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违宪审查机构的性质和地位——以宪法的性质为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违宪审查机构的设置取决于对其性质和地位的理解。要正确把握违宪审查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必须以对宪法的理解为根据。我们认为,宪法不是法律,它既是高级法,又是社会契约,而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将宪法推演为程序法则。因此,作为保证宪法实施的机构,违宪审查机构具有超国家、超法律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王怡然 《北方法学》2023,(2):138-149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程序管理权扩张现象,以通过当事人无法合意排除或修改的仲裁规则授予自身多项主动管控、干预仲裁庭及仲裁程序的权力为典型表现,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反对观点对其正当性提出质疑,认为该现象与作为国际商事仲裁基本原则的意思自治存在冲突,且聚焦于仲裁机构程序管理权扩张过程中纳入的具体权力,其对仲裁庭组成及仲裁裁决起草的干预均与国际商事仲裁传统原则或理念相悖。但事实上,从规范主义视角,基于仲裁机构与当事人间的契约关系,仲裁机构程序管理权的扩张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冲突只是虚假的表象,亦与《纽约公约》第5条第1款(d)项相适配;从功能主义视角,仲裁机构程序管理权的扩张有利于解决仲裁系统效益所面临的困境,亦与仲裁机构的功能演变相顺应。不论从规范主义还是功能主义视角,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程序管理权扩张的正当性均可证成。  相似文献   

