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表明,建国头七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段极为重要的历史变革时期,为此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基.在此期间,陈云作为新中国财经工作的实际负责人,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不仅干出了令世人瞩目的实绩,而且以其丰富的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为邓小平理论特别是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基于此,本文着重从经济层面就建国头七年陈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贡献作一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了七十余载,有着特殊的经历,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既高屋建瓴地规划经济发展大局,又悉心入微地制定具体经济政策.他关于新时期经济工作的宝贵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陈云这一时期的经济理论与实践,对于当前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陈云,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国后,陈云主要从事经济工作,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毛泽东与陈云在经济建设有些问题上有分歧,但毛泽东对陈云的才能和贡献是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主办的“纪念陈云同志百年诞辰——陈云经济思想研讨会”于5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的领导,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及家人,曾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以及经济学界的部分专家学者等1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一、陈云同志对我国财经工作的历史贡献陈云同志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建立的功勋尤为卓著。与会者从几个方面回顾了陈云同志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5.
王春正 《求是》2005,(12):8-9
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是党和国家的珍贵财富,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陈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的财政收支、银行信贷、物资供需和外汇收支“四大平衡”思想,是其经济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瑰宝。结合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实践,再次学习陈云同志“四大平衡”思想,倍感亲切,受教良深。我体会,陈云同志的“四大平衡”思想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着眼全局的综合平衡。陈云同志明确指出,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  相似文献   

6.
陈云长期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工作.经历了党和国家财政经济工作领导机构的发展与变迁。系统考察陈云与中央财经工作领导机构关系的演变过程.可以从一个侧面再现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陈云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也可以透视陈云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7.
《求实》1981,(11)
陈云同志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者,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工作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收集了陈云同志1956年——1962年间所写的重要文稿,共23篇。《文稿》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总结的重要文献,是我党经济理论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质上是由泛政治主义向政治经济有机互动逐渐回归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陈云同志以其深刻的思想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确立经济在国家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学习陈云同志唯实的精神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把握好经济与政治有机互动的规律,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的关键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建国头7年,陈云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负责人,从当时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作了有益的探索。这种探索,对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形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哲学思想。陈云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哲学思想。研究陈云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对于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建两大理论成果的历史经验,搞好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陈云哲学思想的起源作一探讨,作为陈云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引玉之砖。爱国主义情怀是陈云哲学思想萌发的土壤哲学思想是人们在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人尽管…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对整饬经济环境、治理通货膨胀、发展城乡交流、统一财经体制付出巨大努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的基本格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云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一系列指导经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的经济思想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得到升华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建国55年来,党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并作出了巨大贡献。认真回顾和总结建国5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我们全面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的召开不仅是对建国头七年社会主义革命经验进行的有益总结,同时也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新阶段的开始。中共“八大”制订的方针,政策,对在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的历史前提下,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是统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思想,凝聚党心民心的旗帜。它的形成诚然是在改革开放十多年积累经…  相似文献   

14.
刘乃新 《世纪桥》2004,(4):22-23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国情,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总结经济建设经验,与日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做出重大的贡献。 一是对经济建设目标提出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的发展步骤。建国后,党用3年的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就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  相似文献   

15.
陈云同志诞辰已100周年了。建国之后,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重大转折关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和继承陈云的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陈云同志百年诞辰,2005年4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第二研究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在上海联合召开“陈云生平与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吉林、安徽等地的60多名专家、学者,陈云同志夫人于若木及其子女,以及上海市领导、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驻上海督导组成员等出席研讨会。与会者围绕陈云生平和经济建设思想、党的建设思想、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陈云思想风范、人格力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陈云在建国后领导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云经历了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决策.参与和推动了党的两次历史性转折;直接领导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遇到困难时,他挺身而出,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重视并两度抓党的建设,为党的巩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18.
20 0 5年 6月 1 3日是陈云百岁诞辰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 ,陈云对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体会并学习他的人民主体经济观 ,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人民主体是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经典理论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  相似文献   

19.
从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初步建立的时期。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出现了改造旧文化、旧思想,建设新文化、新思想的历史潮流,这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虽然还没有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但从实践上看,建设先进的精神文明已成为新中国建国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建国头七年,这一基本要求得到了成功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二战以后,随着一大批第三世界国家摆脱殖民统治,纷纷走上谋求民族富强的变革之路,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开始打破以依附性的发展格局,进入自主性的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阶段,在短短几十年中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重大成就。然而,在种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下,建国后三十年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历史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的、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引导下的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在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