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鹏云 《共产党人》2011,(15):32-33
盐池县作为中央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和自治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自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和《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本着"先行先试、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的原则,以深化党务公开为重点,以规范县委权力为核心,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一、理清工作思路,着力解决"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隋万斌 《新长征》2009,(1):46-4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科学运行农村党务公开,就必须选准公开的“点”和“面”,以达到公开的初始和终极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裸体”,让白庙乡一夜之间闻名全国。其实。这一举措并非偶然,它与巴中市多年来推行“阳光政府”的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阳光政府最根本的特质是透明,它要求政府必须在阳光下行政,实行政务公开,使人民充分享受知情权和监督权。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实施的政务“六公开”,一般是指政府文件公开、重大决策过程公开、政务活动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公开、处理结果公开,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丹江口市一中自2000年在全市率先实施“校务公开”制度以来,坚持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拓宽渠道,注重实效,使这项制度成为领导与群众的“连心桥”、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器”,为全市“校务公开”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该校2002年度被丹江口市总工会授予“十佳校务公开单位”,2003年被十堰市教育局和教育工会授予“校务公开工作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5.
牛恩毅 《先锋队》2011,(9):20-21
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为根治腐败,提高党的执行力、公信力进行的积极探索。今年以来,长子县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由县纪委牵头,围绕“厘权、规权、监权、示权”,重点在公开内容、公开时限、公开形式、公开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党务公开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初步推开。结合我县实际,我认为,要切实保证党务公开工作如期取得效果,应在坚持“六个必须”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锦江区在推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逐步推行政务公开,并推广延伸到厂务、警务、检务、审务、校务、居务,到处都有公开栏,“公开”在锦江遍地开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陈玲 《党课》2012,(18):41-41
新疆和硕县按照“分类指导、规范程序、务求实效”的原则,扎实开展党务公开工作。一是规范公开目录。分乡镇、县直单位、村站所三个层次,制定《和硕县党务公开目录》对公开内容、公开时限、公开方式等逐项细化做出了具体规定;二是规范公开版面。制定统一公示栏标准,  相似文献   

8.
高台县以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落脚点,不断强化党务公开工作,提高党务公开工作群众满意度。一是增强公开内容的针对性。把党组织重大决策、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发展培养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二是增强公开形式的灵活性。对需要广大党员群众了解的事项,在党建网上公开;对干部的选拔任用,通过党建网、报纸、电视进行公示。三是增强公开程序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9.
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对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切实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认真抓紧抓好。在实践中,与党务公开工作有相通之处的政务公开、村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04,(8):23-23
政务公开:拆掉干群间的“隔心墙”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的乡镇政务公开已普遍推行,并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各地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甚至产生腐败的环节,以及本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公开,如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乡村税费的收缴使用等。许多地方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宣传橱窗,并通过媒体进行公开。不少地方还实行了“点题公开”,在公开栏中设立“回音壁”,对群众的疑问公开答复。  相似文献   

11.
陈水扁5月20日为“驸马”赵建铭涉入台开案公开道歉,这是他上任6年来,为了第10个事件第13次向社会公开道歉。除了陈水扁公开道歉之外,吕秀莲和民进党主席游锡堑当日也纷纷道歉,让“5·20”成为“道歉日”。  相似文献   

12.
信息公开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对我国保障公民知情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中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而且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公开状况与法律规定的状态尚有差距。本文以“黄由俭案”为例分析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以及《条例》立法的缺憾和实践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党务公开以公开透明为特征的独特制度机制,具备激活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动力功能。因此,党务公开要坚持与“创先争优一活动相结合,并借助党务公开这一制度载体,全方位构筑“创先争优”活动的动力机制体系,有效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其中,财政部将公开年度中央预算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总体情况,中央预算部门相应公开本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15.
吴建峰 《党课》2012,(15):71-71
为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责任意识,陕西省石泉县紧扣年度目标责任,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定诺”“亮诺”“践诺”。量体裁衣、科学“定诺”。他们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按照个人申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审签、党组织会议审定、组织部和考核办审核四个步骤严格把关。多管齐下、公开“亮诺”。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亮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县电视台公开承诺,其他领导干部在单位职工大会上公开承诺,  相似文献   

16.
个旧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力求做到“五个到位”: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市委领导以及各乡(镇、区)党委、市委直属党(工)委(总支)书记,都把党务公开工作作为重要工作认真抓好落实。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市委对党务公开目标要求、工作原则、公开对象、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3,(16):14-14
什么是“烂尾”新闻? @新华视点:某些地方处理热点事件时,为应付舆论和公众,“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承诺调查多,真相公布少”。 新闻为何变“烂尾”? @新闻眼2012:官员用“正在调查”来回应。主要心态有六种:害怕担责,不敢公开;与舆论博奔,不想公开;工作没做到位,不好公开;无视舆论,不愿公开;担心闹大,不敢公开;调查涉及人员众多,存在利益勾结,不能公开。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12,(9):55-55
彭波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今年已经是中央部门连续第二年公开“三公”经费账本了。与去年的“欲说还休”相比,今年各部门公布的不再只是几个单调的数字,而是附上了说明、解释和比较。其坦诚负责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是,公开仅仅是手段,通过公开压缩行政成本、遏制铺张浪费才是真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13):73-73
莆田市纪委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创建“百个示范点”,全面推进办事公开,特别是抓住民生资金发放这一群众关注点,实行网络公开和四级联动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民生资金四级联动公开机制。“四级联动”是指网络体系贯穿市县镇村四级,实行业务流程公开和资金流向公开。公开内容包括政策惠及对象及标准、资金所依托的项目情况、资金来源总量及分配进度情况、申请资金办理的程序等。通过公开机制,最终实现强农惠农资金流到哪里,“反腐防火墙”就建到哪里,在线监管就覆盖到哪里。  相似文献   

20.
备受关注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盼中,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公开“三公”经费既是社会的期吩,民众的心愿,当然也应该是权力部门“清洗”自己的一次绝好机会。“三公”经费的公开,可以说让一些部门费尽心机,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力图让“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