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视片《朱德》中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革"期间,一位小同学问正在上学的朱德的孙子:原来是朱德的扁担,我们课本怎么变成了林彪的扁担,这是怎么回事?你回去问问你爷爷。朱德的孙子回家后就问:爷爷,你的扁担怎么被林彪拿去了?朱德平静而幽默地说:他还会还回来的。历史就历史。过不多久,林彪叛逃,折戟沉沙,其丑恶面目沏底暴露。小学课本上朱德的扁担也恢复了本来面目。(朱德)电视片这一简短的情节,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这就是怎样看待历史。怎样看待历史?这也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早起闲逛的习惯。小城南面的坝南早市 ,是我常去的地方。我在这里常看到远处的一些农民在买粮食。有这样一位农民 ,他从30多公里外的农村来城里卖小米。他年龄不大 ,脸上却写满了沧桑 ,憨憨的样子。我问他 ,农村不是有市场吗 ?为什么到城里来卖。他说 ,城里每斤小米比农村多卖一角钱。我看他带来的小米也不过三五十斤 ,我说 ,为了多卖几元钱 ,却跑几十公里的路程 ,这划算吗。他说 ,几元钱 ,对于农民来说是很重要的 ,农民赚钱实在是不容易呀。我想 ,农民的处境也许比我们想象中的样子要糟糕得多。经常听说农民因为一两千元钱的意外损…  相似文献   

3.
扁担     
扁担,一个农村用来担东西的工具。但在我们这种出生贫寒的农村家庭里,它并非是一个工具所能承担的含义,因为,是它把我送进了大学的门槛,是它一直鼓励我在举步维艰的逆境中匍匐前行……在我出生的村子里,大学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神圣地,其中一条拦路虎就是经济的落后。而我三年大学的学费,也完全寄托在了父母那充满爱的扁担上。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一辈子不会骑车,更没机会开车,唯一能使唤的就是把他们双肩磨得布满血泡的扁担。从我记事起,扁担就已占据了我的心灵。小时候,不懂事的我常常被父亲用扁担追着我打,渐渐地,我对扁担产生了巨…  相似文献   

4.
胡昊 《人民公安》2011,(11):60-60
在城市户口还吃香的年代.我有一个顶替父职来城里上班的朋友.因自身的条件差.只能找了个郊区农村姑娘为妻,他将家安在乡下.并且院里养鸡屋后种菜。而我们这些在城里娶妻生子的人.其实当时地无一亩,房无一间,靠租赁他人的房屋度日,却私下里总感觉他是最不幸的人。我的这位朋友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过得蛮幸福的,因为他现在可以天天都能吃上六个鸡蛋了。  相似文献   

5.
"大宽,上次的事真是谢谢你啊!帮大忙了。""大宽,这事儿你要管管啊!我们大家就信你了。"这些话语曾经听到过很多次,居民们喜欢叫他一声"大宽",就好像唤自家人一样亲切。而现在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念着"大宽",因为大宽已离大家而去,只留下他忙碌的身影在人们的记忆里。群众诉求的代言人李大宽是黄浦区第一届人大代表,也曾经担任原卢湾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时时刻刻把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牢记在心,跑遍了社区里的每一个角落。他待居民亲切和蔼又热情,认真地倾听居民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的冷暖记  相似文献   

6.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  相似文献   

7.
房子与记忆     
<正>一我有一个在矿山工作的朋友,叫西瓦登珠,两个月前,他在这座小城买了一套房子。在我们村里,我们这一代人中,他可能是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村里的人说他特勤俭,每个月只花费工资的百分之十,其余的都悉数攒下,日积月累,就买到了现在这套房子。这些天,西瓦登珠在我们村里,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很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里后,最怕听到家人拿自己跟他对比。这之后,像我这样在城里晃  相似文献   

8.
<正>六角井西北太多地方,是水的荒原。我所在的税务分局坐落在陇南江洛镇。同事老王说,他1982年参加工作的第一站便是江洛税务所,要吃水,得去六角井挑水,他整整挑了6年。说起挑水,老王很有"心得"。那时他20出头,浑身是劲儿,桶是大桶,扁担是桑木的——结实、柔韧,满满两大桶水上肩,从六角井到税务所,3里多地一口气不歇。  相似文献   

9.
施爱的幸福     
东亥 《中国减灾》2011,(5X):19-19
<正>朋友来电话说,来看看我吧,想你了。我说既然是你想我了,那为什么不亲自来看我呢?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有的是大把空闲时间。他呵呵地笑,说忙着照顾老父亲呢,他那病,须臾离不开人的。朋友才四十多岁,却已经"退休"五年了,当年他放弃了大公司部门经理的职位和七八万元的年薪,他  相似文献   

