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领域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它对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更渗透至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的全过程,为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在依法治国视野中,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应该包括法治信仰的内涵、法律基础知识、法治思维能力和法律规范认识等方面。就方法而言,应该强调从学校教育、社会协同、学生个体自觉践行等三个层面构建立体式的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法治信仰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创新与改革的新提法。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深入理解"法治信仰"的内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培育,需要明确其同政治信仰、道德信仰之间的关系。法治信仰与政治信仰是并行不悖的,要结合政治讲法治;法治信仰与道德信仰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法治和德治要协同发力。在我国治理实践中,学法与守法领域最能精准评估法治信仰目标的推进实况。学法是法治信仰形成的基础前提,守法是法治信仰形成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3.
"弘扬法治精神"和"树立法治意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前提。在关于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的理解上,存在着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自身内容的泛化(或者扩大化)问题,它模糊了人们对法治的认识;存在着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相互混淆的问题,它影响了法治精神的有效弘扬和法治意识的有效树立。因此,要适度区别"法治精神"与"法治意识",要精准提炼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的核心意蕴,为科学确立"弘扬法治精神"和"树立法治意识"奠定思想基础。法治精神是法治自身的客观精髓和神韵,法治精神的核心意蕴包括法律主治精神、人民主治精神和平等之治精神,弘扬法治精神的关键在于执法者阶层对法治精神的弘扬;法治意识则是人们对法治的主观意象与认识,法治意识的核心意蕴包括法治自律意识、法治信仰意识和法治敬畏意识,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在于全体公民法治意识核心意蕴的树立。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的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精神支撑。没有法治意识,就没有法治国家。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增强全民的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个总目标,把法治国家建设纲领和蓝图变为人民生活现实,必须大力普及法治观念,使全社会树立起"法大于天"的现代法治意识,在人民心中形成对法治的拥护与信仰,使全体人民忠实崇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最高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问题高度重视,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我们要认真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法治文明的中坚力量,其法治信仰对全社会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种种法治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其形成的原因可从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提升大学生法治信仰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多元协同、形成合力。就高校而言,可以从构建法治信仰教育体系和优化法治信仰养成环境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未设立法学专业之高校的法治教育普遍存在法律课程设置不科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高、学生未树立法律信仰等问题,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高校法治教育的推进。为完善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各高校应健全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8.
未设立法学专业高校的法治教育普遍存在法律课程设置不科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高、学生未树立法律信仰等问题,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高校法治教育的推进。为完善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各相关高校应从教材及教学实践着眼健全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形成的前提,乡土社会的法律信仰则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当下有限的法律认知、传统因素的阻却及法律运行的缺陷是法律信仰在乡土社会中缺失的原因。建构乡土社会法律信仰有三条路径:加强乡村普法教育,提高乡民用法律维权的意识;重视习惯规范,完善乡土社会立法体系;增强服务意识,健全乡村法律运行机制。而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乡土社会民众的法律信仰,进一步推动乡土社会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推进法治中国这一系统性工程,在千头万绪中做到提纲挈领,必须要抓住宪法这个"纲"。建设法治民政,推动民政系统干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必须首先要学习宪法、掌握宪法,树立宪法信仰,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推动湖南省民政法治建设。一、为什么要学习宪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十二届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理念的强化使得高校辅导员与法治的关联性更强。在这一背景下,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必备要素。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的养成模式是确立法治信仰,学习和掌握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校规校纪。辅导员法治方式的实践路径是既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也要规范自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信仰决定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的精神面貌。在网络信息时代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信仰冷漠化风险,突出表现为政治信仰缺失、道德信仰冷漠、法治信仰淡薄等。大学生信仰冷漠既与个体认知、情感与意志等内部因素有关,也与国家、社会、高校等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冷漠风险,既要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又要紧扣时代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还要尊重青年主体,激发大学生坚定信仰的内生动力。研究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信仰冷漠化问题,既是当下重要的现实问题,也关乎国家未来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王秀鹏 《桂海论丛》2008,24(3):78-80
培养法律信仰的原因是法治本身的需要;影响法律信仰的培养所面临的障碍是缺失法律信仰的根基、法律信仰的前提、法律的权威性,是法律信仰普遍性的缺失。因此,要将法治精神的建设同市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消融国家优位的理念,树立社会优住的理念,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信仰培养,培育国家公职人员现代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陈卓 《今日浙江》2014,(20):24-25
正普法走到"六五",内容、形式在变,不变的是核心——让更多的人享受法治的阳光雨露。早在2006年"五五"普法启动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强调指出:"要通过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通过8年的实践,浙江正"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努力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2013年11月5日开始,全省1848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员干部是主体力量,也是"关键少数",加强党员干部法治意识已经成为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所在。当前,党员干部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着培育目标不够明确、培育要求规定性不够、培育内容系统性不够等问题。对此,在培育干部法治意识时应注重建立目标体系牵引,综合运用培育方法,完善制度机制保证。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我国几经波折,而今终于走向了健康、有析的发展道路。放眼未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必然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扎实推进。在立法数量增加、法律体系完善的同时,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尤其是完善法治运作机制,提升公众对法治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将会成为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恩施州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绿色发展"目标责任大,任务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积极维护恩施州的"绿色发展"之路,应用"长牙齿"的法律,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行为尤为重要。"绿色发展"需要法制自身不断健全与完善,并充分发挥法治功能;"绿色发展"需要法治思维的科学治理,法治思想的积极宣传、法治行为的正确引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当前面对我国乡村内生权威严重式微,法律渐成信仰,权利义务意识被激活,法律转为需求,新型农民纠纷不断涌现,法律成为要求的局面,要从需求视角下反思农村法治路径,认识到"实质"法治比"形式"法治更重要,认识到"治理"模式仍然有其在乡村中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需求,认识到农村与国家的关系是基于存在自身需求的"迎法下乡"。  相似文献   

19.
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程序正义呈现"空心化",地方执法制度体系不健全、部分民警法治意识淡薄和法治知识欠缺是推进警务法治化的重要阻碍。在善治视野下推进警务法治化,要强化民警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加强制度供给,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执法制度及执法效果群众评价机制;完善警务规范,努力实现警务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香港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经由违法"占中"呈现异化与淡薄,其深层原因是香港青年学生对西方选举民主盲信盲从,民主与法治意识错位以及忽视中华文化的包容精髓。作为香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香港青年学生法治意识堪忧,严重影响香港依法治理。陆港两地需要以文化凝聚法治共识,完善"一国两制"的包容互信,树立香港青年学生的宪法共同体意识,培育"一国两制"的法治精神源泉,努力开拓香港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