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我们收集了全省一些地方团伙犯罪的情况,并到粤东沿海地区作重点调查,感到当前团伙犯罪情况非常严重。有的已经演变成或正在向黑社会组织演变,成为危害社会的一股恶势力,严重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和群众安全。为此,我们要正确估量整个刑事犯罪形势,加深对团伙犯罪严重性、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把打击团伙犯罪作为当前深化“严打”斗争的关键环节真抓狠抓。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恶势力是农村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局部地方治安趋向恶化而衍育的“怪胎”,既带有团伙犯罪的特征,严格讲属于团伙犯罪范畴,但与一般犯罪团伙相比,其组织结构稳固得多、成员数量多得多、犯罪种类广得多、危害程度大得多,因而,又不同于一般团伙犯罪;就其较严密的组织结构与种种“恶”的表现,表明农村恶势力具有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某些属性,但二者还不能等同。据对广安地区1994年至1997年10月摧毁的19个农村恶势力犯罪  相似文献   

3.
一、流氓恶势力绝不是个别地方存在的问题,而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治安隐患,公安机关必须把打击的重点和锋芒指向各类恶势力犯罪在改革开放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作为整个社会消极因素综合反映的刑事犯罪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流氓恶势力团伙已经成为祸患社会治安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群众称恶势力是“霸天”、“第二政府”,称恶势力盘踞的地方“晴天天日”,恶势力被摧毁是清除了“天上的黑云”,是“第二次解放”,这是对恶势力的危害性和打击恶势力的重要性的最形象的说明。恶势力视法律为…  相似文献   

4.
农村恶势力调查及其控制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流氓恶势力的滋生演化经历了萌发、生长和成熟三个阶段。农村中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 ,少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 ,传统的宗族关系的消极影响 ,部分群众对流氓恶势力的屈服忍让以及执法机关对流氓恶势力的打击不力 ,这些因素是农村流氓恶势力存在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控制恶势力犯罪 ,必须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全方位的防控系统、强有力的打击系统和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5.
恶势力犯罪团伙是公然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大肆实施多种违法犯罪活动的纠合性违法犯罪组织或群体,属于犯罪团伙中较为典型的一类。恶势力犯罪团伙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多有前科劣迹。青少年所占比重较大;犯罪活动趋于多元化,暴力手段逐渐升级;农村恶势力猖獗,长期称霸一方;公然蔑视法律,严重威胁地方治安秩序等。封建帮派、宗族意识是恶势力团伙滋生、蔓延的历史根源,基层控制能力减弱为恶势力团伙提供了生存空间,打击不力致使恶势力犯罪团伙难以彻底根除。为有效打击恶势力犯罪团伙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综合控制能力;抓紧追逃工作,准确打击犯罪;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整体作战合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方恶势力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方恶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非作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治安秩序和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因此,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地方恶势力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是新形势下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而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是预防农村地方恶势力形成和及时有力打击农村地方恶势力的一条正确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四川省农村大案要案的剖析来看,家族型、村头型、村官型、共生型团伙性犯罪是农村恶势力灰色化犯罪的存在状态。必须从平衡礼俗秩序和法治秩序、培育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力、强化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的合法控制等方面上破解农村恶势力犯罪的"灰色化犯罪空间""灰色化犯罪主体""灰色化犯罪行为",实现农村恶势力灰色化犯罪良法治理。  相似文献   

8.
所谓“流氓恶势力”,一般是指在一定区域或地段内,为非作歹,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扰乱、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引起公愤的违法犯罪分子及其帮凶。这些流氓恶势力为非作歹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局部地区社会治安混乱的毒瘤和祸根。一、流氓恶势力犯罪现状及其特点1、团伙犯罪突出,往往集抢劫、盗窃、流氓、伤害于一身。2、活动区域相对稳定,侵害目标具有随意性。3、划分“势力范围”,具有很强的排他性。4、“霸”字当头,作案具有暴力性。5、犯罪具有渐进性。成员越来越多,活动区域越来越大,作案形势越…  相似文献   