10.
大哥(散文)     
中午下班,无意中看见穿一身蓝布旧衣的大哥站在对面街道上,扛着扁担绳索,像个正东张西望觅食的动物。我横穿车水马龙的大街,远远地喊他,他抬眼一看,马上低下头匆匆挤进人群,一副逃避的样子,追到一个僻静的小巷,终于叫住他:“大哥,我是老二,你跑啥呀?”他把扁担拿在手上,又从左手换到右手,目光四处游移,脸上挂着挤出来的笑容,嗫嚅半天也没说全一句话。兄弟相见,本应高兴异常,想不到却如此难堪,我觉得胸口堵得慌。 已经一年多没见大哥了,嫌回乡下车太挤,路太差,打电话又要人叫他太不方便。自从有次他被接上一个孩子当…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书法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追求。小时候,每当看见别人在街上、在大队部里写大字报,总想着哪天我也要写出一手好字。高中毕业后,我主动到大队文艺宣传队帮忙用毛笔抄写歌曲。此时,写字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以致在挑秧插田的间歇,我常在未插上秧苗的田里用扁担画字,可谓是以田间为纸、以扁担为笔的最早的"书法创作"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工作岗位上,他积极作为敢于担当,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退休后,他关爱下一代,培养青少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那时候我刚到乡镇工作,遇上两个村因为水利灌溉发生矛盾,200多个村民拿着锄头扁担在沟渠边对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其他人害怕不敢上前调解,我不怕,冲到前面。那时候年轻,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韦裕康笑呵呵地说。正是这种敢作敢为的冲劲,让韦裕康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积极作为敢于担当。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位职业编剧。近几年,他编剧并投拍的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写父亲的。我问他,是因为父亲情结吗?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的大街,很重的心事,正透过他的神情向外弥漫。他说,10年前,就是在这条大街上,我把我的父亲弄丢了,一直都没有找回来。他说,母亲来电话告诉我,说父亲的“糊涂病”越来越严重了。我知道父亲惠的是“失智症”,于是,我回了趟家,决定把父亲接到城里,找大医院瞧瞧,看有没有办法缓解病情。他说,那天起了个大早,带着父亲上医院。当时,人很多,公汽很挤,我再三叮嘱父亲,一定跟紧我,但车到站之后,父亲还是不见了。  相似文献   

14.
陈明 《协商论坛》2008,(7):61-61
我13岁,我弟弟10岁时,有个周末,爸爸答应带我们去看杂技团表演,但是中午吃饭时,来了一个电话,是找爸爸的,说是有紧急事情,要他马上去城里解决。虽然我们很是扫兴,但是不得不做好放弃看杂技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借你一盏灯     
琼斯是美国最著名的影视制片人之一,然而他出道的时侯却非常惨痛,他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因在审核时没有通过,使他走到了悬崖边上,背上了七百万元的巨额债务。琼斯毫无办法,只想找一根绳子一了百了。这时从乡下到城里打工的好友普拉尼来找他。琼斯不好意思地对着普拉尼说:“对不起,我曾经答应过你,要为你在城里找一份工作。但是现在,连我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普拉尼听了琼斯的经历后,便把琼斯拉进路边的小酒馆,谈天说地,告诉琼斯这可用不着死,他们可以回乡下,去为农场主打工,也可以去抓奖券,说不过什么时候,就能捡到一块大金砖……普拉尼的开…  相似文献   

16.
正"嗒嗒"、"嗒嗒",办公室外走廊里又传来了熟悉的拐杖声,肯定是那个已经结案的赔偿案件申请人老王。我正在考虑着,门被推开了。"常法官,我今天是来城里检查身体,顺便再来向您道声感谢。"说着,老王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我赶忙起身将老王让到座椅上,倒杯热茶,同他聊了起来,思绪也飞回到一年前的这个案子里。一年前,庭长把这个赔偿执行案件交给我时,只说了一句:"这个案子比较难办,你要多想想办法。"当时我也并未太在意,只是觉得比一般案件要难些,但真正完全接触到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后才发现,局面比我想的还要复杂。这是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执行案  相似文献   

17.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全靠子来助!早晨,我又一次止不住骂信。看到他仍一如往常地笑着,我更加生气地说:"什么时候你才能振作起来?真是拉不起的烂纱布裤头!"从小长在城里的我可以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常对我说,看我们的小梦茵细皮嫩肉小脸俏,以后一定要给你找个好人家!  相似文献   

18.
桃园     
胡蝶 《小康》2018,(20)
正"啪"的一声,父母屋里的灯,亮了。不一会儿,外面传来父亲拿扁担的叮当声和箩筐的碰撞声,母亲也在前前后后跑着,准备东西。我听见大门被门栓轻轻挂住,由于铁锈,传出了一声"吱嘎"。我努力睁开眼睛,摸过手机一看:凌晨两点十分。屋里的动静渐渐小了起来,父母在大半夜出去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再也睡不着。我跟着起来,轻轻拿掉门栓,把门拨开一条缝,向四周看看。从家门口可一眼望见我家的地,因为当时太黑,  相似文献   

19.
善款要善用     
<正>没有很好管理的善款,是达不到善心期望的效果的。近日,我在上海的一个"老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很想念我,他的表弟最近到北京来,给我带了点礼品。本来早应该给我送来,因为车祸肇事,所以,这一两天才能来。过一会,他的表弟来了电话,说交通队正在协商赔偿事宜,下午2点协商完后就过来。这两个电话疑点不少,但有人要来看望我,也不好拒绝。下午两点  相似文献   

20.
宾炜 《乡音》2008,(12)
前些时日,去拜访一位本地的文友。他是搞戏剧的,在文联工作,爱人在乡下某单位,夫妻两地分居,孩子和老母亲就随他在城里,已经十多年了。我叫他李老师,相比之下,我比他幸运多了。我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