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俊华 《台声》2011,(6):68-69
一片棕榈树,诉60年的两岸离别情。 自台迁入大陆,一家人骨肉分离。从我这个家族在两岸间的奔波迁徙历程中,可看到海峡两岸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一)爷爷的风云一生  相似文献   

2.
李迪 《人民公安》2011,(6):58-59
面对眼泪和慈悲,我为自己的难题付出了努力。我渴望读者与我共同分担在那笼罩恐惧与神秘的小院里的惊心动魄。因为,这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3.
周末夫妻     
余仁厚 《人民公安》2008,(13):62-62
那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7年秋,我从教育部门调到县公安机关工作,与乡下的妻子分居两地,成了“牛郞”与“织女”。每到周末下班,我便匆匆直奔汽车站,登上末班客车,奔波28公里路程,再步行3公里的山路,到家时,已属“夜归人”了。妻子端上洗脸水,让我洗去一路的尘埃与疲倦。我便开始检查正上小学的儿子一周的作业。  相似文献   

4.
惊闻吴景之同志去世,内心万分沉痛。第二天,我到官园东边小院她的居所,表达我深切的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我是……     
我是一片晚霞,折成翅膀 载着对你的痴情 让它飞过烟水,越过高山 坠落在你心的幽谷 着地发芽,长成颀木参天 伴你清晨鸟语嘤嘤 看你暮溪浣纱,踏月而返  相似文献   

6.
我们顺着一条农村的林荫路左拐,在一片金黄色的向日葵丛中,一座不起眼的白墙小院映入眼帘,原以为是一所洁净的农家小院,进去一看,才知道是玉田县孤树镇张家村的孤树水厂。机器在地下轰轰地响,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  相似文献   

7.
商州扁担     
赵德铭 《现代人事》2003,(11):45-45
我总觉得,我们商州是一个大蜂窝,那些勤劳的商州人,就像酿造生活的蜜蜂。可惜他们没有蜜蜂的两只翅膀,只有靠着那一根根的桑木扁担,为生计而奔波。  相似文献   

8.
上中学时,校园里有个青砖围起来的花坛。每年夏秋时节,花坛中便会长出一簇簇红、黄、白、墨色的月季花。我每天从花旁走进走出,那花色花香和普朗朗读书声,伴我走过了人生一段难忘的路程。后来每每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心中就会涌起对月季花的思念。对年后的一个盛夏,我去古城西安看望一位久违的朋友。朋友的家是一个古老简朴、不算宽敞的独门小院。当我跨进小院的大门,发现庭院中党拥立着一簇五彩缤纷令我梦费魂牵的月季!朋友看出我对月季花的钟爱,陪我驻足花前,深情地说,这月季是伯父亲手所植,且终生爱之不倦,是伯父留下来…  相似文献   

9.
那年的“黑色”七月过后,我因半分之差金榜没中,象一片败叶被席卷归来,乡邻送我一雅号“半分大学”。当我重回到自家小院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心寒:二间低矮的草房、残破的土墙、空荡荡的院落,没有一点生气。我深知一贫如洗的家境,是因为父母只有我这根独苗,总想让我完成学业,光宗耀祖,平日里省吃俭用,全力供我上学的结果。可我却考了个“地球修理工”。贫穷、落榜自古以来对人都是个残酷的打击,可对我来说还有更深的层次。那日刚吃过早饭,本地一位说媒“专业户”主动上门,用他那独特的专业术语给我上了阵“理论课”:“你现…  相似文献   

10.
圭山地处石林彝族自治县。我认识圭山是在画展上,在那些描绘圭山的作品中,有大片的红土地,有石头砌成的房子,有安着两个大木轮子的牛车,有赶着羊群的撒尼(彝族支系)少女……画幅中那浓郁的色彩,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朴实憨厚的高原民族,把圭山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其实,无数画家所表现的“圭山”,主要是一个叫糯黑的小山村。这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随处可见的都是石头,一面面墙自然就用石头砌成,一个个小院就被这样的墙围成,一条条石板铺成的曲折小道又把这样的小院串连起来,村子的四周还是大石头。撒尼人就在这坚硬的…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西郊有一座占地5亩,被农田环绕的小院。小院里数名石匠正在一大难汉白玉中锤打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也锤打出一串串悦耳动听的音符。这些叮叮当当的玉音随着春风飞洒在小院后面一条缓缓向东流去的小河里。/J‘院的主人、著名公众艺术家朱成说,这条河是府南河的上游。对于他这个成都府南河音乐广场雕塑的设计者来说,这样的环境是再好不过的了。院里有一幢两层的小楼,它的外表看上去如同是一件永远没有完工的半成品。一楼有作品陈列室,那是凝聚着艺术家生命与精神的物证。没有扶手的木梯伸向二楼,这仍使我想到“待建”“半成品”…  相似文献   

