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海军学会会刊》1995年11月号刊登了美国海军中校弗兰克·C·鲍里克的一篇文章,题为“潜艇孙子与潜艇城艺术”。该文章主要是用虚拟手法分析中国海军的潜艇战方法和作战理论,并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虚构了2006年中美海军在南沙附近海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海战,其中对中国海军有许多天方夜谭式的描述和评论。众所周知,南沙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南沙问题的起因也世人皆知。尽管如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表示了和平解决南沙问题的良好愿望,也表明中国始终是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然而近年…  相似文献   

2.
南中国海是一片在地图上不起眼的区域,但它却对亚太区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争议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中国及台湾地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南沙群岛因其丰富的石油和其他天然资源及重要的战略地位受到关注。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对南中国海区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会在南沙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呢?是引起军事争端还是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和平解决南沙问题呢?这将是本文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同时本文也对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中扮演的角色做出批判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一、维护南沙群岛主权是中国国家利益之所在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早在二千一百多年前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南沙群岛,取得了对南沙的主权,并从15世纪初郑和代表明朝朝廷把南沙收归中国版图和正式命为“万生石塘屿”起,就对南沙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尽管地理条件那时限制了中国渔民长年累月地永久定居在南沙岛礁,但几百年来中国人连续不断地出没于该群岛是确凿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聚焦南沙群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中国解决南沙群岛问题十二字方针“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综合部门来协调各部门的行动,组织制定南沙政策的方案。南沙海域被称为“第二个中东”,日本的NHK更将其称为“亚洲的火药桶”:其油气资源超过我国西部油气资源的总量!不久前,南沙周边有关国家公布的油气勘探国际招标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中国海!我传统海疆线以内的南沙群岛,已几乎被瓜分完毕,从现在起,它只能是被称为一个地图上的概念。最可怕的是,无论是在线路上,还是在国民意识上,都缺乏应有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5.
宗教矛盾与民族冲突有时是交叉的,处理好宗教矛盾同时也就缓解了民族纠纷和隔阂,有利于民族和解。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相联系的一系列恐怖事件,已经引起许多存在相关问题国家的严重关注。妥当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同种文明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大限度地抵消其负面影响,团结社会各阶层和派别力量促进而不是阻滞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摆在面临宗教与民族问题的国家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现状及前瞻陈锋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开始于70年代初,是在中国加入了联合国、和欧洲国家特别是同所有欧共体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建立起来的。当时的欧共体包括9个国家。但是它那时所显示的力量,在欧洲及世界所发挥的作用已经相当引人注目。1991年...  相似文献   

7.
汪巍 《西亚非洲》2002,(6):24-25
第57届联大会议《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召开高级别会议,支持非洲国家通过联合自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说明国际社会对非洲发展问题的重视,也表明非洲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趋利避害,以稳定求发展。非洲国家通过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速资金和技术的引进,力求使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在不断壮大自身经济力量的同时,扩大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影响。但落实该计划面临资金短缺、发达国家将政治与之挂钩等问题,预计该计划近期难获实效。  相似文献   

