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周遐光 《时事报告》2013,(10):38-40
婺源,地处江西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十多年来,婺源旅游从零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婺源之路”旅游发展模式,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山区发展成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旅游产业现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8.6%和48.5%。目前,全县共开发精品景区20多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7个,是全国拥有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2.
"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2011年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口号,把以"古、始、真、土"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九江市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越,田园风光秀美,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为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九江大旅游发展新的春天,九江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监督职能,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镜头实拍:圆桌会议盘家底"2012年,全市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75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36亿元,带动就业5万余人次。目前全市共有从事乡村旅游的景区(点)、农家旅馆大大小小1000余家,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乡  相似文献   

3.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宣布2016年我国旅游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在全国开展全域旅游试点工作。早在2013年,琼海市就已经以建设百姓幸福家园为目标,以打造田园城市为抓手,以5A景区标准大力推进以乡村旅游为主打的全域型旅游。琼海的创新经验被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点赞”,他称琼海探索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国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和泰国黎敦山发展项目为例,对中、泰两个代表性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文章从旅游产品开发历史与发展现状、社区参与旅游项目、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护、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品牌建设四个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以"政府指导、企业执行、社区融入、居民获益、社会认可"为原则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发展社区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发挥旅游扶贫效益,为我国乡村旅游更好更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阎海旺 《前进》2007,(7):45-46
近年来,在整个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村旅游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主题之后,国家旅游局在2007年又正式启动了乡村旅游的"百千万工程",即在中国推出100个特色  相似文献   

6.
小县做成大旅游——记婺源县的旅游兴县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峰 《江西政报》2006,(2):45-46
江西省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是个只有33万人口的山区农业县。近几年,该县依托自身别具一格的山水人文资源,在全国率先打响了乡村文化大品牌——“中国最美的乡村”,旅游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  相似文献   

7.
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黄洁 《思想战线》2003,29(5):24-26
"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者的根本动机,具体表现在中国人身上就是"土地情结"和"家情结",它们共同对乡村旅游需求市场和旅游供给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研究情结理论,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以及整合营销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3,(6):105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十大年度县域旅游之星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土牛土羊、土猪土鸡,守"土"有方;野菜野果、野菊野笋,逢野皆宜;数不尽的山珍美味,吃不完的生态美食。农家小院、石径泥路、菜园水田、竹山果树、日出日入、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桃园净土画卷。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指出乡村旅游中"乡村性"缺失的核心因素是城镇化进程。然后重点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期探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出路。具体研究思路是:从城镇化的空间进程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与时空相结合,以其与乡村旅游的自然环境生态关系、文化融合和景观变迁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一个相对严密的影响分析框架,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  相似文献   

10.
桐庐旅游,起步于1979年瑶琳仙境的成功开发,曾被誉为全国县级旅游之冠。近年来,桐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及潇洒桐庐城市品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十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等称号。2008年,桐庐县适时地提出创建浙江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目标。2009年,全县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477.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5.5亿元。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9,(13):1-1
近几年,江西已经成为我国新兴旅游热点地区之一,旅游经济一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幅度。2008年,我省旅游接待人数为810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5.59%;旅游总收入559.3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64%,约占全省GDP的8.6%。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从我省旅游产业的规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的17个省级贫困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考察、走访、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张湾区的旅游扶贫模式和扶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扶贫的影响效应与美丽乡村目标之间具有"耦合-互动"关系;(2)旅游扶贫在促进乡村地区旅游发展和减贫扶贫方面作用显著;(3)旅游扶贫模式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依赖,且模式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刘亚琴 《新东方》2008,(6):46-47
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强劲,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中国旅游局统计2006年度全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24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2010年和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分别增长到10亿人次和15.6亿人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2010年浙江省出境旅游者达到100.2万人次(不包括公民个人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61.6%,排在全国各省(市)前列。但是出境游特别是团队"出境游"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目前国外突发事件频发,更加剧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前后的乡土文化变化对比的分析表明,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敲开了乡村封闭的大门.而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作为弱势文化的乡土文化的自觉,使其开始了从结构到解构的过程,最终达到"和而不同"的城乡文化一体.  相似文献   

16.
秋日的客家祖地连城景色分外迷人,冠豸山、培田古村落、四堡古书坊……处处游客如织。连城县旅游事业局局长林志强开心地向人大代表们介绍:"今年1—8月,全县接待游客217.53万人次,比增29.2%;旅游总收入9.95亿元,比增49.6%"。这是连城县人大常委会全力助推"中国旅游强县"建设显成效的生动缩影。"加强旅游营销、提升旅游品牌推介能力,一直是我们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百坤如此说道。旅游资源是连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连城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从履职一开始就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撑产业加以推进。县  相似文献   

17.
何一枫 《政策瞭望》2013,(10):33-35
今年4月15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到海外旅游的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增至2012年的8300万。中国已超越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旅游消费国。原先极少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消费者群体,2012年他们在旅途中花掉了创纪录的1020亿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海南》2014,(12):F0002-F0002
<正>儋州地处海南岛西北部,距省会海口市130公里,西北部濒临北部湾,与越南和广西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67公里,总人口106万。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美称,曾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等"四乡"殊荣。继2013年11月17日至18日,儋州市成功在光村雪茄风情小镇举办了首届海南雪茄文化旅游节后,2014年12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凤凰县依托丰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旅游业呈“跳跃式”发展。2005年,旅游接待人数252万人次,旅游收入5.5亿元。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350万人次,旅游收入11亿。仅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凤凰县接待旅客31.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亿元。在全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保持凤凰旅游的产业优势,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要求我们对当前凤凰旅游产业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对凤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精心构思,这样才能使我县旅游业永续高速发展,跻身于世界旅游圣地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2014年,阳朔县接待游客1200多万人次,连续三年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先后荣膺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最美丽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称号。2015年4月,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Trip Advisor(到到网)揭晓"2015旅行者之选——全球最佳目的地"榜单,阳朔位列前十,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