3.
刑事侦查机关内设鉴定机构所从事的司法鉴定活动的法律定性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从司法鉴定的性质看,对鉴定人与鉴定机构的关系剖析基础上论证侦查机关内设鉴定机构实行自然人鉴定人制度.并对其独立性及回避等诉讼程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问题是我国反垄断立法的一个重要难题,在<反垄断法>实施之际,对于这个难题我们无法回避.笔者认为,论述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实际上应该协调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反垄断法与规制行业的关系;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关系;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侦查机关内设鉴定机构的负面影响与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活动的特殊性使其染指于司法鉴定,侦查机关基于侦查工作之必要内设鉴定机构。侦查机关内设的鉴定机构又因侦查的追诉性质在鉴定活动中难以保持中立性,致使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的性质与法律的中立性要求出现一些紧张关系,在诉讼中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旨在借助司法行政部门对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来催生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和侦查活动相分离,从而保持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通过制度调整后的外在监督力量与程序的制约机制来缓解这一紧张关系,以促进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在诉讼中真正发挥发现事实真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临时仲裁(Adhocarbitration)是相对机构仲裁(insti—tutionalarbitration)而言的仲裁制度。当事人自己依协议组建仲裁庭,或即使常设仲裁机构介入,仲裁机构也不进行程序上的管理.而是由当事人依协议约定临时程序或参考某一特定的仲裁规则或授权仲裁庭自选程序,这种形式的仲裁即为临时仲裁,又称特别仲裁或随意仲裁。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的区别在于:机构仲裁指的是由一个常设仲裁机构管理仲裁程序,通常是按照该机构自己的仲裁规则进行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一项行政规范强制对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实施电子监管。本文认为这一行政行为缺乏法律授权,且所定之制度与上位法相抵触,故违反行政合法性原则;且国家机关为追求机构利益而设计制度缺乏公正性,违反行政合理性原则。文中指出该违法行政行为缘于我国行政主体忽视规范创制的程序正当性、谋取机构利益等问题,应当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中上诉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振纲 《法学论坛》2000,15(3):87-92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新设了上诉审程序.常设上诉机构的职责是维持、修改或推翻一审中专家小组所作的法律裁决和结论.在数年的实践中,上诉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好地协调国际贸易与其它世界性事务的关系;广开言路,增加争端解决机制的透明度;力图在争端解决中全面准确地适用法律规则.与此同时,亦暴露出一些不足,需随着实践的发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已作为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司法鉴定机构的性质,涉及到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资质的行政许可,又关系到进入诉讼程序的鉴定结论的证据资格的认定,因而是司法鉴定体制及改革的关键。本文从司法鉴定机构现状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对司法鉴定机构性质的定位及改革,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对现行设计方案的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炳生 《法律科学》2005,23(2):113-121
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科学设置 ,事关反垄断法的命运 ,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在对该机构的性质定位、职能设置、程序安排诸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的设计 ,赋予该机构显要的地位和超强的权力 ,以保障其执法的有效性。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使命将是如何消除和防范行政垄断 ,其斗争将是异常惨烈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也将经受严峻考验。反垄断法讨论稿设计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方案 ,存在着严重缺陷 ,据此而行 ,反垄断法实施的效果是令人疑虑的。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计必须废弃作为现有行政机关下属机构的思路 ,凸现其权威性、独立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11.
产业政策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健 《法律科学》2002,(1):118-124
产业政策法是宏观经济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产业结构政策法和产业组织政策法构成。产业政策法以间接诱导手段、直接管制手段和行政信息指导手段作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attention is paid to Böhm's ideas on codetermination and on the related subject of public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Böhm the government has to take care of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coordinating function of prices has to be improved by competition policy and by monetary and financial policy. Public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co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parity principle are thought by him to be incompatible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because they frustrate pric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李浩成 《政法论丛》2013,(3):98-104
知识产权滥用源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权利人对其知识产权的不恰当行使。总体来说,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从严格、完整意义上来说,甚至还近于空白。为了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应着力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改变《反垄断法》多头执法局面,设立有执行力的执法机构;完善诉讼程序,增强《反垄断法》的可实施性;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和《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指南》。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可行性研究与政策执行力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力密切相关,政策本身的不完善是限制执行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而加强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是提高政策质量的有效途径。政策的可行性研究应该包括政治、法律、组织、经济、技术等内容,当然,不可行性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警惕可行性分析的异化与具体政策制定环境的不同影响因素。本文以政策的可行性研究为着眼点,从政策质量提高的角度探讨政策执行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犹豫制度的刑事政策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事政策司法化的历史表明,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目标使得司法程序在贯彻刑事政策中体现出了独立的价值。犹豫制度就是通过赋予刑事司法机关程序上的裁量权,从而使其发挥追求个别正义、促进司法的人性化与谦抑化等刑事政策功能。我国刑事政策的司法化途径应当注重强调法治原则并通过赋予司法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6.
产业政策法初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王先林 《中国法学》2003,(3):112-118
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 ,产业政策法是产业政策的法律化。产业政策法具有政策性、社会本位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体系主要由产业结构政策法、产业组织政策法、产业技术政策法和产业布局政策法等构成。在“入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及产业政策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孙雯 《河北法学》2006,24(1):53-57
反倾销法与竞争法存在一些天然的联系.然而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很有可能与其竞争政策相冲突.随着贸易的自由化、市场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运用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支持国内的产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反倾销法就是典型的体现.从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经济理论出发,分析了两者的潜在冲突,并试图指出解决反倾销法与竞争法之冲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反垄断法》是国家基于“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追求而创设的市场经济基础·肄法律,旨在维护市场有序竞争,落实国家竞争、产业等经济政策,实现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它的实施必将产生一系列预期效应:国家竞争政策统一、反垄断指南具法律效力、“成文法”与“判例法”相融合、为保护国家利益增添新的法律手段以及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等。  相似文献   

19.
反垄断宽恕政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钰 《法律科学》2008,26(4):66-74
宽恕政策是卡特尔执法的有效政策工具,它有利于破坏卡特尔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卡特尔的执法效率。设计合理的规则是宽恕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具体、确定、透明是宽恕政策的基本要求。宽恕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卡特尔的立法、执法状况密切相关,严厉的法律制裁、坚定的执法态度和有力的执法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宽恕政策的实施。为了加强卡特尔执法,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根据《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尽快出台宽恕政策。  相似文献   

20.
邱平荣  高毅 《行政与法》2006,(6):100-102
我国反垄断法承担着反经济垄断与反行政垄断的双重重任,要使反垄断法发挥实效,必须设置一个权威、独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目前在我国设置这样一个机构会遇到很多困难,其建议过于理想化。为了确保反垄断法能够得到贯彻和实施,我们可以在权力制衡思想下,采取多机构并存的体制。在多机构并存的情况下,商务部是可以作为一个执法机构来实施反垄断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