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文化格局:演变与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文化在历史上是近似的文化共同体,近代以来文化体系的差异最终导致文化格局的变迁,各自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历史从来都是现实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保护、修补东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巩固提高我们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樊泳湄 《创造》2002,(11):44-45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消费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反映,体现的是其民族心理特质和群体生活方式。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消费文化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云南农村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发展先进文化是其重要内容,而在云南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受到来自当地传统文化思想及农村群众固有文化模式的阻碍,影响了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在这些阻碍中,除了文化观念、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外,来自消费文化的阻力是明显而巨大的。因此,研究云南农村消费文化,探索其发展方向是建设云南农村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晋思超 《创造》2003,(9):8-9
彩云之南位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半岛的交接点,正处于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因而,有人称它是亚洲各民族交融的重要节点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共生宝库,这是云南独有的优势。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并存,构成了世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这更是云南的特色。云南省委、省政府意识到这片神秘之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于1996年12月首次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目标,随后,又相继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文化被奉为企业第一竞争力的今天,建设中国烟草行业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为行业上下所共识。所谓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共同价值的追求。烟草行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把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且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要真正体现出来。在所有的管理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丛林  陈宇晴 《前沿》2013,(4):132-134
韩国文化植根于东亚文化圈,滋生于儒家文化的土壤,受西方文化影响,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产物。韩国人重视形象、强调独立,性格急躁、追求速度,身土不二、护短排外的文化价值观和国民性,对其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形成了韩国国家至上、追求荣誉,大国情怀、小国心态,高层定论、民意牵制,身在东亚、心系全球的对外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早在2011年1月,日本奈良第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三方提出评选“东亚文化之都”倡议。根据行动计划,中日韩三国于2013年全面启动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各国选出一座城市共同当选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这是亚洲首次也是最高规格的…‘场区域文化评选交流活动,各国仅选出一个能够代表本国文化的城市。评选综合考核每个城市的文化综合性情况,是对参选城市历史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对外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建设、城市软硬件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层面的综合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彝族古代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彝族文化源远流长。本文对彝族古代文化的基本特性、类型、层次、特征和精神作了较全面的归纳分析,指出悠久的历史性、强烈的民族性、独特的地方性和结构的整体性构成了彝族古文化的基本特性,而大陆喀斯特山地文化、农牧文化、姑则文化是彝族古代文化的主要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彝族古代文化呈现出“一统性”、“人文性”和“道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谢安国 《传承》2013,(7):55-57
文化内核是建立在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文化价值观,是文化自身最具本质属性的核心构成要素。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内核是搞好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作用的前提。崇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现实的必然的持久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核。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东亚开始全面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东亚文化也经历了现代化转变,东亚崛起证明了东亚现代性的出现。从东亚伦理与东亚价值、东亚价值与东亚意识、东亚意识与东亚认同、东亚价值观与东亚现代性以及东亚文化与现代化等层面来全面研究东亚文化与东亚现代性。如何建立东亚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东亚价值观与东亚普适性,这些主题都是东亚现代性之功能与意义。伦理与价值是第一层次的,价值与意识是第二层次的,东亚意识与东亚认同是第三层次的,由此展开对东亚文化与东亚现代化的研讨。"文化东亚研究"就是要探讨东亚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本伦理精神向现代工商社会的工商伦理精神的转变的历史进程",这是研究东亚伦理、价值与意识现代性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石茹 《创造》2002,(4):29-30
民族文化资源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从思想、道德、观念到舞蹈、音乐、戏曲包含了各个民族的发展史,倾注了各民族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在云南新世纪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大省”的理念和既定战略,使民族文化资源陡然从过去比较单纯的文化概念升级到了涵盖文化、经济的开阔层面,也具了战略价值。但是,在“民族文化热”中,还有没有某种值得忧虑的近视呢?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物之众,历史书籍之多、历史传统之厚、民族风情之浓,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云南是具有26个民族的多民族省份,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成连保 《思想战线》2003,29(3):9-11
民族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关键是发展先进文化,既要充分继承云南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批判地借鉴和吸纳外来文化,同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创新民族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云南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9,(1):30-30
时逢改革开放30年之际,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为适应新形势下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组建成立的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历经半年筹备,于2008年12月正式成立!同时,与包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在内的相关合作各方,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决定由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牵头,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创造》杂志社等多方媒体深度合作、互动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古城泉州的灵魂,是泉州人引以为豪的金名片,去年,泉州从全国10个申报入围的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道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再次获得世界性的认可,焕发出璀璨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论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实现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地理学家认为 ,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 ,文化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 ,文化对环境影响的同时 ,又通过文化作用于人类 ,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云南 ,没有离开文化的单纯的生态旅游 ,也没有离开生态的单纯的文化旅游。这样的思路必须贯彻在旅游区特别是一些主题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是东亚文化的一部分,本文谨以中国文化来说明东亚传统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今的发展和对人类文明所可能作出的贡献。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今的发展和前景,必须对它的特性及其在近代的处境和当前现状有确切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上海由水而生,因水而兴。人们通常认为上海是在近代由上海滩突然发展起来的,其实它却有着悠远而多彩的历史源流。位于吴淞江南岸的青龙镇的古文化和水文化,是上海海派文化发生、发展、繁荣的源头,为近现代上海形成国际性经贸中心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要素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要素。评价文化要素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消极成分,需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改造、整合、重建来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18.
某种特定的神话系统是某一特定文化系统的表征.将我国云南佤族与台湾原住民诸族群,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区和国家的许多民族之神话系统进行比较,便会发现以上诸民族的神话系统基本相似,均属同一文化类型.在此基础上,便会发现西端从中国云南的佤族开始,中经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直至东端的我国台湾原住民,存在着一个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这一古文化带的源头或祖地,也许就是云南的佤族聚居区及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一、“十五”期间.正值天津建卫600周年.这是一个回顾与重新审视天津历史、天津文化、天津形象的重要契机。各级领导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应充分认识建卫600周年纪念的深刻意义,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从“十五”的第一年开始,系统、全面、递进而具体地周密安排各种活动,充实天津的文化内涵。我市有三层重要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一为以盘山为代表的古文化带;其二为以老城厢、三岔河口为代表的元明清城市文化带;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09,(2):30-30
时逢改革开放30年之际,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为适应新形势下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组建成立的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历经半年筹备,于2008年12月正式成立!同时,与包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在内的相关合作各方,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决定由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牵头,云南创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创造》杂志社等多方媒体深度合作、互动结合的方式,广泛联合社会各界、整合各方资源,刨办我省首个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发展战略高端电视访谈栏目—《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