9.
1998年初——1999年初,以彭妙计为首的特大杀人抢劫犯罪团伙在豫、陕、苏、皖一带疯狂作案,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慌。该犯罪团伙的形成及发展经过了初级阶段、形成阶段、演变阶段、升级阶段、疯狂作案阶段等五个过程,并在团伙之首彭妙计的带领下,犯罪中使用各种反侦查手段。对这一团伙实施的案例进行分析,为公安机关在新时期破获案件提供了参考,也使有些传统的破案方法暴露了弊端。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构成了恶势力犯罪组织的主体,他们绝大多数曾经是“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和缺乏谋生的技能促使他们组织或加入恶势力团伙。为了切断城市流动人口恶势力的源泉,城市有义务接受父母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孩子给予义务教育,让孩子们享受正常的亲情,健康成长;应该对外来人员给予更多的关爱,尽可能地在安全、医疗、民政救济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多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1.
浅析农村恶势力犯罪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恶势力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基层管理能力弱化、农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群众存在惧恶心理、宗族关系消极影响 ,对农村恶势力打击不力以及政府存在不当行为、社会存在腐败现象等。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组织人员对郑州市管城区的十八里河镇、南曹、圃田乡近两年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分析如下: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改观,具体表现为“一少一好”:(一)各类违法犯罪少。以往一镇两乡社会治安比较混乱,特别是在少数村庄流氓恶势力盛行,一些不法之徒打架斗殴,侮辱妇女,无恶不作,尤其是一些刑满释放人员重蹈覆辙,坐地为虎,称王称霸,群众深恶痛绝。如十八里河镇柴郭村“村霸”张海军等10余人,自1995年以来在该村称王称霸,想打谁就打谁,想偷啥就偷啥,偷了人…  相似文献   

13.
团伙犯罪作为反社会的一种犯罪势力,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社会治安的一颗毒瘤,严重影响着社会治安的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对其深恶痛绝。分析近年来我区团伙犯罪的基本情况,对于认识新形势下团伙犯罪的新特点和新动向,加大打击力度,适应斗争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我们所说的带“黑”团伙和邪恶势力,是指在一定地区、行业或市场.长期凭借暴力或暴力威胁,称霸一方,肆意发泄淫威,欺压、掠夺、残害无辜群众,使群众产生恐惧感的群体。与一般流氓团伙相比,他们有这样几个本质特征:第一、有较严的组织体系。从目前查获处理的这类团伙看,有的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有向犯罪集团演化的趋势。南京市最近破获的陈向东为首的39人团伙,成员稳定,分工细致,他们不但有首领、军师,还有打手、会计。长期以来,该团伙受个体业雇佣,抢占垄断收购猪皮、牛肚、鹅毛等市场,为抢地盘、争努力,经常与其他犯…  相似文献   

15.
团伙犯罪是刑事犯罪活动中的一股凶恶势力,是当前社会治安严峻的一个突出方面,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一大因素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威胁。团伙犯罪同其他刑事犯罪一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多种不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原因,又有思想原因;既有境内原因,又有境外原因;既有社会原因,又有家庭原因。这里仅从团伙犯罪形成的原因,谈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密切联系群众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重要的执政理念,十六大以来党对群众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根据政党的制度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思维演进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制度批判和自我意识觉醒阶段,制度探索和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制度完善和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从制度思维的视角分析,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关系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党制度评价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党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追求。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党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在新时期制度发展中的基本视点。  相似文献   

17.
流氓恶势力在农村的崛起及蔓延是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和担忧的问题。本文拟就当前农村流氓恶势力的危害及打击、遏制流氓恶势力的对策作些探讨,以期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这是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根据我国目前社会治安形势的实际情况适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结合今年以来我区打击恶势力团伙犯罪的工作实践,剖析了恶势力犯罪的特点和打击难点,并就今后一个时期的打防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黑社会团伙犯罪是指那些街匪市霸、村匪屯霸、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看场子、收保护费等带有黑社会色彩的流氓恶势力团伙犯罪。此类犯罪的团伙成员多以两劳释解人员为主,犯罪组织严密,犯罪空间不断扩展,犯罪欲望恶性膨胀,并且逐渐向政府部门渗透,搞黑白两道,对社会治安构成极大威胁。要彻底杜绝黑社会,必须本着“成熟一个,打掉一个;摸清一个,打掉一个”的原则,做到除恶务尽。  相似文献   

20.
当前铜仁地区农村恶势力的特点、存在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行乡里的农村恶势力,给当地的社会治安稳定和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若任由这些恶势力蔓延、发展,则可能衍变为黑社会组织。因此,掌握农村恶势力的特点,研究治理对策,已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