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楠 《创造》2002,(10)
《(宋)大理国梵像卷》,因系大理国描工张胜温所绘,又称为《张胜温画卷》(以下 简称《画卷》)。《(宋)大理国梵像卷》与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南北双绝”,是我国誉享中外的两件艺术瑰宝,而且二者的“遭遇”相同,命运坎坷,具有传奇色彩。目前,继杭州《宋城》主题公园获得极大的成功,大理又新建《天龙八部》影视城及40集电视系列片《天龙八部》开拍之机,对被誉为“南天瑰宝”的《(宋)大理国梵像卷》、《清明上河图》与《天龙八部》进行比较研究,对研究南诏、大理历史及如何应用《画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香港回归,洗雪百年国耻的前夕,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云南民族博物馆隆重推出大型古典木雕《张胜温画卷》特别展。6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俊、省政协主席刘树生、全国人大常委普朝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光范、副省长戴光禄、省政协副主席赵廷光、李瑾,原省级老领导高治国、王连芳等以及部分委办厅局、大专院校的负责人出席了开展典礼。宋代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亦称《张胜温绘大理国梵像卷》,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第一长卷,全长1636.5厘米、高30.4厘米,比人所共知的《清明上河图》长两倍之多。对研究南诏…  相似文献   

3.
丁林霞 《福建乡土》2011,(4):10-10,13
站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那条长达100多米的《清明上河图》投影画卷前,活动的影像,令走过这个长廊的各国观众都为北宋时期汴梁人的生活场景所倾倒。而画中心那条横亘汴河两岸,以梁木科棋穿插别压,形似彩虹的桥梁,更是深深地镌刻在世界各国观众的心上,让人惊叹不绝,久久不能移步,有的甚至发出“这样的木拱桥大概只能在画中见了,真是廊桥遗梦啊!”的感慨。  相似文献   

4.
《中兴图传》(以下简称《图传》)是南诏舜化贞中兴二年(公元898年)绘制的一幅长卷画,主要描绘“梵僧化斋”、“奇王祥瑞”等南诏建国初的一些佛教传说故事。原《图传》分作两个长卷:一卷是图画,纸本彩绘,长十九尺一寸五分;高一尺四分。此画卷前面有清朝张照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所书的长记,叙述南诏的历史和他对本《图传》的看法。画卷后有“嘉庆  相似文献   

5.
中国馆一直是世博园内最热门的场馆之一,而中国馆内的那幅3D版的《清明上河图》则无疑又是中国馆最热门的看点之一。这幅长128米、高6.5米的巨幕投影图,比原版的《清明上河图》放大了整整100倍,分白天和黑夜两个版本,白天的时候图中有691人,晚上377人,每一个人物都是活动的,将北宋宣和年间都城汴京的繁盛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6.
《南诏图传》是南诏遗留至今历史最悠久的文物,我国古代民族瑰宝之一。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陆续地对这一件文物珍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各人对它的定名却很不一致:或称之为《南诏图卷》,或称之为《南诏中兴国史画》,或称之为《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或称之为《南诏史画卷》,或称之为《中兴图传》,或称之为《南诏图传》。由于《南诏图传·文字卷》(以下简称《文字卷》)的重新被发现,我们得以知道《南诏图传·画卷》(以下简称《画卷》)的绘制时间肯  相似文献   

