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一、社会转型与行政伦理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是指一种社会结构向另一种社会结构的变迁;从特殊的意义上说,是用以特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和变迁。[1]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质变,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整体性变革,包括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的变迁,其实质是传统体制获取现代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改善民生促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呈多发态势,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从近年来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群体冲突事件来看,现阶段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大多集中在与百姓基本民生相关的部位。因此,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讲应该从民生入手,通过改善民生,化解矛盾,通过建立健全以民生保障促社会稳定的机制,实现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念变革与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念变革与社会政治稳定□赵兴良在我国,伴随着社会体制结构转型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价值观念变革中的矛盾和冲突也相当激烈,并可能演化为种种失落和失控状态,造成思想混乱和凝聚力下降,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价值观念与社会政治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转型期政治功能的特殊状况以政治和市场双重启动的我国现代化进程,触动了传统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引发了深刻的社会转型。伴随着结构调整和体制转轨,各种社会矛盾以共时态的方式集中地显现出来,这些矛盾与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转型能否顺利实现。政治表现为居于社会枢纽地位的特殊社会历史关系,凭借其在上层建筑固有的特质来对社会进程发生巨大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使政治的地位更显突出,现代化事业与社会转型须臾不能离开政治,政治在社会系统中处于推动社会转型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最具力量和权威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某些社会领域中的失效只有政治才能给予弥补,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须仰赖政治改革与创新。作为公共权力的组织,政治(特别是国家)处于保护有利于人民总体利益的所有制形式的地位,从总体上平衡过分悬殊的财富占有,处于既是竞争的倡导者又是弱势集团的保护者的特殊地  相似文献   

5.
何平  吴楠 《理论建设》2012,(6):90-94
社会转型致使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正确认识现阶段社会矛盾演变趋势进而寻求化解之策略,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良法善治为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预设公正预期的规则体系,也为良性秩序的回归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基于此,探索建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法治机制,是对现阶段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路径作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与社会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社会转型属于经济主导型发展模式,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保持了长期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配套改革显得相对滞后。改革所带来的大量社会矛盾没有及时得到有效化解,当前改革的后发症已显端倪,改革本身也迅速从突飞猛进期进入攻坚期。进入21世纪,社会稳定问题变得较为突出,社会矛盾潜流暗动,形势错综复杂,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一、转型期社会矛盾分类考察1、经济领域矛盾:利益分化与群体冲突经济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由于利益分化而导致的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冲突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稳定的特征、类型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和荣 《唯实》2003,(5):73-75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 ,社会稳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 ,表现为社会稳定的整体性、相对性、动态性以及时代性特征 ,从而使得中国的社会主要是一种变革型稳定的社会。把握当今的社会稳定特征 ,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中国面临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但来自于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矛盾是基础性、深层次性的风险,对中国社会的稳定构成巨大的威胁。本文立足于社会结构视角,详细阐述了社会层面的各类社会矛盾,深入剖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所具有的独特性。文章最后指出改善民生是化解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各种利益的冲突和碰撞,这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最突出特点,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最根本诱因。正确地从利益视角解析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危机,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的利益冲突及其整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奎清 《学习论坛》2007,23(5):59-61
伴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深化所带来的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矛盾与冲突日益突出,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研究现阶段我国社会利益冲突的特点、根源,建立协调利益冲突的整合机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价值矛盾与价值冲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家华  翟文忠 《求实》2002,2(2):36-39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 ,造成了激烈的价值矛盾与价值冲突。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解决转型中的价值矛盾与价值冲突、构建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维稳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但由于以往在维稳思路、维稳方式和维稳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维稳压力越来越大,维稳成本越来越高,维稳结果是"越维越不稳"。因此,迫切需要对原有的维稳思路、维稳方式和维稳机制进行变革和调整,尤其是要把民众迅速扩大的参与愿望纳入到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轨道,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建立健全官民之间的政治沟通与合作治理机制,才是实现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有其纵向历时态的历史性、过程性、阶段性、过渡性;有其横向共时态的区域性、领域性、层次性、多质性。社会转型问题是一个既普遍又特殊的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与政治及政治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联系。在对待人类的社会转型与具体民族国家的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上,应当遵循普遍与特殊的规律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如果处理不好社会转型的普遍与特殊、共同但有区别的关系,具体民族国家的社会转型就会面临重重陷阱。如何解读社会转型陷阱?人类社会现处在何种历史方位?我国社会有哪些特色?向何处去?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主要侧重于广义政治的宏观视角对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普遍性、特殊性与政治生态作初步的探析。认为基于大历史观,避免各种教条主义,从传统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未来够格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社会转型,这一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社会中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过程,是社会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的过程。对于农村社会而言,是由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由农业社会向农、工、贸相结合的社会转型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的变迁,社会各方利益进行重新组合,逐步演化成一种新的关系结构。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并非是完全的自发演进过程,国家在其中起了主导性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结果。我国具有特殊的国情,“中国有百…  相似文献   

15.
李振国 《共产党人》2012,(Z1):11-14
正当前,宁夏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是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也是人民调解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步伐,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和手段,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长效工作机制,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不仅势在必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吉晓华 《探索》2011,(6):153-156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农村群体性矛盾纠纷日益突出。由于农村基层政权社会控制力的减弱,农民群众利益表达能力的局限,农民群众权利救济行政渠道效率的低下,法不责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农村群体性矛盾纠纷极易诱发成为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此,要从利益表达、源头预防、调控联动、城乡统筹、责任奖惩等方面,构建农村群体性矛盾纠纷的多元化化解机制,确保农村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社会和谐,是多元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主张共同体中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整合社会差异、化解社会矛盾,以实现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社会逐步形成,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实现社会和谐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公共协商为解决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以公共协商制度化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今中国应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本文论述了社会利益矛盾的形成、表现和正确处理社会利益矛盾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改革发展稳定始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社会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类社会矛盾难以避免经常地大量地产生出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一些社会矛盾容易激化,特别是青年群体,因某些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青年群体事件有其特定内涵和特征。从其成因看,青年群体事件既有与青年群体自身特点相联系的内部成因,也有外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