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系统工程。在这个体系中,乡村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广大乡村干部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基层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基层各方面群众的眼睛时刻看着乡村干部的一举一动.乡村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 最近,孝感市对7个县市的农村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可谓有喜有忧,总的来讲,乡村干部的基本素质是好的。大部分乡村干部有较坚定的信念。在被抽查的70名乡村干部中,有49  相似文献   

2.
乡村是党执政的基础,乡村干部直接接触老百姓,党和政府的政策决策最终靠乡村干部执行落实。乡村干部应努力,学会和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背篼干部",长顺县敦操乡群众对乡村干部的称呼,自然而亲切。全乡34名乡村干部34个服务点,34个为人民服务的背篼,是密切干群关系的特殊载体,是服务群众的零距离方式。背篼里,背的是食盐、酱油、面条,是种子、化肥、树苗,随着背篼进入麻山深处的,是民生和发展,是鱼水情深。背篼干部身上,展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的高尚品质、具体实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围绕发展服务群众的发展意识、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4.
从会昌县改进农村工作领导方法看面向新体制的有益探索谢亦森与乡村干部接触,常常听到“群众难组织、经济难发展、财政难增收”的种种困惑之言。笼统地责怪他们怕苦畏难或素质不高是毫无道理的。但问题是:这种困惑的根子在哪儿?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有“捷径”可走吗?我...  相似文献   

5.
“背篼干部”。长顺县敦操乡群众对乡村干部的称呼,自然而亲切。全乡34名乡村干部34个服务点,34个为人民服务的背篼。是密切干群关系的特殊载体,是服务群众的零距离方式。  相似文献   

6.
结合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静宁县委把乡村两级班子的职能转变与作风转变紧密结合起来,以思想转变促观念创新,以职能转变带作风转变,具体工作中突出了四个结合:一是把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深入农户,释疑解难,提供咨询,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把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同减轻农民负担结合起来,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和村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把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同党的廉政建设结合起来,狠刹吃喝风,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四是把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同提高乡村于部素质结合起来,加强政策理论、实用科技、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乡村干部依法行政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使乡村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实现了由具体的"事务型"向"超前思考型"转变,改变了过去上传下达、当传声筒、忙于事务的做法,能够转变观念理思路,立足实际求发展.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12,(36):50-54
乡村两级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石,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推动者和执行者,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应该说,乡村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是好的,乡村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地方,乡村干部的腐败问题也相当严重,腐败案件越来越多,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本文选发的4个乡村干部腐败堕落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展卷看案情,掩卷思案因,收卷留警示,希望广大乡村党员干部能从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忠诚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从政的路上不摔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永吉县委在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突出以探索和完善乡村干部的有效监督机制为突破口,精心没计开展了以乡村干部为评议对象的“评‘乡官’、议‘村官”’活动,通过乡村干部自我评议、班子成员相互评议和群众帮助评  相似文献   

9.
日前,回乡下老家,遇见这样一件新鲜事,村里的群众管熟悉的乡村干部都亲热地称他们为“某某老师”、“某某师傅”,这些干部也习惯群众这样的称呼。而在这以前群众见到乡村干部都称呼他们为“桌某书记”、“某某长”之类的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0.
从1983年开始,辽宁省铁岭县就在农村开展了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但那时,乡村干部起支持和帮助作用的多,直接参与的少。为解决这个问题,从2003年开始,铁岭全县实施了“领航”工程,让乡村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思想上“领航”。乡村干部帮助群众树立勇闯市场、依靠科技致富的思想。同时,还采取带领群众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请农业技术专家讲课、致富大户现身说法等措施,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调动他们学习运用农业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的积极性,切实做到思想上“领航”。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回乡下老家,遇见一件新鲜事:村里的群众见到熟 悉的乡村干部,多称他们为“某某老师”、“某某师傅”,这 些干部也习惯群众这样的称呼。而以前在农村,群众见到乡 村干部总是称呼“某某书记”、“某某长”。群众对乡村干部 称呼的细微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对于深化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解决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对于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做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淇县创新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方式,在全县各乡镇推行了以“工作建制下设、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乡镇主要领导进区接访、乡镇干部进村办公、村组干部进户恳谈”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三进”工作法,建立了乡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转变了乡村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毕节地区大方县八堡乡自2007年初推出"乡村干部服务群众记事本"制度以来,有效地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改进,密切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恶治顽”不可取张少华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少数乡村干部在向群众收取各种款项(包括不合理摊派)时,对一些思想顽固,行动迟缓,不按时缴纳的群众采取收拢一些农村社会“恶人”,强行入户,硬性收取的办法,此之谓“以恶治顽”。这帮恶人是被一些乡村干部高薪请来“协...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0,(7)
正"以前单靠村干部,现在村干部和‘五人小组’一起做群众工作,民意基础扩大了,大家伙心更齐了,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说起"五人小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乡村干部群众都竖起大拇指,"他们和我们是一个村的,办事很公道,又事事走在前头,他们定下的事儿,我们放心。"在乡村治理中,如何化解复杂多样的群众矛盾,在推进惠农项目和公益事业建设过程中,协调各方的利益冲突,成为困扰乡村干部基层末端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06,(17):42-45
近日,我们深入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吴忠市的青铜峡市和银川市的灵武市部分乡村就基层干部和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进行了专题调研。农民群众热切期盼新农村建设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南部山区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但这里的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乡村干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各级党委必须把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寻求创新的办法和措施,使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使之真正成为率领农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成为践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是最现实的梦想。2016年10月以来,建平县紧紧抓住这个要领,建立了乡村干部"包组入户"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根据能力特长,结合村民组及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分别至少联系1个党员服务站,每个党员服务站服务范围辐射村民组内所有住户,实现乡村干部、村民组、党员服务站、农户的全覆盖,改变了机关干部"包村不包组、包户不深入"的传统做法,变"蜻蜓点水"式包扶为"保姆"式包扶,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推动农村发展、基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世,到底是“狼来了”还是“凤来了”?且不争论。舆论普遍认为,受冲击最大的将是农民。那么,农村现状怎样?干群思想状况如何?我们历时一个月调查走访了汉寿县的29个乡镇场,重点剖析了文蔚乡以及西竺山乡的玉花桥村,所到之处,看到不少农户修了楼房,听了乡村干部倒的“苦水”,与部分农民算了细帐。总的感觉是:农村改革发展有成绩,乡村干部工作有难处,结构调整任务很艰巨,农民增产增效不容易。由此看来,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干群面临的共同挑战,是缓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首要问题。一、农民增收难是农村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