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环球资讯     
日本天皇首次向二战外国遇难者致哀1月1日,日本明仁天皇在发表新年致词时明确表示了对二战中外国遇难者的哀悼。据美联社指出,这是日本天皇首次公开向外国死难者致哀。美国告诫陈水扁遵守台湾不“独立”承诺1月2日,针对陈水扁的元旦讲话,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不反对通过“公投”  相似文献   

2.
杨斌  张发营 《探索》2013,(1):166-170
2012年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的法案条款,与前些时美国国务院表态希望避免事态升级并卷入中日争端明显不同,很大原因是美国的军工垄断财团面对“财政悬崖”的威胁,正急切采取近乎疯狂的举措制造国际紧张局势并转嫁危机,2013年甚至有可能制造出入预料的突发事件和战争危险,对此中国应有充分准备并制定妥善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190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1933年到1945年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供职。1944年7月,他作为美国国务院政务官员,参加“美国军事观察组”到延安访问,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多次会谈。根据交谈和观察,他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大量电讯、报告。这些报告真实地将被国民党污名化的陕甘宁边区形象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关于国共形势——共产党信守承诺维护统一战线,国民党却利用美国军援准备内战在1944年1月23日发回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谢伟思汇报了其在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25日至27日,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办公室、美国亚洲文化学院与乔治,华盛顿大学以“化解冷战:美国与中国,1969—1980”为题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参加9月25日研讨的与会者都是亲身参与过美中关系正常化进程的美国外交官和政府官员。在长达两小时的座谈中,他们各自回忆了当时的经历,并交流了对美中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1972年与苏联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说是退出,实际是单方面撕毁条约。此决定一经宣布,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这意味着维护了世界30年和平的《反导条约》已成为一纸空文,意味着世界又将重新回到无序而危险的核竞争时代,意味着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和不扩散机制面临崩溃的危险。 美国总统布什为美国执意退出《反导条约》给出了三个理由:抵制“无赖国家”;防范恐怖主义;抛弃“冷战的最后遗物”。同时,他  相似文献   

6.
学生:老师,美国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以“人权卫士”自居,到处插手别国的内部事务,美国国务院还每年搞一个有关各国的所谓“人权状况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务院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1944~1949年阶段)的白皮书,严重打击了国民政府士气,并使两国关系降到二次大战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8.
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发表演讲,再次公开指责中国汇率政策;同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攻击中国人权现状。美联社评论这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罕见地在同一天对中国进行“双重伤害”。而才在一周以前,美国派出了两个高级别官员,访问了中国,被外界称为“总统特使外交”,似乎中美关系在2010年一开始,围绕军售、达赖、谷歌等事件,变得“一地鸡毛”后又冰雪消融。但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述的是新中国诞生前后遇到的一极重大的外交纠葛案。“沃德事件”当事人安格斯·沃德是美国老资格外交官,1925年便被美国国务院外事处派往海外,先任职中国沈阳,后派往苏联,前后在中国任职9年,在苏联任职10年。1946年沃德再赴中国,担任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1948年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沈阳。由于当时中共还未建立正式全国性政权,沃德及其领事馆的地位问题,便成为中美间必须正视的外交难题,这也是国际法上无先例可循的新课题。沈阳解放前,美国国务院曾指令沃德“寻求与共产党地方官员对话的机会”,①沃德为贯彻这…  相似文献   

10.
天下事     
日本欲“收购钓鱼岛”我外交部严正表态 4月17日,针对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称“东京都政府将于今年内从私人手中收购钓鱼岛部分岛屿”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都不能改变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地时间2月21日下午,马克斯·鲍卡斯在美国国务院正式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副总统拜登主持就职仪式。  相似文献   

12.
是恐怖分子还是战略盟友?对美国政府来说,给别人定性易如反掌.关键在于这个“别人”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不,曾经委身于萨达姆政权、因涉嫌种族屠杀而登上美国国务院恐怖组织排行榜的“伊朗人民圣战组织”,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美国政府的座上宾。  相似文献   

13.
出生于中国的美国外交官1909年8月3日,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出生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11岁时他回到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就学,21岁从俄亥俄州的奥柏林学院毕业后,选择外交作为终身职业。1933年他通过美国国务院的录取考试,后又自费到了中国并任职于美国驻昆明领事馆。两年后,26岁的谢伟思被美国国务院正式任命为外交官,  相似文献   

14.
日前,日本自由撰稿人高桥在《亚洲时报》发表的题为《日本将成为远东的英国》的文章,引起了各方关注。文中写道,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最亲密盟友,而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最亲密盟友,近期美日军事合作明显升温,这标志着美国正在把日本变成“远东的英国”。那么,美日关系能否成为美英那样的关系?日本能否成为“亚洲的英国”?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1,(28):66-66
9月29日,授予搞笑科学研究成果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城的哈佛大学举行。来自日本研究小组发明的芥末报警器,荣获化学奖,这是日本连续第5年获得“搞笑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6.
美日同盟是冷战时期美国为防范苏联和限制日本的军事作为而建立的重要保障机制。冷战结束后,美日安全保障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日同盟从保护人向伙伴关系转变。特别是2005年美日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在华盛顿举行了备受瞩目的“2 2会谈”,双方首次公开地将台湾视为“共同安全考虑”,台海议题也被纳入为“共同战略目标”。华盛顿和东京之间的紧密互动引发了亚洲国家的广泛不安,美日同盟这一冷战遗产越来越成为冲击亚太地区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战后四十多年以来,日本一直同美国维持着同盟关系,美国免费给日本提供军事保护伞。但是,“美日…  相似文献   

17.
2月26日,美国国务院再次抛出了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了指责。这又一次暴露了美国政府以维护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的真面目。为了揭穿美国等西方国家近年来频繁鼓噪的“人权高于主权”等谬论的霸权主义实质,我们特发表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前线》1962,(6)
“日韩会谈”早在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日就开始了。今年三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又继续举行了会谈。在去年年底的“日韩会谈”主要讨论过去悬而未决的四个问题。(一)基本关系问题,即恢复“邦交”问题,二)“财产请求权”问题,(三)“李承晚禁渔线” (规定离南朝鲜海岸线五、六十浬范围内不准日本及其他国家捕鱼)和渔业问题,(四)旅日朝侨的法律地位问题。目前具体问题主要是集中在“财产请求数”问题上。“日韩会谈”一直是美国谋划侵略亚洲的一个重要步骤。其阴谋为(一),把美国扶植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引起南朝群,特别是借助日本垄断资本的经济实力来加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20):11-13
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将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一并交给了日本,美国的这个策略是非常“高明”的,美国要将中日两国关系纳入它的掌控之中。中日两国走得太近对美国不利,所以它要在中日之间留下一颗纷争的火种。这种做法是过去老殖民主义者惯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20.
11月5日,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凯西表示,美国核专家组已经抵达朝鲜宁边并开始了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的工作。凯西说,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工作是朝鲜弃核进程的第一步,美国希望这一进程能继续下去。他表示,这一进程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