12.
因为爱你,我会在你晚归的时候,为你留一盏温馨的灯; 因为爱你,我会在你为事业奔波的时候,接纳你一脸韵倦容; 因为爱你,我会和你有滋有味地享受粗荼淡饭的日子; 因为爱你,无论幸福安逸还是凄风冷雨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跟你一直往前走下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少年时代,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和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不知不觉就把我的心带到了那片高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历的增多.放飞的心还总是在那片高原上。  相似文献   

14.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独具匠心的形式,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无法再普通的姓名———李红意。红意,是父母给我的一笔财富,是他们对我的期望。从小,父亲总是用那柔和的语气给我讲“红意”二字的涵义。红,象征着热情、奔放,犹如太阳的光芒红光闪烁,犹如晚霞映红天空,照亮大地,更意味着对生活的强烈热爱。希望我拥有一颗如太阳般炽热的心,永远光亮,充满激情。意,有如意,一心一意,意气奋发……,取其吉祥之意。意,由“立”、“日”、“心”组成,父亲的用意是让我永远记住: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个太阳,要我做一个顽强的人。这简单的两…  相似文献   

15.
过客     
在季节的边缘行走 贫血的斜阳 以独特的方式祭祀失落 我不奢望会有幸福降临 我只为现实奔波 为现实奔波 不去想明天该选择什么 只要时间不死 我依然固守执著 平坦抑或坎坷 那是岁月的事 而我只是 这世间一个匆匆过客 过客@王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保安》2012,(21):3-3
他们,送走最迟的一米晚霞,迎来最早的一丝晨光,不管是春夏或是秋冬,永远彰显着挺拔的巍巍脊梁;他们,总会用自己最坚定的信念弹响成长的音符,用最真实的行动守护一方安宁和一片厚望;而他们的英雄事迹总是感人肺腑,无畏精神令华夏儿女频频动容。如今,又见过去岁月如歌的年轮,让我们着眼于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卷,歌咏那至善至美的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17.
1 采访郭怡孮,有一点是因为缘分。在北京现时颇有名气的一条小胡同里,40年前,我们曾同住一个小院。虽然那时我才丫丫学语,但我仍记住了我们那个花园般的小院,和他整天背着画板跑进跑出的样子。大约一年前,我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他,那是一部介绍他和他父亲——中国近代著名花鸟画家郭味蕖先生的专题片。影片带我走进了他的家乡——山东潍坊,我才知道正是那个旧时文风很盛、素以民间木版年画和风筝闻名的北方“小苏州”薰  相似文献   

18.
李易桓 《台声》2001,(4):25-26
“我喜欢生活在祖国大陆,我喜欢生活在北京。”这是台商袁铿在经历了从台北到纽约,再从纽约到北京的多年奔波、劳顿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相似文献   

19.
情系华夏     
情系华夏赵增琦,李秀兰一代名君唐大宗,曾谆谆告诫西去取经的玄奘“莫恋异国万两金,牢记大唐一钱土”。玄奘不负圣望,取回真经,疾归长安,为繁荣大唐文化终生奔波。当今的中华儿女,一代更比一代强。在南阳这块古老文明的大地上,爱我中华、兴我华夏的动人篇章更是此...  相似文献   

20.
刘学友 《人民公安》2011,(11):29-29
我喜欢山林中的野草,那长得没有德行,漫无边际的野草,最好是在雨后,绿草儿身上都挂满了亮晶晶的雨珠儿,闻一闻,那香呀,真是沁人肺腑。再看一看,雨后的青草被濯得翠绿翠绿的,绿得像美酒,绿得像一片海洋,绿得像我的爱人一样,我扑倒在草地里,去亲吻她,轻轻地亲吻,吻着一首歌,吻着革儿在娓娓地给我讲浪漫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