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孙泉云(上海市畜牧兽医站201103)李劲松蔡宝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6周龄以下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和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1〕,主要以肝炎为特征。本病最早...  相似文献   

2.
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抗体的测定龚国华(上海市畜牧兽医站201103)袁明龙(青浦县畜牧兽医站)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us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养鸭业造成了极大的危胁。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我们用...  相似文献   

3.
雏鸭病毒性肝炎血清酶和血胆红素的动态研究彭南秀(广东省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510500)鸭肝炎病毒(DHV)属小核糖核酸病毒,可引起鸭病毒性肝炎。自1945年Levine和Hofstard发现这一疾病以来,在全世界已有十几个国家流行本病,因流行广泛而被...  相似文献   

4.
1984年以来,我市有10多个乡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制备鸭病毒性肝炎免疫卵黄,对用其治疗和预防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动态病理学研究彭南秀(广东省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510500)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本病自1945年Levine和Hofstad发现以来,已有十几个国家报道此病,被称为世界性疾病。在我国,自黄均建等(1963)报道上海...  相似文献   

6.
自1984年福建省福州地区发现鸭病毒性肝炎以来,在一些养鸭场和专业户鸭群均有该病发生和引起的死亡。据1988和1989两年对4个大养鸭户21批雏鸭的调查,死亡率为15%~70%不等,发病死亡高峰集中在3~10日龄,10日龄后下降。死亡最严重的是番鸭和本地麻鸭杂交肉用鸭和樱桃谷鸭,死亡率为40%~70%或更高,雏番鸭病情较轻,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樱桃谷鸭爆发性烟曲霉菌病的诊治罗朝科,柯家发,李超美孙广东(南京动植物检疫局210009)(南京胜利圩鸡场)1993年12月,南京某地相邻两个饲养樱桃谷鸭的鸭场爆发疫病,半个月内死亡1920只雏鸭,通过现场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烟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眶下窦炎是由霉形体引起的鸭传染病。笔者等1998年诊治2群病鸭,均痊愈。发病情况厚禄乡李某饲养樱桃谷肉鸭500只,20日龄时发现部分鸭流鼻液,摇头,两侧眶下窦臌胀。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混合肌肉注射治疗无效,发病鸭达50多只,且每天死鸭1~...  相似文献   

9.
以 1、2、10型鸭疫里氏杆菌 (RA)分离株为菌种 ,研制鸭疫里氏杆菌病三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经无菌及安全检验合格后 ,对 6日龄樱桃谷雏鸭颈部皮下接种 0 .4mL/只 ,免疫后第 10、14、2 1和 3 5d分别用 1、2、10型RA强毒株攻击 ,第 14d的攻毒保护率为 91.7%~ 10 0 % ,3 5d的攻毒保护率为 66.6%~ 83 .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雏鸭 5~ 7日龄免疫后至上市保护率可达 95 .0 %~ 10 0 %。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全国许多地区有本病流行。为控制本病流行,我们进行了鸭胚灭活苗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种毒 鸭病毒性肝炎标准毒株——ATCC系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惠赠。 (二)鸭胚 健康鸭受精蛋,购自句容湾山鸡场溧水县食品公司,我所自行孵化。 (三)鸡胚 健康来航鸡受精蛋,购自农牧渔业部南京药械厂,我所自行孵化。 (四)雏鸭 健康雏鸭康贝尔种,购自句容县湾山鸡场;绍兴鸭购自溧水县食品公司。  相似文献   

11.
从黑龙江省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 (DVH )的发病雏鸭肝等组织中分离到 1株病毒HD Ⅰ株。经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鸭胚中和试验、雏鸭保护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 (DHV)。证实引起该鸭场雏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DVH所致。用DHV标准R85 95 2毒株多次强化免疫健康鸡 ,获得高效价的鸡抗鸭肝炎超免疫抗体。  相似文献   

12.
雏鹅病毒性肝炎的诊治病毒性肝炎是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斑,侵害5~30日龄雏鹅,成年鹅不易感染。饲管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鹅舍潮湿、拥挤可促使其发生。近几年来,笔者在确诊的基础上用中药治疗3100...  相似文献   

