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城市(城镇)化:农村改革的新跨越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始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浪潮兴起,之所以取得了很大成功,其基本经验就是“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  相似文献   

2.
中国“三农”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农村城市本无鸿沟,人们原来都是在田园里生活。城市初始就是农民创造的,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农民演变为市民的创造史。建国50多年来,中国的农民艰苦奋斗为中国工业化作出了沉重而伟大的贡献。现在城市的发展“日就月将”,农村却举步维艰。“城得山水而秀”,城市需要农村,城市的繁华需要农村的繁荣。扶弱携后,投桃报李,这是一个文明平等、共同富裕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情结。同时,也只有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了,中国经济才能快速持续发展,中国全面反哺农业非常重要,是时候了,不能再有迟疑。中国农民最质朴、最富牺牲精神和创造精神,无数事实表明,中国农民一旦站到有利位置上,他们的历史创造性就会像黄河之水一样滚滚而来,成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给农民全民待遇,举全国之力给予他们各种政策援助和财力物力支持,让中国“希望的田野”也迎来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和城市化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1979年初,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开会通过了实行大包干、分田到户等三条章程,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从此,如火如荼的农村改革席卷神州大地,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脱离了农田耕作劳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打破了“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格局。以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为动力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又打破了“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4.
秀子兴 《创造》2002,(12):34-35
供销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连结农村和城市、沟通生产和生活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农民和农村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面对市场经济和入世的冲击,收入减少,“卖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民“失业”、“下岗”已不是奇谈怪论。那么,供销社的路在何方?农民的路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对“赤脚医生”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要是生了病,就会找身边的“赤脚医生”治疗。“赤脚医生”在当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几十年过去,“赤脚医生”早没了影,曾经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合作医疗也大面积解体,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牛森  苏浩  孙小刚 《前沿》2005,(12):212-216
内蒙古农民增收问题备受各级政府和学者关注。本文依据“差序格局”理论的概念,参考了“城市版”差序格局的观点和“弱关系与强关系”理论的内涵,分析了农民依靠城市亲属关系提高家庭收入的可能性,提出了强依赖性关系的观点,即农民进城寻找工作的前期和刚开始工作时,依靠城市亲属关系的程度,以此说明内蒙古农业地区农民增收与农村亲属网络的关系,解释城市居民在帮助农民亲戚增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地域界线越来越模糊,失去土地、搬进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城乡之间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传统农民的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民正逐渐向“市民”转变,部分农民的居住场所、工作方式、收入来源已经“市民化”,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关注农民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对“赤脚医生”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要是生了病,就会找身边的“赤脚医生”治疗。“赤脚医生”在当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几十年过去,“赤脚医生”早没了影,曾经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合作医疗也大面积解体,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长治市和中国五百强企业潞安集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号召,共同创办了长治中国农民培训学院。长治中国农民培训学院自2005年创办以来,按照长治市委市政府和潞安集团的要求,以城乡劳动力大培训、大转移为目的,以“培训支农,技能反哺”为手段,秉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办学宗旨和“技能改变命运,培训提升素质”的办学理念,采用德国“双元制”教学和“世界工厂”实习就业的培训模式,强化“学会一门技能,播种一份希望;培训一名技工,带动全家小康”的教学思想。截至目前,长治中国农民培训学院已先后向北京、天津、南京、长治、广州、太原等城市转移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期521人,转移就业率达90%以上,为长治地区十三个县市区农民脱贫致富打开了进入之门,真正将农民培训办成了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党心工程、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0.
“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始终是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卫生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不少农民长途跋涉,异地就医,也加大了经济负担,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是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2005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而在此活动之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支持农民进城务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进城,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逼人”的农村养老形势 千百年来,家庭一直都是保险的一个基本单位,家庭互助式的养儿防老几乎成为农民的唯一选择,“每一个农民都想有个孩子,等老了之后可以有人照顾”。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心化与老龄化愈演愈烈的现状也日益明显,现在农村的养老形势变得“越来越逼人”。  相似文献   

13.
林嵬 《人大建设》2005,(5):15-16
2004年以来,在中央多项惠农政策和农产品大幅涨价“双拉动”下,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可农村消费市场依然处在“冰冻期”之中,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农村消费水平要比城市落后10年。农村消费不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的低消费水平,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农民“增收钱”为何不敢花?  相似文献   

14.
毕节地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毕节试验区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近年来,非农产业为农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劳务经济占有很大份额。本文将对农民收入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进行分析,并就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农村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建言献策。一、农民收入现状多年来,为使农民增收,各级政府不图余力,作了不懈努力,提出并实施了诸如调整农业产…  相似文献   

15.
减免农业税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虽不算多,对农民的整体收入影响也不大,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导向作用,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缩小城市农村收入差距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杨建新 《今日浙江》2004,(13):32-3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要求,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全国百强县,我县在认真分析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体制创新,以“五化”(农业企业化、资产股份化、社会保障化、就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努力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道路。推进“五化”就是要不断转移农民、减少农民、保障农民、富裕农民近几年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德清县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农村,71%的农村劳动力已从事二、三产业、农民…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民问题。当前,党中央又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民是我们党坚实的阶级基础,在城市,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工人阶级的重  相似文献   

18.
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锐 《前沿》2004,(10):66-68
“只有减少农民 ,才能富裕农民”这是目前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学者的共识。减少农民的方法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实现农民的市民化。但就中国的现实来说 ,目前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因素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因素 ,成为市民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中国乡村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华 《求索》2011,(9):73-75
新生代农民工是现时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农民工自身能力缺失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是只具市民化意愿而并无市民化自觉之群体,他们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又不能安守农村,普遍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境地。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阻碍了乡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农村生活方式的吸引力,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畅通政治参与渠道,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将是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高碧岑 《春秋》2013,(6):4-5
毛主席一生十分重视农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认为不懂得中国农民,就办不好中国的事情。民主革命时期,正是他看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主力军地位,领导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胜利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他仍旧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