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刊时有披露买卖“乌妙帽”的丑闻,但只见抨击卖官者的腐败嘴脸,却没有鞭挞买官者丑恶心态的文章。原河南巩义市委书记杨振海以2.5万元的贿金,将市物资局副局长的宝座售出,买官人只用了“魏某”代之。原江西省广丰县委书记郑元盛卖官收入16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组部通报了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涉嫌行贿者达168人,足见“买官”者众。因此,惩治“卖官”者,不能放过“买官”人。买卖双方共同构成了“乌纱市场”,受贿、行贿都是犯罪。“卖官”者是败类已成定论,“买官”者是些什么人呢?至少心术不正。能够用钱买官者,必把做官与发财联系在一起,投入就要产出,买了官再去赚钱,这是他们的逻辑。这种人即使小有才干也不会用到正途上去,或许越有才干越危险,干起坏事尤甚。更有那平庸无能之辈,本就不是做官的材料,只能靠钱铺路,一旦做官,非但不干事,还要坏事。可以说,凡“买官”者都不配做官,起…  相似文献   

3.
来信摘录     
不要忽视“腐败皮条客”“腐败皮条客”是为腐败分子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牵线搭桥的人,其危害性极大。 能够充当“腐败皮条客”的人,身份比较特殊,与受贿者关系不一般,如配偶、子女、秘书、情妇等,如成克杰  相似文献   

4.
若问眼下“最大的腐败”是什么?说是用人上的腐败怕没人会置疑。从已披露的案例看,用错一个人会导致用错几个甚至一批人的恶性循环——不是有人靠“买官”、升官,进而再去卖官,成了“乌  相似文献   

5.
我市已出台五条措施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卖官”者将严肃查处,“买官”者则将一律免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旭秋说,当前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多做得很好,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现象。为此,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五项措施,严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歪风。凡“跑官要官”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组织处理;坚决  相似文献   

6.
靳生 《当代广西》2008,(1):45-46
县委书记岗位目前已经成为腐败案件多发的岗位。近年来,在安徽仅以阜阳为中心的皖北地区,就先后有18名现任和原任县委书记因腐败被查处,原因多是因为卖官买官,这其中又以“千万县令”陈兆丰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防止和遏制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措施的不断落实,明目张胆的买官卖官难度和风险加大,买官卖官的手段也有了新的变化。研究买官卖官新特点,正确选择遏制买官卖官行为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芦垚 《现代领导》2011,(9):12-13
今年是十八大前的换届年.政治局在此时加强对地方干部的管理.亦有为买官卖官等腐败行为提前打预防针的用意。“这非常少见。”对于3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如此评价。  相似文献   

9.
几乎每个贪官的“出事”,都与卖官有关。大官卖大官,小官卖小官,买官得官做,做官再卖官。查处不谓不严,惩罚不谓不重,打击不谓不狠,可官场交易仍是层出不穷,屡禁不绝。在某些地方,甚至异常地火爆。前边的栽倒了,后边的又站出来。难道卖官,就真得这么有利可图?真值得这么铤而走险?一问:“利润”几许?有可能,卖官是天底下“利率”最高的买卖。有个现成的例子,最近受审的四川省  相似文献   

10.
据权威部门透露,近三年来,在全国立案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五成以上的大案,三成以上既是大案又是要案的案件,都与组织人事工作违纪、违法行使权力有关。一些具有组织人事工作权力的职能部门领导者与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买官、卖官的犯罪行为,危害十分严重,应当引起高度警惕。组织人事工作职务犯罪是典型的吏治腐败,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买官卖官。与其他职务犯罪行为相比,买官卖官具有  相似文献   

11.
买官卖官这一封建社会官场上的丑恶现象,在今天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在有些部门和单位买官卖官甚至发展到了猖獗的程度,近几年全国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买官卖官案件可谓多矣,信手拈来几则:  相似文献   

12.
事件     
中国严处“买官卖官”优化换届环境。今年1月23日,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河北等地发生的六起“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典型案件,这是中纪委、中组部历史上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时隔半年后,中纪委和中组部于7月19日再次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原陕西省商州区区委书记张改萍“买官卖官”等七起案件的查处情况。中纪委和中组部两次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这在我党的执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在发布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13.
书记与县长权力最大的不同是书记享有人事权,因此许多书记“犯事儿”就是犯在买官卖官上  相似文献   

14.
《山东人大工作》2008,(10):58-59
萃岚近日在新华网撰文说,人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大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以"买官卖官"为主要特征的吏治腐败是腐败的极致,是最大的腐败,几乎是中外所有国家政权改朝换代的导火索。国外一些政党失去地位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吏治  相似文献   

15.
“买官卖官”等职务犯罪的严重存在,促使我们有必要反思刑法关于职务犯罪数额标准不断提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铲除“买官”“卖官”的毒瘤──干部使用中“钱官交易”现象透视徐江善,卢保红,吴戈"要想富,调干部","不跑不送,原地不动","五千块钱点点炮,一万块钱调一调(平调),五万块钱跳一跳(提拔)"……这些听起来如同玩笑的顺口溜,在我国个别地方和单位却已成为...  相似文献   

17.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旧中国,人们这样形容金钱的魔力。在反腐败战鼓擂响的今天,金钱的魔力体现在政治舞台上,则是买官卖官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整治买官卖官行为工作力度,坚决查处买官卖官案件,在全省上下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徐江善等写的文章《铲除“买官”卖官”的毒瘤》,发表于《中国公务员》杂志1996年第10期上。阅读之余,始觉大快人心,再觉忧心忡忡,为了人民大众的事业,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及早治治买它卖官的丑恶现象。何谓买卖?搜辞书的解释,实是以钱换物,卖是以物换钱。买卖者,钱物交易也。但是现在可以用钱买到和可以卖钱的,已远远超出”物”的范围,并且好些已成为肮脏交易了。刚果说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等见不得人的买卖已经不算新闻的话,那么,时下为人民所侧目的买它卖官现象便是这类肮脏交易的又一奇特景观!“要想富,管干部”,…  相似文献   

20.
薛锋 《中国人大》2010,(15):47-47
民国时期,中国政坛官场风气的丑陋与恶劣是史上有名的,因清末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使得人们仕途进取机会越来越少,于是买官卖官便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那么,在民国时期究竟有多少人是通过买官卖官方式得到官位的呢?这恐怕是连蒋介石本人也无法说清楚的事情了,但想来老蒋也可能不得不承认买官卖官是民国政坛的一大痼疾,想从根本上予以根除似乎比登天揽月还要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