8.
东亚地区主义的兴起给中国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助于消解部分国家对中国发展的误解。与此同时,东亚地区主义“一个声音说话”的运作模式和某些政策,也对中国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构成牵制。中国既尊重东亚各国的战略利益,同时也要努力促使东亚国家重视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
南海问题已成为讨论东亚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中国-东盟关系中的难题。学术界在分析中国-东盟关系时,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大理论有不同的认可。但在南海问题上,国际流行的舆论是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势,体现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思路,不尊重国际法。本文认为,上述理论都不足以帮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东盟关系中的南海问题。就南海争端而言,中国与东盟既有共同的表述,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之所以重视作为地区组织的东盟,既源于中国自身的战略目标,也源于东盟的独特力量。与流行的看法不同,中国不仅没有削弱东盟,反而不断强调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并且在南海问题上强调和东盟一起发挥稳定地区局势的作用。中国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构建稳定的周边环境需要之外,也是向外拓展海洋势力的需要,中国的基本主张是以陆制海。此外,随着东盟在平衡地区外势力中的地位上升,中国也倚重于东盟来抗衡外部力量对地区稳定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60-90年代,即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其中也包括通过西欧的“中国风”、俄中贸易、向中国派传教士和研究汉学著作等多种途径对中国文化进行的接触。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与吸收,促进了俄国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亚太地区政治力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大国集中;二是中小国家联合。世界上最有影响的7个大国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它们是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这4个大国加上东盟构成当今亚太地区5大政治力量。它们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及其相互关系都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亚太地区局势的发展和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社会学的角度对东南亚中产阶级存在现状进行分析考察,认为伴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中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这一变化促进了东南亚国家市民社会的发展。他们逐渐在政治上具有了一定的表现要求和能力,要求社会更加民主化。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各种非政府组织(NGO)崛起,这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进程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由于东南亚中产阶级力量弱小和自身局限以及政府、传统政治文化影响,决定了东南亚国家民主化发展进程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南沙海域石油开发与主权纷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70年代,南沙海域因发现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周边国家即分别对南沙群岛的全部或部分声称拥有主权,并开始勘探那里的石油资源,使南沙群岛的主权纷争不断激化。本文对近年来南沙群岛周边国家在南沙海域的油气开发状况及由此引起的主权纷争,进行综合的论述,并对处理因石油开发而造成的主权纷争,我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实现民族复兴,维护国家独立、自主与安全是毛泽东大战略的核心目标.中国在社会组织、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和外部环境的险恶构成了毛泽东大战略的内外条件.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严重限制了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空间,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与自身实力不相称的、额外的安全保障和国际影响力.毛泽东大战略就是通过对两极格局变迁趋势的积极把握,利用矛盾,分化对手,保存和壮大自身的力量,从而为中国作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新生力量的崛起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 随着国家软力量在国家力量中地位的突出, 大国开始看重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利用自 身软力量的优势来影响它国的能力。国际政治领域中也由此出现了“ 文化霸权” 、“ 信息霸权” 、“ 制度霸权” 等名词, 或统称为“ 软霸权” 。美国利用其软力量中的世界理念、大众文化与媒体、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力等来 为其全球霸权战略服务;但美国利用软力量称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认清在“ 文明” 、“ 合法”的外衣 下的软力量所形成的“软霸权”与凭借军事等硬力量推行的扩张政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由此要对美国的 “软霸权”提高警惕,并通过捍卫、弘扬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 加强自身的软硬力量建设, 来有效地维护国家 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未来5~10年以美国这个超级力量为中心以及以俄、欧、日、中为代表的力量次中心构成的国际格局总体稳定,国际安全也基本可以维持一种平衡和稳定状态。但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可能性的增加,军控与防扩散问题日益严峻,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力下降等影响安全的因素突出,也可能使国际安全形势变得十分复杂。中国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要义的国际安全观应成为国际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以积极的多边外交政策、多方位的外交行为推动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中,遇到了地区国家对共同体理念的不一、意识形态差异、历史问题纠结、领土政权争端干扰、大国力量角逐等问题。中国应加强与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努力推动一个包容性、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的建成。  相似文献   

18.
李巍 《国际问题研究》2023,(5):48-70+139-140
自由主义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经济思想的根基和内核。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基于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美国国内对于自由主义的反叛力量一直在孕育,但受制于既有思想的强大惯性,这种反叛力量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行动指南和最终的政策方案。直到拜登政府上台,美国社会内部累积的巨大变革力量才开始凝聚成强大的执政共识,并转化为现实的操作方案,美国的决策精英将这种共识概括为“新华盛顿共识”。新共识的核心内容是,美国要大力动用国家权力工具,从内政(产业政策)和外交(经济外交)两个方向入手,全面复兴美国的产业生态系统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服务大国战略竞争的目的。这是美国经济战略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力度的转型,即从信奉市场至上、推动自由经济转向强化政府干预、护卫国家安全。美国重新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既打破了关于美国自由主义立国的传统神话,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演进都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韩国妇女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但在"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是韩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力量。韩国经济发展也使妇女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参与经济意识增强,法律地位有显著提高,素质上升,婚姻家庭观也发生了变化。但经济发展并没有根本解决男女不平等问题,还需要政治的、法律的和社会等方面条件的具备和配合。  相似文献   

20.
南海是世界能源开发与能源安全的焦点,其所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到世界诸多国家持续关注。20世纪60年代南海海域石油储藏前景被揭示之后,南海周边声索国持续攫取南海油气资源,试图在南沙部分岛屿归属和南海海上划界问题未解决之前,造成油气开发的"既成事实"。域外第三方油气公司的纷纷介入使得南海油气争夺战日趋激烈。长期以来,中国在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问题上保持了克制,提出并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随着南海形势的变化,中国在南海油气开发方面的政策有必要予以调整,通过加大自主开发、有效制约第三方介入、全面统筹、科学规划等措施,扭转在南海油气开发中的被动局面,切实维护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