7.
《旧京图卷》是一卷五十米长的画卷,出自北京铁路职工王大观的手笔。该画上卷二十五米已由作者描绘在绢面上,并已着色;下卷初稿已完成,争取年内全部完工.《旧京图卷》反映的是北京三十年代的风土人情.五十六岁的作者学习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技巧,在这幅画中把三十年代的北京城归纳、设想於一条路线中,以描绘人民的生活为主,并注意反映不同区域的特点,表现当时北京的各种建筑物和各行各业及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画卷中约有人物九千多个,各类建筑物上千,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紫禁城、天坛、牌坊、华表、庙宇、城楼、各式四合院、教堂、使馆、王府和地主宅院、农舍、贫民窟等。据了解,采取传统的手卷形式,用如此长的画幅来反映三十年代的北京风貌,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8.
欧阳江南 《传承》2010,(13):37-39
《清明上河图》真迹在问世后的800多年里,一直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经一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许多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小小书画,大大含义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书画的内容看,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宗教和政治信仰,表达着执政者的意识形态。如王羲之写的《圣教序》表达了人们的宗教信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体现了人的伦理道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一直在红学领域兜兜转转的著名作家刘心武,时隔10年终于又把笔触转向了现实题材。他的长篇新作《飘窗》日前出版,描写的市井生活被评论界誉为“当下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三年多的调研起草,7月23日,《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条例》的制定,既是上海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现实需要。从"破题"到"举旗"说起贸易中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清明上河图前的人头攒动,还令人记忆犹新。不过,那展现的是900年前都市商贸的繁盛。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度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2.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中国画,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已有几千年历史。基本上分为三大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明代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到清代郑板桥的《梅竹》;从近代吴昌硕的《花鸟》到张大千的《山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等。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名画成千上万,流散海外的名画约有3900件。  相似文献   

13.
清明上河园位于七朝古都开封市西北部,与龙亭风景区毗邻,是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按照1:1的比例复原再统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休闲度假、趣味娱乐于一体,占地面积6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180亩,拥有大小古船50余艘,各种宋式房屋400余间,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等称号。清明上河园以恢宏的气势和巧妙的创意将历史画卷活化,形象地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华景象。城外区小桥流水,杨柳拂面;城内区烟雨楼台,繁…  相似文献   

14.
婚姻变奏曲     
男娶女嫁是千百年来人们说不完的话题,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生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素材。永远吸引人们眼球的一幅画卷,远比清明上河图更具价值。古今中外描写男女婚姻故事小说,故事主人公的种种经历,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甚至不惜以身效仿,甚至以身家性命为代价。一部《红楼梦》,一位弱不经风的小女子林黛玉,华夏少女为她和贾宝玉的婚姻爱情为之倾覆。如果以此书问世至今,问有多少人为此流过眼泪,恐怕只有青海湖知情。有位神仙说:青海湖的水为什么是咸的,都是孤男少女看了《红楼梦》为林黛玉和贾宝玉流泪汇集而成咸湖的。可见幸福的婚姻爱情会感动上帝,婚姻爱情的悲剧也会感动上帝。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我去大西北公干,曾前往山西平遥县参观,并在一小贩那里购得一幅绢本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该图虽不及原作的尺寸,却也有280厘米长,18.5厘米高,泛黄的绢本上还明显地透出几道浅浅的水渍,部分人物和场景也出现了少许的叠影,但与我们所见过的还是极其相似的,显然是“原样临摹”之作。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  相似文献   

16.
明红 《浙江人事》2007,(6):44-45
北宋画家张择端完成《清明上河图》后进献皇宫,宋徽宗赵估十分珍视,他用瘦金体御笔亲书了“清明上河图”五字,并钤上双龙小印(宋皇帝的闲章,用作鉴赏、收藏艺术品的钤记),徽宗成为皇宫第一个收藏此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晋公通字[2014]160号各市公安局:现将《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担保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12月25日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担保暂行规定第一条为了正确实施《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关规定,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担保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由杭州天石微雕艺术馆和杭州乐乎堂公司创意,中国美院教授王伯敏题名,中国美院副教授王重义、上海画院一级画师王重连兄弟联手创作的中国人物画长卷《中国古代休闲图》于日前问世。这幅12米长的画卷形象地表现了古人健康向上的休闲方式。有《乐舞》、《击壤》、《马球》、《弈棋》、《泼水》、《冰嬉》等,涉及各民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2月9日下午,上海市市级机关工委研究室党支部党员怀着期盼已久的心情来到市博物馆,参观正在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此次展览集合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三大博物馆的力量,《行书上虞帖卷》《鸭头丸》《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72件顶级国宝在这一次展览中都得以全部展出。  相似文献   

20.
张胜温画卷     
《张胜温画卷》是我国十二世纪绘画艺术的珍品,被誉为“天南瑰宝”。画为素笺本,没色画。画长三十米,共一百三十四开,绘有各种人物六百二十八个以及山水、树木、鸟兽、舟楫、屋舍等。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