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作为一种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广泛应用在刑侦破案中,全国各地应用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各不相同,但指纹自动识别原理相似,即通过指纹图像处理技术,利用验证和辨识原理,把在犯罪现场采集到的指纹与档案指纹进行一对一的比对,来确认指纹同一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在侦查凶杀案件中,尸源的确认往往是关键的一步,有时确认了尸源就确定了侦查方向,缩小了侦查范围,对破案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工作中也会遇到:在根本没有查清尸源的前提下,却宣告破案,并因“杀妻”关押11年,而妻子却平安归来的冤案。而尸源的确定,就目前来说,最直接而又经济的莫非指纹的同一认定,然而又常常苦于指纹库数量的缺少,没有比对的样本,使身份难以确认。其实在公安机关的工作中,已经大量地收集了含有指纹的载体,只是常常被忽视罢了。接受群众的报案笔录,依法传唤来的当事人的笔录等,这些笔录纸常常因笔录制作时的页号处、涂改处、当事人签名处等,捺印着当事人的印泥指纹。如果公安机关能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加以运用,那么这些笔录纸上的印泥指纹就可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重大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在美国大片里看到,特工人员进入高度机密区域往往需要进行各种确认.如通过指纹采集、声音验证、视网膜扫描、手型识别等程序进行确认.现在,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也来到了普通人身边.最近,宁波一家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指纹考勤设备,但立即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4.
《刑警与科技》2008,(15):44-44
随着指纹技术的进一步市场应用的推广,北京汉和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推出F680指纹考勤机可以实现语音报名功能,清晰确认打卡成功。该款产品是大液晶显示,浏览方便;指纹识别快速准确;拥有超大的容量,可存储2000枚指纹,十万条考勤记录;可对PC管理软件进行升级;可通过RS232(标准串口)、TCP/IP方式与PC进行数据交换;考勤数据接口公开,支持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5.
新人 《警界科海》2003,(12):29-29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2届光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展厅内,比利时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了由该公司研发、将指纹确认手段应用于汽车防盗的全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刘华敏 《刑事技术》2001,(Z1):17-19
1 我国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建设现状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具有犯罪前科人员的十指指纹档案库,将犯罪现场提取的指纹与指纹档案库进行比对,以查对犯罪嫌疑人;同时可将现场指纹建入现场指纹库,以确认犯罪嫌疑人是否有其它案底,为侦破串并案件提供有利的依据。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从原有的学术研究、应用研究逐步走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管理的社会化应用系统工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将成为刑侦工作最为实用的工具和手段之一。然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一项系统工作,其建设和运行存在着一系列丞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安“六.六”空难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994年6月6日,中国西北民航B—2160号客机在西安失事的法医学鉴定。机上乘员160人全部遇难、死难中,以撞击伤为主,主要死因为多脏器严重损伤、创伤休克、大出血。160名遇难者中,139人经体貌特征和遗物被确认,6例通过血型被认定,3例通过指纹被认定,其余通过牙齿被确认。本文还讨论了如死亡时间等空难中的法医学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确认死者身份,迅速查明尸源是侦破无名尸体案件的首要问题,而利用死者指印样本进行指纹档案查对和指纹检验鉴定则是解决这一问题可靠而迅速的科学方法。在日常办案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手指干瘪的无名尸体,而对干瘪手指的指纹提取是相当困难的。我们结合办案实践,对干瘪手指指纹提取方法——药液浸泡软化手指皮肤油墨捺印法进行改进,解决了手指表层难以附着油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损伤操作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场指纹质量的变化,鉴定标准的多样化以及错案带来的挑战,使得指纹鉴定人员把目光从宏观的指纹特征转向微观的指纹特征。随着指纹显现提取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级特征逐渐出现在指纹鉴定人员的视野并被理解和应用,对三级特征的研究也处于活跃状态。本文从指纹三级特征的基本属性、可靠性、自动识别以及鉴定属性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外指纹三级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归纳,明确了三级特征研究的进程,并对未来三级特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三级特征融入指纹证据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指纹是少数可以直接认定人身的法庭科学物证之一,在侦查破案及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指纹只有三种鉴定结论,认定、否定和不够条件。长久以来,现场指纹存在着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并被废弃不用,但这些指纹具有重要的侦查及应用价值,采用概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这些指纹发挥重要的证据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对指纹进行扇形分区划分和特征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统计了1 500万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分布,拟合出各个扇区内部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贝叶斯准则和添加噪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指纹鉴定结论的概率。本研究所计算出的指纹鉴定概率与指纹匹配特征点的数量、价值及特征稳定度成正相关,与扇区内部特征出现的概率成负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纹匹配特征的相似概率问题,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研究结果能够使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重新发挥证据价值,使指纹鉴定从定性走向定量。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表达方式结合其他法庭科学证据进行量化分析,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1案例资料2010年5月30日,某中学的微机房及教工宿舍被盗,痕检人员在对教工宿舍被盗现场进行勘验时,在一只翻动过的手机盒上用磁性粉刷显提取了一枚指纹,并录入指纹自动识别比对系统。当日,为排除事主指纹,对住宿在教工宿舍的十余名教师、寄宿生捺印十指指纹。技术员在将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查案比对时,该校寄宿生张某指纹人选第一位,技术员在核查该指纹时发现,现场指纹标注的30余处特征与张某右手中指指纹所标注的特征基本吻合,只有一处特征不同,技术员对捺印指纹中该特征的真伪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13.
