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80年前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稍念过点书的人大概都读过。先生谈了当时中国人的"送去主义",并主张和强调"拿来主义"。那么,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是否也注重"送去"和"拿来"呢?最近,读美国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史景迁的著作《改变中国》和《大汗之国》,对此颇有些感触。在笔者看来,《改变中国》体现的就是西人的"送去主义",而《大汗中国》论述的则是西人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文中“陆梁”一词之义,向来说者解释不一。 司马贞《索隐》曰:“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陆梁。”张守节《正义》则曰:“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此两说乃唐人之见,事实上并非如其所说这样简单。故现今学者多不以为然,谓之曰“义不可通”;“皆牵强附会,有失原义”,并分别提出了如下见解。 戴裔煊说:“越人姓骆氏,古无所谓姓,骆为其族名”,“越人本来称号应为骆”,“‘陆梁’即‘骆’音之长读,秦始皇开拓岭表,置3郡,其地取诸陆梁;换言之,桂林、象、南海3郡,本为骆亦即陆梁之居地”。“骆称之由来,滥觞于骆田,为其始源”。 前几年出版的《古南越国史》一书说:“陆梁”是岭南土著民族语言的译音。“陆”是山麓的“麓”,“因为岭南多山麓,本地民族以此相称是合乎情理的”。“陆”又转而为“雒”,两字音近互通。“梁”有两种解释,一是山坡的“坡”,今广西壮族及粤方言均称山坡的“坡”为“lcη”,与“梁”音近,“陆梁”是“麓坡”的意思。“梁”的另一种解释是“佬”,岭南越人习惯称“佬”,“梁”是“佬”的音译,“陆梁”就是“雒佬”的意思。“‘佬梁”(亦即雒佬)既是岭南越人的自称,也是兼指岭南地  相似文献   

3.
郭俊  罗氚 《楚天主人》2013,(2):20-21
仙桃,旧称沔阳,南靠长江,北依汉水,为古云梦泽之地,境内平川千里,河湖密布。这里,因水而得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在此置郡设县,因地处沔水以北而称沔阳郡,仙桃的历史便由此展开。这里,因水而灵秀,全市境内有汉江、东荆河等自然河流14条,排湖、太子湖等垸内湖泊12个,碧波千顷,风光秀美,素有"鄂中宝地、江汉明珠"的美称,著名作家、原中国文联副主席碧野在游览仙桃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代表座谈会上,有位老同志曾抱怨时下讲政治的人太少,发牢骚的人太多,为"人心不古",很是发了一顿感慨。情感所致,也引起了我的一番思考。十年动乱中,政治气候险恶,人们噤若寒蝉,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边缘,尚且要唱莺歌燕舞,谁还敢发半句牢骚?而今,盛世不惧危言,国人牢骚逐渐多了起来,有道是"没有不敢涨的价,没有不敢骂的话",牢骚不仅流传民间,且常见诸报端。应该说,这亦是政治清明、法制完善、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前些时,读了周谷城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毛主席谈诗词》一文,发现内有毛主席关于牢骚问题的一段秘而未宣的"最高指示":"发牢骚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镇古溪乡河内村有一座建于300多年前的"国王庙",座东北,向西南,"下山虎"格局,左侧还建有一条灰巷。在揭阳市博物馆,藏有民国初年古溪人陈静山撰《揭阳古溪陈氏世系》一书,中有《历代功人志》一章,明确记载:"君聘公之平蓝建庙(秋房祖)。"该条目还  相似文献   

6.
张俊如 《乡音》2011,(5):26
从《乡音》上看到"河北农信杯"我的政协我的家有奖征文启事,不由眼前一亮:我也有话要说呀!我有两个家,一是"小家",即我日常生活的家庭;一是"大家",即我履职参政的殿堂。"大家"、"小家"都挺忙,因我是肃宁县政协委员,且连当14年了。  相似文献   

7.
监督者,监察、督促也。据《后汉书》载:"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而鲜过者也"。(《筍彧传》)由此可见,"监督"自古有之,目的很清楚:一为"尊严国命",二为"鲜过",即少犯错误、  相似文献   