13.
贵州独山人工草场绵羊寄生虫调查与防治效益测定钱德兴(贵州省兽医防治检疫站贵阳550001)梁秀峰,谢匀萍向定辉(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贵州省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是新西兰、中国两国政府投资兴办的我国南方种草养畜基地。目前已拥有价值75万美...  相似文献   

14.
鸭毛滴虫(Trichomonas anatis)系多鞭毛的一种肠道原虫,由Kotlan于1923年首次发现,我国至今尚未见有报道。我们于1985年7月份分别在两个鸭场发生病毒性肝炎的病鸭体内发现大量鸭毛滴虫,现以其中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88年4~5月,皖河农场养禽场的雏鸭群爆发了一种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以神经症状为临床特征,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剖检特征的雏鸭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及病原学检验,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6.
2018年以来,江苏地区部分养殖场病鸭表现短喙、生长延滞。为确定该病的病原特征,本研究团队从某发病樱桃谷肉鸭场采集病料,经无菌处理后接种11日龄鸭胚连续传代培养,分离获得1株病毒,传至第3代次时可致感染鸭胚死亡,第5代次病毒滴度达5.3 log_(10)ELD_(50)/mL。通过PCR鉴定、电镜观察、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和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该毒株是短喙型小鹅瘟病毒(short beak and dwarfism syndrome-goose parvovirus,SBDS-GPV),遂将其命名为SBDS-GPV JS01株。为了进一步研究SBDS-GPV JS01株对不同品种鸭的易感性与致病力,将该毒株第5代病毒分别经皮下接种1日龄GPV阴性健康高邮鸭、金定鸭与苏邮1号鸭。结果显示,JS01株对各品种试验鸭均易感,感染鸭出现发育迟缓、腹泻、跛行瘫痪及上下喙萎缩变短等临床症状,发病率100%,死亡率10%~25%。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SBDS-GPV,该毒株具有较广的宿主感染谱。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对南宁市郊的一些鸭场和养鸭专业户进行过调查,以20日龄前的小鸭发病和死亡最多,有些鸭群死亡率高达80%。为此,我们测定了10~20日龄健康北京鸭的血液及肝功能生理常值,旨在为诊断小鸭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中毒等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Ⅰ型鸭肝炎病毒逆转录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A66株的RNA聚合酶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Ⅰ快速检测的逆转录套式PCR方法(RT-nested-PCR),采用该方法对DHV-ⅠA66弱毒株和R85952强毒株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均能扩增到304 bp的条带,而正常鸭胚、健康鸭肝组织、鸭瘟病毒、鹅细小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新城疫病毒、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鸭源大肠杆菌、鸭疫里氏杆菌和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00 Pg,第2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 fg,第2次比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高106倍.表明,所建立的逆转录套式PCR方法可用于鸭病毒性肝炎(DVH)的临床诊断、病料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  相似文献   

19.
2016年4月,四川邛崃某鸭场送检30只樱桃谷肉鸭,临床表现鸭喙变短、舌头伸出。从送检鸭脏器中分离鉴定出1株鸭源细小病毒,命名为QH-L01株。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毒力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ELD50测定、VP1基因测序,并与其他细小病毒毒株进行比较。ELD50测定结果为10-6.54ELD50/0.2 m L;VP1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结构基因全长2 203 bp,编码734个氨基酸,与鹅细小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2.8%~99.8%,与番鸭细小病毒同源性为77.4%~87.3%;VP1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和鹅细小病毒及番鸭细小病毒分别为95.2%~99.5%和85.4%~91.1%。VP1基因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和鹅细小病毒SYG26-35分离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出现明显的鸭源细小病毒BADS症状,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表明该病毒分离鉴定成功。  相似文献   

20.
Ⅰ型鸭肝炎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Bank中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应用Oligo6.0软件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准确快速检测出极低含量(1pg)的Ⅰ型鸭肝炎病毒。本研究解决了该病在组织病料中检出困难的难题,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的快速诊断、净化及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