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购物返利”网站开始兴起。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购物能够返利自然让不少消费者叫好。但如今,有的返利网站模式开始变味,涉嫌传销,不卖商品,靠发展下线赚钱等,继而扰乱市场。因此,消费者要理性辨别返利网站,规避返利购物风险。  相似文献   

2.
廉立 《天津律师》2005,(1):5-10
新闻:《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规范(试行)》出台,并将于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对打折让利、购物返券、价外馈赠、有奖销售、限时购物、降价销售、积分返利7种商业促销行为进行了规范。并规定促销规则不得含有让消费者承担应当由经营者承担的义务,商场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由拒绝消费者的咨询或作出任意解释。  相似文献   

3.
“秒杀”原系电脑游戏中的名词,现已延伸到网络购物,是指网络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格商品,让所有买家在同一时间通过网络进行抢购。然而,一些无良商家、见利忘义之徒,却乘机浑水摸鱼,甚至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那么,消费者遭遇“秒杀”纠纷该如何维权呢?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在各种促销活动的宣传广告及海报中,都会有这么一句话: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公司)所有。正是这么一句话,使得不少消费者大为光火,本来是冲着优惠条件去购物的,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一肚子郁闷:“免费美容”必须要购买其高价化妆品,“饭菜八折”却不含海鲜和酒水,“买一送一”实际上送的仅是价值极其微小的一件小礼品……有个别消费者去找商家理论,  相似文献   

5.
亦墨 《检察风云》2011,(16):96-96
拼购与拼卡 现在,"拼购"在白领中十分流行。每逢节假日,一些知名品牌化妆品都会搞促销活动,购物几百或千元以上可赠小型装礼品。如商家推出"买1280赠6件套","拼购族"可约好友共同购买,不仅得到赠品,还加送礼物。也有商家推出类似“买1000返1000券”的活动,“拼购族”可和朋友凑在一起计算如何返券最划算。  相似文献   

6.
廖卫华  黄希韦 《法人》2011,(6):50-51
官方网站一直被喜欢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们认为是网上购物的"安全港",但这一场所目前正在被侵蚀  相似文献   

7.
时下,很多消费者喜欢便捷的网上购物,网络购物的盛行,也促进了快递行业狂飙式的发展。然而由于一些快递公司服务不够规范,延时送达、送错地址、货物损毁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焦点。快递业潜规则太霸道很多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消费者都反映:快递业最突出的一个不成文的行规就是不允许现场验货。不让验货就是快递公司要逃避责任。在广州某杂志社工作的张晓红说,快递公司的职责就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日益成为普通的购物方式。但网上购物毕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易,消费者难免出现认识不足或冲动决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让导购引导消费者购买药品,本来是一项值得称道的服务举措.但现实中一些导购员却以“导购”为幌子,假借为顾客服务之名,千方百计推销促销药品,成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托儿。  相似文献   

10.
惠之 《法律与生活》2013,(18):28-29
一度被称为传奇的“万家购物”网站的营销神话破灭了,它被称为传奇的创新营销模式,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进行非法网络传销。网站创始人应建成在做大蛋糕之时却深陷黑洞,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1.
陈东升  李中 《政府法制》2009,(12):11-12
浙江省工商部门近日连续查获几起酒水商业贿赂案。据悉,这仅仅是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着由来已久的行业潜规则:厂家和供应商为开拓市场,支付“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展示费”等给零售商,严重妨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最终的冤大头无疑是消费者——因为所有的经营成本全部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相似文献   

12.
亦墨 《检察风云》2010,(20):80-80
目前,家电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厂家会打出“满减”、“买赠”、“购物抽奖”、“限量特价”、“最低折扣”、“节日庆祝”等字样。面对名目繁多而又诱人无比的广告语,消费者要格外警惕背后的猫腻,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电视购物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消费者追求既高效又快捷的生活节奏,但同时它也有不足之处。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电视购物中存在的弊端,并对构建维权制度发表了相关见解,以期使电视购物消费模式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兔年春运大潮来临之前,“网络春运”已硝烟弥漫。这场名为网络购物的岁末狂欢,令快递业无法承受,甚至如同遭遇“年关浩劫”。  相似文献   

15.
商场如战场。竞争的残酷性促使众商家用尽浑身解术,以求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其中,名目繁多的各种促销活动是商家惯用的,用以吸引消费者、占领市场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各商家的促销广告中经常附有“此广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的条款。此种“最终解释权”条款已引起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讨论(见《法制日报》2001年1月17日《优惠权的“背后”》、  相似文献   

16.
聂冉 《法庭内外》2008,(2):44-45
网络购物以其简单、快捷的特点已成为很多人的购物方式。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为例,在该院受理的消费者维权案件中,虽然这类以网络购物产生纠纷的案件数量不是很多,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类案件已呈上升趋势。那么,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个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购物中,买卖双方并未构成传统“C2C”交易关系,而是成立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与一般“面对面”交易方式相较,有着鲜明的特色。而对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由其承担不同的法律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18.
天一 《检察风云》2014,(21):50-52
当下,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许多在正规渠道购买不到的商品,人们在购物网上几乎都能淘到。大庆男子林强为了减肥,在淘宝网购买了一袋“泻盐”。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为此付出了身心重伤的惨痛代价。  相似文献   

19.
出现“网络春运”,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前几年这个问题不突出,是由于网络购物的人数和货物流通量还没有这么大。在网络购物爆发式增长之前,每年年底到春节这段时间,快递服务也都有运力跟不上的压力。网络购物不过是把这个压力成倍地放大了。年终岁末是传统的购物季,圣诞节、元旦、春节接踵而至,市场购买力达到年内高峰,多家电子商务网站也因此推出了大幅折扣的年末主题促销活动,引得顾客纷纷点击鼠标选购心仪的商品。  相似文献   

20.
亦墨 《检察风云》2011,(21):96-96
一台电脑加一根网线,不仅将我们带入了奇妙的互联网时代,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消费方式。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人群的快速膨胀,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成为了一种可能。网上淘宝不仅淘出时尚心经,更练就了种种省钱妙招,这些新的生活方式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文化。如果网购达人说“我买到了”,一定是网购“菜鸟”;如果说“我淘到了”,那也已经“OUT”了;只有说“我秒到了”,才是时下最IN的潮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