8.
正三国时期的钟繇在书法史上被尊为"楷书鼻祖",对王羲之等后世名家影响极大,二人并称"钟王"。关于钟繇书法艺术的介绍很多,今天简要谈谈他在书论上的观点:"流美"说。其说散见于古代书论辑录中,据唐韦续《墨薮》记载:"岂知用笔而为佳也?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元代刘有定《衍极注》上又有:"钟太傅《笔骨论》略曰‘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两书引文相近,于"天、地、界、人"四字有异,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18)
正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名,几十年的教读经验,白先勇出手,自然让人期望甚高,不过,他的观点,并不合我意,恰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部《红楼梦》。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版本的评说红楼梦会引起热议,这一次是白先勇。白先勇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29年的《红楼梦》导读课;2014年,他又在台湾大学开了《红楼梦》精读课。他说",《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也是我的文化百科全书。"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  相似文献   

10.
正以前只知道"黑马"是个名词,不知道这也是个人名儿,甚至这个人还是文化人。注意到这一点是因为一篇短文。前不久,我在一份文摘报上看到原载于《世界新闻报》的黑马先生的一篇博文《一米排队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1.
一纸《监视居住决定书》将钱要柱、郑振伟关进了"号房",不过他俩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号房"里接受的不是良好的法制教育,而是一场骨断筋伤的灾难。请看——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有两种阐释进路:其一,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最早提出了阶级斗争"金线论",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影响深远;其二,恩格斯在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书评中最早提出了社会存在即经济发展"红线论",直至晚年坚守不渝。"社会生产力"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前者作为"终极原因",后者作为"伟大动力",罗荣渠先生早有宝贵厘定,但是在生产力发展(即经济变革)与阶级斗争(即政治变革)二分框架下讨论历史的动因和动力问题,也有可能忽视了两者同样作为精神"动力的动力"而存在的一致性。"金线"是指称暴力或军队组织,它本身就是一种与"经济力量"难解难分的社会存在或物质力量:在"既用以保卫财产,又用以获取财产"时,就是"一种经济力量"。"红线"与"金线"实际上是唯物史观的主辅两条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展现的生产方式序列图式是:与"社会生产力"作为历史的动因(根本动因、根本动力)不同,"人的生产力"(Produktivkrfte der Menschen)发展才是历史的动力(基本动因、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一组名为《我们是谁》的六格漫画火爆互联网和朋友圈,网友纷纷对漫画进行改编,晒出自己的职业和身份。娱乐之余,也让人们对"我是谁"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是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可回避的问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背景下,担任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在家庭中,可能是父母、夫妻、子女,步入社会,则身份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12月7日《文学报》载文"知识分子的清高",作者何顿先生质疑司马迁不该当廷为李陵争谏,认为"(司马迁)不应该不会察言观色,也不应该在朝廷上触怒皇帝……司马迁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和钦州的朋友聊天,他自我介绍:我既是山佬,也是海佬。他的话很形象地概括了钦州市旅游资源的特点,一天之內,可以上山享受"天然氧吧",也可以出海欣赏"海申大熊猫"嬉戏……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古"丝绸之路"上,曾经活跃着一支商贾精英,那就是粟特人(Sogdian)。粟特人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史籍中"昭武九姓"人的称呼,也称"商胡"或"九姓胡"。族源《隋书》和《唐书》记载的昭武九姓"本月氏人",其祖先温王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后被匈奴击破,向西越过葱岭至中亚的锡尔河与阿姆河流域的索格底亚那地区(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境内)定居,子孙繁衍,分王九国,分别为康  相似文献   

17.
正《群书治要》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精华",于唐太宗时汇编而成,该书"博而要",撷取了中国唐朝以前经、史、子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华。习仲勋先生曾为该书题字"古镜今鉴",习近平总书记也熟读此书。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博士认为,"能够真正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群书治要》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当今世界各种争端的良方。"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群书治要·周易》认为,万事万物都在一个通往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互相联系,人  相似文献   

18.
<正>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在纪念"左联"五烈士中的浙江宁海人柔石时说:"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把柔石的坚强不屈与五百多年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20,(10)
正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曾考进士不第,后退居泰山著书讲学,世称"泰山先生",是理学的开创者之一、著名教育家。孙复与其同时代的胡瑗(安定先生)、石介(徂徕先生)并称为"宋初三先生",对理学的建立有开创之功。在《宋元学案·泰山学案》中有这样的评论:在宋朝兴盛八十年间,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孙复、徂徕先生石介开始创立理学,继而又由周敦颐、"二程"等将其发扬。  相似文献   

20.
唐剑锋 《乡音》2012,(12):48-48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郁闷的中国人》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极端化追求"不平凡",正在使一个个人才处心积虑,甚至有些人不择手段,也要在30岁、35岁前让自己做到不平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