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对外经济思想及其对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杨红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开放的崭新时期,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有步...  相似文献   

2.
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后,中央提出了以浦东为龙头,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这是我国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长江经济带湖北区段是我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既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又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金融、商业和交通中心城市武汉。因此,长江经济带湖北段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区段。一、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主要设想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中心任务,是通过长江经济带的较快发展,引导和带动整个湖北经济的发展。其总体构想是:选准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正> 以浦东开发为标志的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新格局,给处于长江中游的湖北和我国腹内最大的中心城市武汉,带来了腾飞发展的良机。省委、省政府把武汉作为“龙头”,要求它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在全省起带头作用;前不久,中央又批准武汉为对外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某些政策;今年以来,我省荆州、襄樊、鄂西等地纷纷与武汉联姻,共同谋求加快经济发展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近来武汉采取了一些超常规措施,撤销了不利于开放开发的有关文  相似文献   

4.
1、在改革过程中,出现“收入差距”既是旧的利益关系延伸作用的结果,又是新的利益关系发育不全的表现。2、由于国家建立新的经济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需要,在投资规模、投  相似文献   

5.
(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浪潮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沿江推进,作为联接中西部发展“桥头堡”的武汉,在全国开放中的主要战略地位日益显现。1992年3月,武汉被批准为对外开放港口;5月,国家正式批准武汉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8月,第一艘外轮——日本籍“升华号”驶进武汉港,江海直达,直接对外的梦想成真;1993年,东湖、沌口两个开发区被批  相似文献   

6.
走具有内陆特色的开发区发展之路董尚荣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开发区大有希望”,到江泽民总书记强调“特区还要特”,我国开发区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在开放开发不断由沿海向沿江内陆推进和延伸的今天,作为内陆开发区,怎样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7.
简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完善刘毅我国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指导下,经过17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一个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为实现我国经济同世界市场全面接轨,推动中国现代建设创...  相似文献   

8.
在长江经济带湖北段设立经济特区的设想张泓1、十四年改革开放无疑使中国的经济实力迈上了崭新的台阶。但是,十四年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实践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经济特区,保税区均设在沿海,内地虽有一些开发区,但终因开放...  相似文献   

9.
围绕自身特色探寻改革新路──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届人事劳动工作研讨会综述本刊记者陈凤翔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在14个沿海城市兴办了经济技术开发区。10年过去了,14个沿海开发区都发生了巨变,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各开发区的人事劳动工作由于努力适应本地的...  相似文献   

10.
武汉作为地处长江中游、居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位置上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来与同饮一江水的其他沿江城市一道为开发长江、发展自己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湖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以武汉为龙头,以沿江为重点”的发展战略,要求武汉“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武汉是湖北的“龙头”,又是长江中游经济带的一个支撑点。 近几年来,武汉依托全省、服务全省,与省内地市州合作项目达2000多个,项目新增产值8亿元以上。同时,武汉又是沿江四大经济协作区之一武汉经济协作区的发起单位、成员单位,武汉经济协作区跨湘、鄂、赣、豫25个地市,人口达1.1亿,沿江的黄石、武汉、岳阳、沙市、石首、宜昌、九江等城市都在这个规划布局上,已逐步形成大运量、大耗水、大耗能为特点的工业群。为呼应、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由沪、宁、汉、渝4市发起,长江沿岸23个中心城市于1985年便开始联合协作,并组成了一个上下结合、纵横结合的经济协调会,沪、宁、汉、渝4市轮流担任主席方;由交通银行总行和沪、宁、汉、渝4市政府发起、沿江31个城市政府、交通银行沿江28个分支机构以及沿江386个大中型企业共同参与组成了长江经济联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两年  相似文献   

11.
1、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武汉为龙头,开放开发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武汉为龙头,开放开发湖北长江经济带,带动湖北在中部崛起,这一战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点—线—面”推进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对于江河沿线或铁路沿线,特别是两线交叉点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其效应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世界大江大河流域经济和城市开发有其内在的一般规律。根据这些规律特征分析武汉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发挥龙头作用的制约因素,是科学把握武汉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前提。武汉需要进一步更新认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发挥武汉在湖北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是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为实现湖北经济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武汉如何发挥好龙头作用,关键是要从宏观大势上把握。一、从邓小平开放思想上来把握,把发挥龙头作用作为武汉扩大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大开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沿海公安工作社会化的进程会大大加快。作为近阶段公安工作社会化的内容,如综合治理、治安承包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等,将会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逐步被新的内容所取代,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趋势之一:保安服务公司——有偿安全服务业将会普及。由兴起在少数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迅速向整个沿海开放地区发展,继而辐射内地;由大中城市发展到县城集镇,继而自成体系;由官办变集资联办,继而发  相似文献   

15.
单大年 《世纪行》2006,(3):22-22
200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湖北听取了武汉东湖开发区“光谷”建设情况,当听到武汉邮科院近五年来承接国家同类“863”计划和“国家创新基金计划”项目高达80%,并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着力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国际化取得重大突破时指出,“武汉应该在全国作出更大贡献”、并满怀激情地提出“武汉应该成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支点城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圆心理论”发挥区位优势 把武汉建成内地的国际大市场利用“圆心理论”,取半径的优势,发挥武汉区位优势,加快“共建”广大内地的武汉国际大市场。从国际看,巴西马斯,是内陆丛林城市,自从开辟为自由贸易区后,很快发展为现代化城市,并带动了亚马逊流域和其他...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东南沿海开发战略已经实施十多年,建立的一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目前正在进行建设的上海浦东开发区,更为世人所瞩目。沿海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先富起来的东部,使中部和西部引起了震动。西部地区不仅有国家政策的扶持,而且早在几年前西部十一个省区,  相似文献   

19.
构造强有力的沿海经济中心──兼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战略赖茂华我国现行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通过开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在沿海地区形成了多层次的开放和优先发展格局。这一战略实施的结果显示,沿海地区优先开放、发展已取得重大成效,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1988年1月20日至24日,武汉扩大对外开放研讨会在汉口饭店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八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就武汉扩大过外开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新年伊始讨论武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问题,不仅对湖北武汉,而且对全国的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主任李福玉指示,我国东部,内地与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长期困挠我们。武汉在“东靠西移、南北对流”的经济格局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象武汉市这样一些内地大城市能有较高速度的发展,发挥更多的中心大城市作用,就能带活全局,为全国战略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