某年5月3日,某小区发生一起人室盗窃案,现场勘查提取指纹一枚(指纹编号:50010546040020100×x×××××)。该现场指纹入库一年半时间,先后有11个单位对该案指纹进行编辑、查询、比对,累计查询21人次,均未比中。次年11月9日,指纹管理中心对该指纹的方向进行调整后发送查询,比中犯罪嫌疑人且候选结果名次为第一名,查中概率为1009/6。此案成功比中引发了笔者的深思。由此对近年来指纹管理中心通过翻查比中的案件指纹,在录入、编辑、查询、比对各环节进行认真的统计、深入的研究、反复的论证,笔者深受启发,其经验教训可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指纹状态属性的认定是当前指纹鉴定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指纹鉴定中的押名指印一般情况下都是押名人生前主动捺印形成的,但在实践中有时会出现作案人为了扰乱侦查视线、逃避惩罚或获取某种利益,而利用尸体指纹捺印伪造死者生前的押名指印的情况,因此对尸体指纹种类认定的研究将有助于侦查破案或对事实的确认。早期尸体现象是尸体指纹具备区别于活体指纹的特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关键,再加上指纹本身所具有的反映性,这"三性"共同构成了尸体指纹种类认定的科学基础,为判定尸体指纹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尸体指纹的研究,一方面须得益于尸体指纹捺印外观特征规律的深入总结,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将微观层面的尸体指纹汗孔特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总之,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尸体指纹种类认定的科学可靠性,进而使这一认定结论能作为一种科学的鉴定意见在诉讼中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在指纹查询比对工作中,由于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系自动对十指指纹进行特征提取,检案人员应在把握系统特征比对算法基础上,根据已录入系统案件相关信息,如提取部位、提取方法、乳突线颜色等相对应的现场指纹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高指纹比中率。笔者结合_T作实践,就如何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防止指纹漏检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罗燕 《刑警与科技》2005,(8A):115-118
法医物证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庭科学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法医物证检验鉴定,确定这些生物类物质的性质、种属、血型、DNA指纹、性别和年龄等,对其属主进行个别识别及亲权关系确认,从而证实这些生物类物质与其案件的关联,为证实和揭露犯罪,分析案情提供依据,为侦查破案和诉讼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7.
台治强 《刑事技术》2001,(6):45-46,47
指纹是物证之首,而犯罪现场留有的指纹绝大多数为潜指纹,对潜指纹显现方法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据资料记载,早在1877年法国人就发明用硝酸银溶液显现潜指纹。1880年德国人发明碘熏法,1905年英国人研究出了粉末显现法。经过百余年的努力,已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显现潜指纹的方法。然而,直至当今对潜指纹的显现基本还是采用“单一型、一次性”的显现工作方式进行。所谓“单一型、一次性”的显现工作方法是指在潜指纹显现工作中,凭借工作经验,根据被显客体的物质属性和潜在手印形成的媒介物种类,选择某种显现方法进行一…  相似文献   

18.
在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现场指纹进行查询的工作中,由于指纹管理人员不直接参加现场勘查,对现场指纹分布、遗留情况的掌握有局限性,而指纹管理人员所面对的检材主要以现场照片为主,部分现场指纹照片与原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现场指纹入库前对指纹乳突纹线、方向、变形情况的分析判断,会直接影响到特征点的准确标注,也将直接对查询、比对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杀人案件现场提取的血指纹,由于受遗留客体、手指粘附血渍量、受力等的影响,更容易产生变化。因此,在现场指纹入库查询前,应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以保证查询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陈志  向鹏 《刑事技术》2011,(2):40-42
2008年某日晚在辖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行为人翻护栏进入失主家,盗走现金2万余元,另有价值十余万的首饰及玉牌。现场勘查从失主家衣柜门侧边缘发现提取了残缺变形指纹1枚,经排查,确认是嫌疑人所留。经反复在当地NEC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查询,一直没有认定嫌疑人。经过外侦调查,确认嫌疑人系甲地口音,于是专门派人到甲地请求协查,结果甲地公安系统NEC和北大清鸟两套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安科技的发展,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经在基层公安机关得到普及应用,并因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以其所具有存储量大、比对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便于网络应用等诸多优越性,使之成为当前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一个“杀手锏。由于系统功能强大,近年来一些技术员在现场勘查中对发现的现场指纹仅仅利用指纹系统中现场指纹正查、串查功能对现场指纹进行比对和串并,虽然这种做法效果明显,但事实上,对残缺指纹、模糊指纹等,自动识别系统是无法识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