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新时期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梅  巫文勇 《前沿》2005,(6):71-73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性是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本文在分析中国法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一些制度和措施设想,以期能为中国法学教育改革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海燕 《人民论坛》2010,(6):268-269
清末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接触日渐增多。受西学影响,清末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清末的法学教育思想和课程设置在当时是先进的,有些先进的思想对今天我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末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接触日渐增多。受西学影响,清末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清末的法学教育思想和课程设置在当时是先进的,有些先进的思想对今天我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案例教学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案例教学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学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师生互动,把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不顾我国法律是制定法而照搬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模式,或把案例教学仅仅理解为案例分析,皆是对案例教学模式的误识。中国法学教育借鉴案例教学模式,应当考虑大陆法与普通法的不同的法律基础,把握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模式的区别和互补关系,解决教学激励机制、学生素质、师生比例等有关问题,不断创造可行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5.
於世海  何叙 《求索》2011,(11):171-173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拓者,对中国法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法学思想是中国法制迈向现代化的明镜,给人以深刻启迪。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是中国最早较为系统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法学思想的人,其法学思想和实践也是伴随维新运动而展开的。梁启超教育法学开启了近代中国之“新民”教育,为国民思想之开化和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立法点亮了启蒙之灯,其体育法学思想更是为近代中国国民性之重建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梁启超从不同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诸多教育法学思想,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6.
步入现代公安法学教育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燕 《公安教育》2003,(12):21-23
新中国的公安法学教育事业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和反思公安法学教育事业是为了公安法学教育在与中国的法学教育和公安教育同潮共涌,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改革和发展。今天群贤毕至,对公安法学教育进行战略分析和前瞻,其内容和成果必将为公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建设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仅就我多年从事公安法学教育经历来谈几点关于公安法学教育的想法,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一、公安法学教育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地位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与法学教育相结合形…  相似文献   

7.
公安法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设想(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华 《公安教育》2003,(5):46-48,45
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与法学教育相结合形成的特殊的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法学教育始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现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受西方近代法学教育影响很深。新中国的法学教育经历了引进初创(1949——1956)、遭受挫折(1957——1965)、全面摧残(1966——1976)、恢复重建(1977——1991)、改革发展(1992年至今)的坎坷历程[1]。公安法学教育与新中国的法学教育是同步的,公安法学教育的兴衰与发展受中国法学教育影响很大。迄今为止,一般都认为公安法学教育是在公安院校(包括高等与中…  相似文献   

8.
袁哲 《求索》2010,(5):245-248
近代中国的法学留学经历了法学留学的初创、政策确立及理性发展三个阶段。法学留学的资金来源有官费和自费两种,留学去向有西洋法学留学和东洋法学留学。1874年自费赴西洋学习法律,是近代中国法学留学的开端。1899年赴东洋学习法政,是近代官费法学留学的开始。1900年至1905年,清政府确立了法学留学政策,再加上甲午战争的刺激,出现法学留学高潮,尤以东洋法学留学为主。1906年至民初,法学留学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从晚清至民国。总体而言,政府对法学留学采取限制性政策,但法学始终是留学的主流学科。法学留学生也是自费生多于官费生,东洋法学留学生多于西洋法学留学生。  相似文献   

9.
法治国家建设初期的人才匮乏,使得法学教育采取了多层次的通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它适应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法律教育任务的需要.但是,目标定位过于宽泛,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法学教育状态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变,严重影响了法学教育和相关职业的良性发展,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明确法学教育目标和实现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衔接是法学教育改革的重心.基于现实状态采取阶段性目标实现方式和分层教育模式的法学教育改革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李英伟  吴暇 《前沿》2013,(17):81-82
改革开放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进入跨越式大发展时期,法学教育和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但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外法学教育现状与模式,从比较研究视角,剖析国外先进经验,进而提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完善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公安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内许多公安院校在法学教学中都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逐步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课堂辩论教学法等,对于培养学生理解法律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真实法律技能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都不是十分有效。“诊所式法律课程”是加强实践教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公安法学教学中逐步推进诊所式教育模式的开展,可以解决公安法学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促进公安教育改革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2.
诊所法律教育的状况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所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法律教育方法,迄今已在全美法学院普遍施行。我国引入这一教育方法后,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在描述诊所法律教育在国内外的产生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就诊所法律教育所蕴涵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作为公民,其权利本应该受到法律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残疾人群体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素质进一步提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来看,残疾人受歧视和受教育"边缘化"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残疾人是一个困难群体,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和支持。因此,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从法律上给予保障和完善,从而在社会实践中给予很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4.
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中国已有近五十年历史的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是现实的需要,而为其寻找到立足点是立法化的前提。从现行法律制裁体系、劳动教养的对象入手分析,劳动教养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保安处分化是其理想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工作者职业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成为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步骤。法律职业化在我国具体表现在从业人数快速增长,法律职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等方面。在职业化进程中,同时存在着地域间职业化发展不平衡,忽视非正规法律工作者和民众法律观念保守等问题,文中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虐童行为主要表现为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及忽视等形式,对儿童身心健康会造成潜移默化的损害,进而阻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的生命权和发展权等基本权利,上述权利免受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是其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已构建以宪法为统领、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核心的防治虐童行为法律体系,同时以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出台的司法解释文件、部门规章予以补充。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以法教义学的研究方法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案例对我国防治虐童行为法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并进行体系化的分析,可以为我国防治虐童行为法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理念是执法的第一要素,文章提出构建法治中国需要检察机关深入思考自己的法律监督理念,阐述了在推进司法改革中,牢固树立与法治中国相协调的法律监督理念,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法律职业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我国法制建设亦稳步推进,法学教育蓬勃发展,司法改革渐入佳境,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浮出水面.本文分析了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产生的深层原因,论述了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现实意义,探讨了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互动关系,同时指出统一司法考试不应成为律考的翻版,并就司法考试制度的完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析当前法律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法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中国法律教育在数量与层次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法律类高职教育的发展困境,对法律高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针对当前法律类高职院校发展困境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的基础.通过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匮乏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要系统分析“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同时改革高职教师补充渠道,并定期组织培训学习,还要创新“双师型”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