> 由康树华、郭翔主编,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多年从事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法学研究的教授、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撰写的《青少年法学概论》一书,即将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三编,十三章,三十余万字。该书将作为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教材,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青少年法学是我国法学领域里一门新的学科。1984年5月,原教育部确定将青少年法学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零五条和四百零七条的通知》规定,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于不服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的申诉进行审查,认为需要提出抗诉的,移送本院公诉检察部门审查,由公诉检察部门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笔者认为,该通知规定不适应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性质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受理当事人等的申诉,刑事诉讼法将其设置在“审判监督程序”一章中,体现了…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长黄道研究员主编的《诉讼法学通论》一书,于1991年11月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上海司法研究所组织编著的法学丛书之一,是国内第一部以我国整个诉讼法律制度为依据,对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进行全面综合比较研究的成果,是一部具有探索性的法学专门著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于10月18日-21日在浙江杭州举办,年会的主题是"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来自全国各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共227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1 10余篇.本次年会由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8.
档案:杨立新,著名民商法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主要起草人之一,1952年1月生于吉林省通化市。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2001年1月,弃官从教,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现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因主要研究侵权法和人格权法,故有人笑称他“杨侵权”。研究民商法20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法学论文100余篇,其论著多次获奖,是目前法学界第一个拥有自己网站的法学家。超级老网虫继2002年年底采访《民法(草案)》中人格权起草问题,我们已经是第二次踏进杨立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家了。宽…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2012,(6):80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公诉理论的研究,深化对公诉工作与"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理论探讨,为公诉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与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公诉专业委员会、《检察日报》、《人民检察》、《中国刑事法杂志》、北京  相似文献   

20.
刑法学研究的宏观透视与深层反思——简评《刑法争议问题研究》新良光权刑法学是我国法学中理论较为发达的一个部门法学。晚近十余年间,已问世的刑法学著作当以百数计;学术论文当已逾万篇。在这繁荣的背后,刑法学研究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之虞。由赵秉志教授主编、十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