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无题诗刍议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之源头,无题诗创作是其最初的形态,与诗歌在形式格律成熟后形成的个人创作不同。在中国诗歌史中有着很高地位的古诗十九首就是这种非集团创作无题诗的代表,是文人五言诗之源头。其后曹植、陈子昂、李商隐都在无题诗这一领域里取得了各自的成就。本文试以无题诗起源与发展过程进行主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历代评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寄意君朋;也有人认为是描写爱情,但却用诗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比附索引;还有人认为是纯粹的传达情绪之作;更有甚者,竟认为其诗"乃邪思之尤也"。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其有一部分无题诗写的是一桩桩美好爱情的悲剧,但由于其意象和意境的朦胧,使这些诗笼上了一层深婉含蓄的色彩,因而在理解上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正是诗人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才使这些诗作流传至尽仍然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发轫于屈原,而李商隐则在无题诗中升华了“香草美人”的蕴涵,进一步诠释了“香草美人”的时代性,赋予其理想性特征与艰难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是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风格与其精美传神的语言特色相结合,表现出以情致为主的象征主义和独特浪漫主义内涵,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开拓了新的疆域。  相似文献   

5.
"张力"是英美新诗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文学批评术语,意为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晚唐杰出的悲情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优秀诗篇《锦瑟》具有强大的张力艺术魅力,显示出诗意的多向度性与多层面性、诗人情感的浓烈而不平衡性,诗歌语言的蕴藉性和思辨性、诗歌意境的虚实相生性等张力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金发的诗不但是对古典诗歌最富有挑战性的叛离,同时也是现代诗歌发展中最大胆的创新,体现出富有波特莱尔恶魔主义风格的异质色彩.这具体表现在他颓废的世纪末情绪及朦胧晦涩的诗风.这种异质色彩的诗学价值及历史意义才是真正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诗:胡适与胡先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打破旧诗的枷锁,为新诗作勇敢的尝试,作出了历史的贡献.但是,他对新诗的主张,如绝对地拒绝师承古人,不用典故,反对一切格律,须要作诗如作文,漠视诗歌抒情和想象,肤浅地把美国意象派的主张变成说理和表面的感觉,都使新诗初期蒙受重大损失.胡先骕更重视诗歌的特性,对意象派有更为深邃的了解.胡适所接受的是20世纪最新的诗歌潮流,初期新诗师承却是上个世纪像惠特曼那样的后浪漫主义,在西方人看来是落伍了的流派.历史没有给中国新诗提供一条跨越西方浪漫主义直接到达意象派、现代派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先简要分析了杜牧李商隐之前托物寓怀诗的发展状况及成就,指出杜牧、李商隐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接着从三方面分析二人诗歌的审美特色和成就,首先从同中有异中阐明李杜诗中的悲剧审美特色,其次分析了二人时在处理情与理,物与我,形神关系上所表现的差异,是造成二人托物寓怀诗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指出李商隐在这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最后分析了二人创作思想及人生态度对其咏物诗创作风格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认为杜牧托物寓怀诗审美特征是感伤中的旷放,李商隐托物寓怀诗是执着的悲情.  相似文献   

9.
梁言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2):128-128,F003
李商隐的诗歌在吸收前人创作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在诗歌语言的创新上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清新明丽的语言,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并善于融化典故,运用自如,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林黛玉将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引作"留得残荷听雨声"。各版本《红楼梦》均将黛玉引句写为"残荷",李商隐原诗在各版本中均作"枯荷","枯"、"残"之异并非版本异文所致。《红楼梦》对李商隐诗句的多处引用说明曹雪芹本人对李商隐诗歌十分熟悉,不会出现记忆误差,"残"当为曹雪芹有意改之。"残荷"在荷花生长阶段上更符合故事发生于秋天的时间背景,并与林黛玉的感伤性情相契合。一字之异体现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炼字锻句"的手法,以及清代小说创作的文人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萧统《文选》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一定特色,本文结合《文选》中的一些诗歌作品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维是唐代诗人中深谙佛理者,他将禅境引入诗境,丰富了盛唐山水田园一派诗歌的内容和表现艺术。本文分析了禅境对他诗歌意境的影响。对王维诗作了总体而简括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在探索诗歌形式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新月诗派中,可以说朱湘是个独特的存在。新月派的主将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都比较注重向西方诗歌学习,尤其是向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学习,作为同是新月派的诗人,朱湘却提出向我国古典诗歌和民歌学习,而他的诗歌也由于其在诗歌创作中对这一主张的自觉探索和实践而呈现出了浓郁的东方色彩。朱湘诗歌创作为中国新诗的民族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文史不分家”已是人们的共识。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丰富的内容,或颂人,或咏物,或抒情,或言志,又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把诗歌引入历史教学领域,使教学更有特色.更赋魅力呢?这是我几年来一直注意探索的一个课题。下面把自己的一些作法总结一下,以期丰富和改进教学。 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智能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三项任务。诗歌引入课堂.有助于三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作为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又颇受争议的一位历史人物,长期以来以其宏大的思想体系、传奇的人生经历,坎坷的政治生涯和鲜明的性格特点强烈吸引着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人们的研究兴趣。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他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朦胧模糊,甚至是混沌扭曲的,使人难窥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一片画的沃土。诗是语言艺术,长于抒情;画是空间艺术,长于显现。但是,诗画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与相互表现的关系。中国古代诗歌要求有形象,有意境,因而才能产生艺术魅力,吸引读者在经济的语言构图中,领略社会风云,窥视作者境界,开创主观想象或幻想的空间,获得美的享受。中国绘画同样要求画中有意境,有形象,有寓意,因而同样具有反映时代,抒发作者感情,拓宽主观想象或进行再创造的审  相似文献   

17.
泰德·库瑟是美国第十三任桂冠诗人,2005年他的诗集《欢乐与忧愁》获普利策诗歌奖。库瑟一直致力于创作大众都能读懂的诗,积极参与诗歌推广活动。《挑选读者》一诗反映了他宽容、豁达的内心品质,体现了诗人对读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巧妙阐释了他向大众推广诗歌的目标和人文理念:他希望每个人都有读诗的欲望,有读诗的权利和机会,不必是高级知识分子,更没有阶层贵贱之分,不必当成周期的"必修课程",甚至不必拥有诗集,诗人不应当挑选读者。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翻译必须把握好艺术意境的传达。本文结合许渊冲先生翻译的《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通过情感、韵律以及形象来传达意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由意象组成的,诗歌的美感效应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才能表现出来。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点是由其内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的。意象的多样性功能主要包括抒情性功能、描绘性功能和象征性功能。  相似文献   

20.
泰德·库瑟是美国第十三任桂冠诗人,2005年他的诗集<欢乐与忧愁>获普利策诗歌奖.库瑟一直致力于创作大众都能读懂的诗,积极参与诗歌推广活动.<挑选读者>一诗反映了他宽容、豁达的内心品质,体现了诗人对读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巧妙阐释了他向大众推广诗歌的目标和人文理念:他希望每个人都有读诗的欲望,有读诗的权利和机会,不必是高级知识分子,更没有阶层贵贱之分,不必当成周期的"必修课程",甚至不必拥有诗集,诗人不应当挑选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