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时期俄罗斯总统选举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1991年以来俄罗斯三届总统选举的过程与结果为依据,概括出了转型时期俄罗斯总统选举的基本特征,即在竞选过程中政权因素占主导地位、政党的作用有限、候选人的个人政治魅力与民意取向左右选举结果;在对影响俄罗斯总统选举诸因素(包括政权、选举制度、政党民意等)的具体分析基础上,阐述了这一基本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普京时期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俄罗斯总统选举这一民主运行机制未来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28日,俄罗斯生活党、退休者党和祖国党三个中左翼党分别举行非例行代表会议,一致决定合并组建新党,并将新党的名称确定为“公正俄罗斯:祖国/退休者/生活”(简称“公正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当天举行了成立大会,原俄罗斯生活党领导人米罗诺夫以160票赞成,6票反对的结果当选为该党领导人。①现将该政党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介绍:一、组建原因:俄罗斯的当前实际俄罗斯自确立了多党制的原则以后,其政治舞台上曾活跃着数以百计的政党、政治团体和各种社会组织,政党秩序较为混乱。普京执政后,将政党活动纳入法制和国家管理轨道,加…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俄罗斯政治进程中的关键年。目前俄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全力备战选举,积极调整竞选战略,以期赢得2011年12月议会选举的主动权,进而为2012年3月的总统大选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俄政坛将继续维持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其他政党力量此消彼涨的总体格局。但俄总统选举存在较大变数,可能结束"梅普组合""双头鹰"政权架构,迎来新的执政模式,这将对俄今后政治生态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4日,俄罗斯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选举结束后,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统一俄罗斯"党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在第一轮投票中赢得63.6%的支持率,当选俄新总统。普京即将重返克里姆林宫,但其执政面临的内外环境与前两个任期已经迥然不同,各种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预示着普京第三任期的总统之路将充满荆棘。  相似文献   

5.
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对政党法和选举法进行了修改,俄罗斯政党体制进一步法制化和规范化,政党数量减少。“统一俄罗斯”党、新组建的“公正俄罗斯”党、俄共和“自由民主党”最有可能进入第五届国家杜马。右翼自由主义政党四分五裂,但自由主义思潮在社会上仍有相当影响。俄罗斯政党体制仍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将在“主权民主”的框架内建立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政党体制。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的结果,“统一俄罗斯”党独占鳌头,俄共遭到严重挫折,自由民主党得票率上升,“祖国”竞选联盟异军突起,“右翼力量联盟”和“亚博卢”惨败。杜马选举的结局为普京在2004年总统选举中争取连任铺平了道路,朝着普京设想的由两三个或四个政党参加的多党制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建立以议会多数党为依托的政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最近20年俄罗斯各联邦主体最高行政长官(简称州长)的产生方式一直徘徊在任命与直选之间,或者并行或者交替地实行过"任命制"、"直选制"、"准任命制"等方式。2012年5月,俄再次出台新法,规定今后各联邦主体的州长仍将通过选举产生。这种新的选举方式可以称之为"准直选制"。俄州长产生方式的变化情况与其联邦制的变革情况息息相关,在某种意义上互为因果。州长产生方式的每一次变化都是联邦制变革的大势之所趋,而每次变化后产生的结果又成为下一次变革的主要动因。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新近实行的"准直选"制度有被微调的可能,但发生较大变动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俄罗斯将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这是普京执政八年来俄重要的权力交接,将决定俄未来国家走向。随着去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被推选为下届总统候选人,以及普京表示同意在梅政府中担任总理,下一届“梅一普组合”权力结构已浮出水面。大选后俄外交政策走向何方、中俄关系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9.
2007年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被称为“选举年”。第五届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于2007年12月2日拉开帷暮。此次选举对于俄罗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俄罗斯政党体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后俄罗斯政党体制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俄罗斯政治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俄罗斯政治进程中的关键年。目前俄各派政治力量正在全力备战选举,积极调整竞选战略,以期赢得2011年12月议会选举的主动权,进而为2012年3月的总统大选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俄政坛将继续维持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其他政党力量此消彼涨的总体格局。但俄总统选举存在较大变数,可能结束“梅普组合”“双头鹰”政权架构,迎来新的执政模式,这将对  相似文献   

