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侦查假设是刑侦逻辑思维的重要形式。整个侦查过程可以看做根据证据和线索提出侦查假设,在否定或肯定侦查假设的基础上发现新的证据、提出新假设的过程。侦查人员能否有意识地利用侦查假设分析案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侦查工作效率。侦查假设的应用逻辑包括分析侦查假设的提出是否合理,推演是否充分,证实或证伪是否有充足的理由,推理形式是否科学,以及如何正确看待侦查假设的可能性与客观世界实然性的矛盾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善于运用“假设”来研究历史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也曾经使用过假设方法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的某些重要问题;作为历史研究方法,“假设”是毋庸置疑的;中共历史研究中,科学运用“假设”方法,同样有助于加深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侦查假设在侦查实践中有十分广泛的运用,但理论上缺乏系统研究。对侦查假设的含义、侦查假设思维、种类和影响侦查假设的因素等几个问题作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词多义的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在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多义词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文章主要以“黑色”为例,通过对维吾尔语颜色词“黑”的研究,欲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关于原型理论和隐喻转喻在颜色词发展过程中的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中的九篇典型的案例小说,内有为缉捕凶手、迅速破案而作出的大量侦查假设:或误用侦查假设而酿成冤案,或善用侦查假设而成功破案,或由多种类型的推理构成推理系统提出侦查假设。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分别作出梳理,这对于我们如何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调查取证,成功运用侦查假设,迅速正确侦破案件,或许能获取某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性假设是中西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管理思想史上,人性假设中国以性善论、性恶论等为代表,而西方则以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代表。本文对中西的"人性假设"进行比较分析,探析中西管理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巴里·布赞教授治学勤奋,著述颇丰,在国际关系理论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在安全复合体理论、世界历史与国际体系和英国学派研究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其代表性著作包括《人民、国家和恐惧:国际关系中国家安全问题》(People,States and Fear:The National Securit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83,revised 2nd edn.1991);  相似文献   

8.
霍布斯对自然状态存在的证明存在着严重问题,但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又使之令人信服。自然状态仅是为学者研究的方便而提供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必须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成为必要的知识生产的前提。各种学术假设对于学术的发展和进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日对译作品中,日语指示词“ニ、そ、わ”与汉语指示词“这、那”具有不对称性。对这种不对称性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如下规律:(1)日语对指示词有着更强的依赖性;(2)汉语中的“此”、“如此”、“其”及人称代词代替了一部分“这”、“那”等指示词的使用;(3)汉语与日语中的指示词在指示方向上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审视与传承儒家思想有重要现实意义。儒家假设基础揭示了孔子对社会规律的发现而不是发明;儒家思想假设基础解释了“君德”的重要性,如果偏离这个假设基础,就必然成为压迫人民的统治工具。在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只有强化儒家假设基础,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才能遵循更高层次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原则,才能真正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