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2006,(6):F0002-F0002
“十五”期间,枝江市坚定不侈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战略,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十五”时期,枝江市委、市政腐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尤其是狠抓工业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南辉电子、奥美纺织、迅达科技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成为市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实现财政收入4.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3家,完成总产值51.1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名,全市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期末的26.4:33.1:40.5调整为“十五”期末的19.3:46.5:34.2。2005年,枝江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2005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郑勇 《政策》2006,(1):F0002-F0002
近几年来,宜都市努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湖北宜化、华新水泥、深圳东阳光、海南欣龙、国投原宜等5家上市公司和唐山惠达等共16家国内外知名大集团纷纷落户宜都,累计总投资达30亿元,提供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七成以上。2005年,全市GDP达到 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46%。 2005年4月,宜都市被授予“2003-2004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  相似文献   

3.
黄易  孙鑫清 《当代广西》2006,(21):62-62
宜州市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2004年,该市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荣誉称号;2005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列第74住。今年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增长12.2%;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7.1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2.1%。  相似文献   

4.
《政策》2007,(5):F0002-F0002
天门,全国著名的“棉花之乡”、“内陆侨乡”、“文化之乡”。近年来,天门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实力天门、活力天门、和谐天门”的目标,按照“一主三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民营活市、科教兴市”战略,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发展机遇,大手笔打选县域经济发展平台,高标准建设“一区两园”,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市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形成了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12.5%;地域财政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1亿元;同比增长25%。2006年,天门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100强“(排名第13位)。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09,(4):50-51
陵水黎族自治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省委主要领导赞誉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2.32亿元,增长12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8元,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7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3%。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壮大县级财源基础,摆脱财政困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灵山县结合实际,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探索出一条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连年增长的新路子。2005年全县GDP实现66.9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3.515亿元,增长 16%。灵山县城成了一座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美丽城市,2003年,荣获第四届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市奖;2004 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城,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2005年,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2005 年全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25%。  相似文献   

7.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7,(17):21-21
——2005年,贵港市全市生产总值较建市以来增长2倍多,年均增长8.2%;财政收入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0.3%。 ——2006年,贵港市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2.3%。 ——2007年上半年,贵港市全市生产总值128.3亿元,同比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5922万美元,同比增长136.8%,增幅排在全区第3位;  相似文献   

8.
李国强 《江西政报》2006,(14):43-44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科技部指导下,我省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39.8%提高到4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55%。200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0家,实现总收入350亿元,是“九五”末的2.9倍;高新技术产业创出口交货值46.3亿元,年均增长42.6%。“十五”期间全省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761项,获经费资助3.4亿元.相当于“九百”的7.2倍。  相似文献   

9.
刘海 《当代广西》2006,(4):51-51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壮大县级财源基础,摆脱财政困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灵山县结合实际,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探索出一条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连年增长的新路子。2005年全县GDP实现66.9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3.515亿元,增长16%。灵山县城成了一座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美丽城市,2003年,荣获第四届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市奖;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城,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2005年,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2005年全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25%。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对年来,特别是1993年间月撤县设市以来,廉江全市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廉江市先后被国家评为农林牧渔总产值、猪牛羊肉总产量、水产品总产量、水果总产量、糖料总产量、农业增加值、邮电通信等方面百强县(市)和林业百佳县(市),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05亿元(现行价,下同),年均增长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22元,年均增长46%;工农业总产值8264亿元,年均增长10.3%;财政收入2.11亿元,年均增长4.3%。廉江市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11.
襄樊市是全国首批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地级市,县域经济一首是个市经济的某石和发展的市体.主撑全市经济的大局。1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城乡一盘棋,工农一齐抓”的指导思想,把县域经济的发展摆在战略位置,初步打破了城市工业、乡村农业、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壮大了县(市)经济的实力。199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498亿元,县(市)405亿元,“五分天下有其四”。其中农业产值县(市)占96.92%,工业产值县(市)占66.6%,全市财政收入县(市)占55.4%。“七五”末到“八五”末,全市经济总量增加了161亿元,其中县(…  相似文献   

12.
赵保华 《群众》2009,(1):70-71
“十一五”以来,我们丰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三化”进程.积极探索符合县情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三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9.2%,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年均增长12.1%,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创新萧山     
近年来,萧山区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营造自主创新氛围,强化企业创新服务,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推进产业结构提升,促进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8.03亿元.“十五”时期年均递增20.86%;财政总收入64.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2%和20.43%。  相似文献   

14.
袁卫东 《政策》2010,(4):28-29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优先发展工业不动摇,坚持加快建设经济强市不懈怠,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当阳市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区)”称号。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实现区域生产总值13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3%;实现一般预算收入4.6亿元,增长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增长6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3亿元.增长42.4%;工业企业用电量达到13.2亿千瓦时。增长36%。  相似文献   

15.
江宁 《人大建设》2005,(6):51-52
2004年,舞钢市的GDP比上年增长17.8%,财政收入增长75.1%,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行列,并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之一,是全省22个财政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之一。4月上旬,记者踏上了舞钢这块沸腾的热土,探寻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秘诀。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7,(22):46-48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核心抓园区的总体方略,以“转一、进二、上三”为方向,强力实施“六大战略”,经济和社会保持快速发展。1-9月份,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37亿元,同比增长14.0%,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79亿元,增长21.5%,地方财政收入1.34亿元,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930元,增长20.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2589.6元,增长1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7.56亿元,比年初增加2.35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去年同期上升6个位次。重点抓了六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市县传真     
宜州市经济建设实现“五个新发展”宜州市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2004年,该市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荣誉称号;2005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列第74位。今年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增长12.2%;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7.1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工业经济新发展。该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掀起了工业大会战热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  相似文献   

18.
张卫东  王泽洪 《政策》2002,(4):37-38
潜江市是荆楚大地上唯一的“中国明星市”,1992年至2001年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2001年,潜江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结构调整、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和发展环境等四大战略重点,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29亿元,比上年增长6.8%;市级财政收入完成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9元,比上年增加58元。  相似文献   

19.
廖晓军 《江西政报》2006,(20):42-43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泰和县按照“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以及“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等战略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步人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401.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054.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1%、21.9%;全县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11亿元,增长31.4%;实际利用外资1857万美元,同比增长92.6%;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5.3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85.4元,同比分别增长8.1%、11.49%。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十一五”发展宏伟蓝图,泰和县将牢牢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六大特色经济,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10年,全县GDP达65.4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达5.059亿元,年均增长17%,基本实现“实力泰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州”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大力实施基础优先、资源转换、中心城市发展、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州六大战略,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坚持发展不动摇,加快改革不松劲,创建和谐不走样,保持稳定不懈怠,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2005年,海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34亿元,年均增长1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尤其是工业经济,总量扩大、效益提高,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13亿元,年均增长1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15亿元,年均增长29.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16亿元,年均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完成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人口与汁划生育、社会保障、民族宗教、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发展思路“十一五”时期是海西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加快小康进程的重要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了“把握一个主题,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六个原则,实施六大战略,实现四个翻番”的基本思路。把握一个主题:牢牢把握发展与和谐这一主题。围绕一个目标:加快发展工业、全面建设小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海西,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投资发展环境取得新改善,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和谐海西建设形成新局面。坚持六个原则: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坚持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与循环利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六大战略:实施资源转换、基础优先、中心城市发展、开放带动、科教兴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四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比“十五”末翻一番;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比“十五”末翻一番;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比“十五”末翻一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