11.
甘峰 《东北亚论坛》2004,13(5):28-33
"政党不信"与民主党突起,2003年日本众议院选举形成了民主党与自民党对峙的两大政党格局。然而,从众议院选举以及政党的分化过程来看,民主党实现政权交替的条件尚未成熟。其一,民主党的选举纲领,与英国政党比较,基本沿用了传统的"选举后模式",还未能向"政策选择可能性"的政权纲领转换;其二,由于在野党分崩离析与整合困境,民主党尚未形成强大的政权交替的推动力量;其三,在以小选举区制为中心的选举制度下,自民党"一党超强"地位仍未改变。  相似文献   

12.
即将于2008年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广受世界各国关注。俄国内政治生态将对此次总统选举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就民意的偏好、政党格局的出新、精英层的嬗变等各个方面来看,由普京总统所主导的2008年总统大选的整个程序正在上述各要素的互动中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2008年选举还对俄政治格局的继续演进和俄西方关系的可能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关系将有望保持其延续性和稳定性,出现有利局面,但不意味着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会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努力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即将面临今年底的议会选举和明年初的总统选举,目前执政的“梅普组合”将转换成“普梅组合”。这种具有俄特色的权力交接模式并非俄宪法规定的常态,而是保证普京再度回归政治权力“核心”的一种过渡形式。若统俄党和普京赢得选举,未来6—12年,普京将继续领导俄为实现其勾画的发展“蓝图”——“进入世界前五强”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政党政治价值是关于政党的组织原则和社会政治现实建设的基本概念,政党以其政治价值标准指导其政治活动。本文以1999年、2003年和2007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过程中"统一俄罗斯"党的竞选纲领为基础,对这一时间段该党的政党政治价值的演化进行初步探讨。2003年前,"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价值还不存在制度化的政治价值,而2007年该党的"普京计划"则标志着其政党制度化政治价值的形成。"普京计划"在2020年之前作为"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政治价值导向不会有原则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2月17日俄罗斯将选举任期四年的新一届国家杜马.按照俄现行法律规定,国家杜马450席中的225席将根据参加竞选的政党获得选票的多少进行分配.俄各政党都  相似文献   

16.
论制度转型中的俄罗斯政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是俄罗斯政党从萌芽、雏形逐渐发展走向稳定的重要时期 ,普京上台后呼吁建立有效的多党制 ,使其成为社会团结的纽带和改革的政治支柱。第三届杜马选举和“政党法”颁布标志着俄政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以“中左右”三党主导、中派强势、极端力量受挤压的多党制格局显现。当前总统制政体、公民社会的成熟性、政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是影响制度转型时期俄政党发展的三大因素。俄罗斯正处于建立相对稳定的多党制的初级阶段 ,政党政治是被纳入“权威民主”制度内的政党政治 ,政党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政权与社会间主要的政治媒介 ,政党在过渡时期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2月17日,俄罗斯举行了国家杜马(联邦会议下院)选举。此次选举是在俄政坛仍动荡不定,党派斗争仍激烈的严峻形势下进行的,选举结果对俄政局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选举背景 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俄罗斯各党派和政治组织就开始大造舆论,积极活动,为入选国家杜马而备战,俄政坛呈现出一派杂乱的景象。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2002年4月以来,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代表的中派势力通过一系列议会斗争,严重削弱了俄共力量,在俄政坛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俄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对俄国内政局、杜马选举和总统选举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普京执政后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俄罗斯的政党组建和杜马选举,积极组建、培养政权党.尽管自上而下进行的俄罗斯政党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宪法规定的民主,但使俄政党制度得以平稳运行.普京通过改革政党制度为政权党阔开执掌权力之门,政权党控制杜马立法权则强化了总统的权力.结果 ,普京构建起以总统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在规范俄罗斯政党制...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政党法》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独立后,由于实行多党制,政党数量较多,成分复杂,各派斗争不断,给俄政局带来了严重消极影响.普京上台后,加快了以法治党进程,各派政党在制定政党法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俄罗斯政党法出台的背景、讨论及通过的过程,强调指出这是普京为依法治党、稳定国内政局的重要举措;第二部分论述了俄罗斯政党法的几个主要特点,简要介绍了政党法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对政党法通过后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党法对促进俄政局稳定和建立两党或三党体制将起积极作用.但近期内也可能给俄政坛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