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传承》2016,(5)
高校是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是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前沿阵地,当前高校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地处革命老区的高校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教师红色素质;加强机制建设,发挥保障作用;开辟特色传播栏目,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体现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从新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来看,红色文化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因此,红色文化体系建设,一方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诉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对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指引性。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鲜明样态,是推动文化自信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全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承存在版块内容流于形式、应用选择形式偏颇、呈现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应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保障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填补红色文化全媒体适用载体技术短板、考量不同层次用户群体需求,创新宣传方式、扩大红色文化宣传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汪勇 《理论月刊》2012,(4):13-16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共同浴血奋斗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红色文化形成的源头和基础,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产物和结晶;红色文化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诉求和有效载体.在当下,弘扬红色文化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共同的根本目的,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创新路径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新时期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高校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有:辅助第一课堂、主导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构建校园文化平台、开展网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等。  相似文献   

6.
陈卓 《传承》2014,(2):40-41
陕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陕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践路径,推进陕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成果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运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是加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张传辉  王晓玲 《前沿》2010,(3):119-121
当代大学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是我们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是十分宝贵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思维活跃,勇于创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仅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更促进了意识形态教育手段的创新。同时,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遭遇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态度的淡化,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改变,冲击校园文化等困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采取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等手段是实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田世宏 《传承》2013,(4):10-11
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民族利益、保证国家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安全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包括社会转型期思想多元化的客观影响,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的存在及其影响以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缺陷等。分析这些成因对于我们研究和规划如何具体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安全建设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红色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红色社团开发模型以学校培育和支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实践项目为导向,红色社团开发模型以学生对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兴趣为基础,红色社团开发模型以核心人物的模范作用来带动。  相似文献   

10.
郑慧仙 《传承》2008,(12):18-19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基础,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文化发展的载体。与此相对应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三个特征:受动性、阶级性和虚假性、文化性。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基础,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文化发展的载体.与此相对应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三个特征:受动性、阶级性和虚假性、文化性.  相似文献   

12.
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实现"三全",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加强主阵地建设需要重点考察和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其他学科的引领与加强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全员育人;以铸魂为目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实现全过程育人;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实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是推进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有效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中的价值,探索依托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也从制度层面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牢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指明了具体方向。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更加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  相似文献   

15.
张荣洁 《传承》2012,(6):14-15,9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高校面临着被弱化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高校的强势渗透,另一方面是国内社会转型期的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高校的影响。为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我们应该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凸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性、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回归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5,(12)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的有机整合,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教育的精神支柱。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动态的、发展的文化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性,具体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加以理解认识,从而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培育艰苦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7.
管仕廷 《传承》2012,(13):74-75,96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黄日干 《传承》2014,(2):66-69
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相较其他教育者具有六个方面的独特优势,包括工作优势、思想优势、情感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手段优势。辅导员应挖掘和发挥这些优势,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努力成长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者。  相似文献   

19.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凝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加有效和更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骄子。  相似文献   

20.
姜丽 《前沿》2012,(17):26-28
文化自觉自信说到底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关键,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因素主要有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经济转型期对我国高校文化的冲击,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挑战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立足本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树立文化安全意识,以及进行网络安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可以提升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