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美的艺术分类是康德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认为美的艺术可分为三种:语言的艺术、造型的艺术和艺术作为诸感觉的自由游戏,诸种艺术的表现体现出审美价值及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达 《理论学刊》2002,4(6):102-105
对于艺术起源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是当作历史过程、历史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的 ,已经形成了科学、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 ,充分地展现了他们的艺术起源史观 ,对我们具有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的启示意义。依据这样的艺术起源史观 ,本文将人类的艺术起源史大致划分为“艺术前时期”、“前艺术时期”和“艺术时期”这样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并作了相应的说明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者卢梭,在其《论科学与艺术进步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一文中曾指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可能带来伦理道德的沦丧。同样,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可能对伦理道德产生巨大的冲击。虽然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但社会政治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艺术不能代替现实。尽管曾经有过一些艺术家面对生活的磨难企图遁迹于“纯艺术”的王国,但终于不能。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对艺术不虔诚,而是因为艺术终究是艺术。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一声“归去来兮”之后,既“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是,人们并不因此而否定艺术。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因为,艺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不解之缘。这首先表现于:艺术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不会再相信夏后开“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  相似文献   

5.
建筑艺术     
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是实用与审美交织的艺术,是运用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规律,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创造出一个适宜人类居住和社会活动,又有一定观赏性的实用艺术。建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化处理越来越关注,建筑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6.
“科学”一词的本义即为知识。一般说来 ,人们也是从此含义上来理解科学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 ,今天看来已是太狭窄了。目前人们为科学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综合起来看 ,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对其含义可作以下几点考虑 :( 1 )从理论方面来看 ,可把科学看作是知识体系 ,看作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成果 ,是一种精神产品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事物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 2 )从科学的形成过程看 ,可把科学看成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是社会精神生产的一种具体形态 ,是一种形式的社会劳…  相似文献   

7.
徐永赞  李克荣 《求实》2005,3(Z1):15-16
什么是文明?<辞海>中描述为,"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1]可见,文明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摆脱落后、愚昧的进步表现.也就是说,"文明,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2]  相似文献   

8.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指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以及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这是传统文明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在划分文明的形式时,忽视了一个重要内容:制度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战略思维是指思维主体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洞察事物变化与发展,发现问题、预见未来;用系统方法对影响事物发展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战略分析和综合;站在事物发展全局高度,以战略家的胆识和气魄果断地提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目标;以非凡的战略艺术制定并选择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案的心理过程.人的理性认识包括战略思维在内,都是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革命性飞跃,特别是它的唯物辩证法.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的系统科学,是继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人类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唯物辩证法与系统科学的有机结合,奠定了现代战略思维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种可以像人类皮肤一样感知外部压强和传导触觉信号的电子皮肤在美国问世。美国研究者不久前说,这种电子皮肤的出现是人造科学中的重要里程碑,解决了机器人触觉难关,还可临床运用于人类皮肤移植。  相似文献   

11.
当前,科学文化正全方位地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渗透到人类生活、制度和精神等各个层面。文章认为,科学文化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条件,科学文化的进步已经成为影响决策者的思维程序和方法,科学文化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了人本身的素质,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大贡献的文化形态,具有激发思维创新、推动观念进步和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滥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海军 《世纪桥》2012,(13):98-99
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应有内容,艺术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超越现实的羁绊,达到人性与天道的合一。然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和分离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科学教育中属于人文教育范畴的艺术教育的遮蔽和遗忘。因而,艺术教育的复兴和回归促使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和融合,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滥觞。  相似文献   

13.
黑陶文化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渊源流畅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明珠。人类历史发展中最辉煌的篇章。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的黑陶文化是影响早期中国思想内涵及文化体系形成的伟大因素,起着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黑陶以历史底蕴深厚和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是中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芳 《世纪桥》2010,(17):53-53
作为人类基本的文化行为,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纪实功能很强的电视载体。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今天,目前已经成为一门涵盖多学科——包括电视科学、美学、人类学等等——的综合艺术形式。因此,从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在现今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在领导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来武装我们各级领导者,这对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 和领导艺术的意义 一、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领导方法是领导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当前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文化包含着"人化"和"化人"的含义,即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将自然界"人化";然后再用其经验和成果来哺育和教化人,提升人自己.通常我们将文化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大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二是中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生活.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范畴,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可以分为: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理性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和社会习俗文化等四个主要部分.三是小文化,这是专指文学艺术之类的文化,它是精神文化中的一部分."三个代表"中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中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科学的理性发展,人类有必要对之实行规制:发掘科学的人性素养,加强对科学的规范和约束。推进科学和人文的融通,优化社会组织,倡导科技伦理。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实精神和批判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并非只是科学家在科学事业中所要倡导和实践的精神。应该说,科学精神是人类前进的普遍精神,是人类在自身长期发展中凝结起来的不迷信、求实证、求创新的探索精神,它是与迷信和盲目守旧的状态根本对立的。科学精神如同火炬,一直照亮看人类前进的道路,我们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走在人类发展的前面,就要全面发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什么?说到底,科学精神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求实精神和批判精神,是求实精神与批判精神的有机结合。科学与迷信作为两种对立的存在,早就贯穿于人类的发展中,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从一种发展走向新…  相似文献   

19.
孟祥娟 《唯实》2010,(8):135-138
传统知识是“基于传统之上的文学、艺术或者科学著作,表演、发明,科学发现,设计、商标、名称和符号,未被透露的信息和所有其他一些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由智力活动产生的基于传统之上的创新和创造”。完善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各种保护措施可归纳为积极性保护措施和防御性保护措施,要相应建立以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为主的综合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飞 《求实》2005,42(10):30-33
现代科学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人类的生活和命运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变化。科学与人文是在同一个人类社会文明的母体中孕育的,科学探寻“是什么”的客观描述,人文则回答“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内涵。在人类享受了无数科学的善果之后,科学也滋长分裂出自身的对立物,形成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暴露出它天生的破坏和制约作用。科学技术的异化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人类在自酿的苦酒中清醒,反思自己的行为,追索科学理性的人文关怀和人对自然天地的诗意情愫,重新唤回科学人文精神,求得人—自然—社会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